特朗普“严管台独”与“利用台湾牌极限施压北京”并行?在“避免台海军事冲突”与“盘算美国台海利益最大化”两者间平衡?两岸学者围绕相关议题“交锋”。
“特朗普有‘四不’特性,决定了他冷淡、不支持台独,甚至有可能说出‘反对台独’。”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黄奎博指出,26日参加“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举办的线上论坛时表示,当前多数观察家有共识:特朗普本人没有那么挺台湾。这主要是特朗普的“四不”决定的:他不会在无谓的外交场域上多花钱;他不想在海外进行美军的接触作战;他不想轻易牺牲美军大兵;他不认为民主是重要的外交语言。
黄奎博预期,特朗普就职后,不太可能进一步强化美军在台海军事力量的呈现,也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帮助赖清德做“抗中保台”的工作。但会要求台湾购买更多美国军火和货物,对美投资更多。
“特朗普会跟台独划一个比较清楚的界限,甚至去压制台独不要过分夸张。”黄奎博指出,特朗普对于“台独”的冷淡,表示“不支持台独”,甚至表讲出“反对台独”,以后这种态度会更加明显。但特朗普不会不出卖台湾,他的盘算是,维持一个有经济能力又必须依靠美国的台湾,“至于会不会拿一些小的象征性的事情,比如台湾驻美代表机构更名、提升美官员访台层级等去跟北京做交易,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指出,一旦美国坚决插手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或许更大冲突点在台海,毕竟美国对中国的着力点找来找去都不如“台湾牌”顺手。
“贸易科技竞争都不至于引发中美战争,唯有台海问题可能会激起区域性冲突。”上海东亚所副所长包承柯接受台媒访问时表示,新任美国政府如何处理、把控台湾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动作,也将是中美互动中的一个焦点。
特朗普可能对台出售攻击性武器当作对中谈判筹码?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登及认为,攻击性武器属尖端军备,与美方近期强调的“不对称作战”方针不同,但特朗普完全可能以出售高敏感性武器当作对北京谈判施压的政策工具。
同时,张登及指出,特朗普坚持主张自己是“和平总统”,所以他会用实力压迫其他人,虽然不打算打仗。美国未来可能派部长级以上的高阶官员来台,作为为施压大陆的谈判筹码;反之,美中关系若得到一定程度的妥协、缓和,华府也有可能对台减少“象征性”的安排与礼遇。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已经清楚地向特朗普和他的执政团队划清了四大红线,其中排外首位的为台湾问题,并警告特朗普政府“务必谨慎处理”。至少从目前看,特朗普团队听进去了。
除了特朗普本人已经公开表示“不支持台独”外,美国务院与国防部都有所表态。
被称为“反华先锋”的卢比奥上任国务卿后,1月24日主动请求与中国外长王毅通话沟通。王毅严肃告知既有的两岸立场,最后还加一句“好自为之”!卢比奥则明确表态“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同一天,他宣布“暂停”现有外援拨款90天,这意味着拜登执政时炮制的“美国从2023年至2027年五年间对台提供高达100亿美元无偿军事援助”相关法案可能出现变数。连美国高官都形容卢比奥的叫停动作为“核爆级行动”。赖清德当局所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再说美国国防部。特朗普新政府的副助理国防部长达默近日直言不讳表示,“台湾问题对美国而言并非生死攸关,即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照样能过得不错。美国民众仍能安全、繁荣、自由的生活!”这是在给台湾尤其给“台独”分子打“预防针”——特朗普的对台政策,与拜登四次叫嚣“会军事保护台湾”截然不同。
这意味着白宫后续可能会施压台北不准一直扮演挑衅北京红线的角色。对特朗普严重误判的赖清德“国安团队”彻底慌了,台媒披露,被大陆列为“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台“国安会秘书长”吴钊夑将被紧急派往美国,寻求所谓“特殊管道”打听消息,沟通补救措施。
关于特朗普上台后的台海政策走向,中评社评论指出,对赖清德当局而言,也应“好自为之”。世界剧变,台海形势也正出现全新变局。“倚美谋独”、“反中抗中”的路显然是走不下去的。特朗普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国配合、支持。自去年11月当选迄今,特朗普个人及其团队的对台言论均十分谨慎,政策也在悄然改变中。很多人相信,特朗普拿台湾做“交易”,只是时间问题。
大陆方面,反对、打击“台独”及外力介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方式、方法更加多样、有效,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把握在大陆手里,时间也在大陆一边。赖清德当局若继续选择“斗”,需付出更大代价,而再拖下去还是得面临“摊牌”。
外界相信特朗普已在与中国大陆谈“交易”,而且达成的可能性正在提升。面对大变局,台民进党当局应“好自为之”,及早准备。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