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德友好漫谈”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对话会由中德友协主办,得到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德友协会长、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知名媒体人张丹红,德国对外合作机构前驻东亚首席代表吉乐(Thorsten Giehler),德国导演、作家乌苇(Uwe Krauter)等参会并发表演讲。

史明德回顾了中德建交5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就当前两国关系发表了见解。

史明德大使指出,中德两国的交往比50年来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尤其是在经贸领域,双方都从中受益。“如果不是中国的发展,德国也不会受益这么多”,他回忆说,而50年前几乎没有人“把中国当回事”。

谈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史大使表示,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快速的发展,让德国的朋友感到非常吃惊——这么一个贫困的国家竟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他说,当时德国人觉得中国很像曾经的德国,“大家气氛非常好,非常有干劲”。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两国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史大使说,德国人发现中国的道路是和西方不同的之后,“突然间产生了疑问,觉得中国到底是想要什么呢”。而中国的GDP在2006年超越德国,到今天已是德国的4倍,又在2010年超越日本,如今已是日本的3倍,他指出,“这样的变化可能会对人的心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坦言,当前中德关系面临一些困难——包括一些年轻的政治家在内,他们既不了解中国历史,也不了解德国历史,他指出,“现在德国人在和中国人接触的时候,开始产生一些恐惧或者一些抵触”,疫情更加剧了这种趋势。

史大使认为中德关系经历了转折,与之前截然不同。“如果在德国的话,要客观地去谈论中国变得很难”,他表示,在德国大家比较重视“政治正确”,而当今的“政治正确”似乎就是批评中国,还可能愈演愈烈。

但是史大使呼吁回到历史中去看,强调中德关系遇冷是短暂的,而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我们非常坚定地相信中德两国关系会进一步的发展,因为这是对我们两国人民都是有好处的”。他指出,什么政治名头都没有“为人民服务”重要,而现在德国内部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可能开始寻找外部的“替罪羊”。

史大使表示,他自己对现在的中德关系感到“非常痛心”。在谈到自己的外交生涯时,史大使分享说:“我比较遗憾的是,在德国的媒体上没有能够成功地介绍一个客观的中国形象。”

最后,他呼吁两国加强理解和信任,诚然两国之间存在分歧,但不应该让分歧成为主导,应当去寻找共同的价值、利益、与需要合作的地方。“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有机会开诚布公地去讨论我们之间的分歧”,他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而不是渐行渐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