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10月5日刊登题为《为什么德国无法解决生产率问题》的文章,作者为罗兰·林登布拉特,内容编译如下:

今年6月,经济学家、德国“五贤人”委员会成员马丁·韦丁在一次活动上表示,德国中期增长前景处于“历史低谷”,“生产率增长”陷入停滞。本世纪初,德国的生产率还增长近1%,2010年增长0.6%,今年则预计只增长0.3%。也就是说,无论全球经济如何起伏,德国经济也难以增长。

这些数据让作为经济大国的德国的未来显得悲观。为什么尽管新发明层出不穷,德国的生产率却不再增长?有什么办法能扭转这一趋势吗?

首先必须认识到,如果不提高生产率,德国经济就不会增长。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提出的模型,当生产要素增加时,经济就会增长。简单来说,人们每工作一小时,每得到一台机器的辅助,就能实现更多增长。或者说,国内生产总值之所以增长,是因为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用机器生产了更多的东西,也就是生产率提高了。鉴于德国的资本投资几乎没有增长,劳动人口在未来几年里甚至会减少,生产率就成了唯一有增长潜力、且能推动国家前进的因素。

韦丁说:“在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德国企业成功地留下了技术工人,确保一旦需求回升或供应链恢复运作,他们就能立刻重新开工。”韦丁认为,这些企业囤积劳动力的行为导致这些工人无法进入其他行业,也就不能在最具生产力的领域应用自己的技能。

此外,德国也缺乏生产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的行业。韦丁说:“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等曾经生产率增长较快的行业并没有消失,但现在的活力有所减弱。”此外,人口结构变化也是一个因素。韦丁说:“事实证明,混龄团队很有生产力。”年长的员工拥有经验,年轻员工则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是,经验丰富的员工仍倾向于提前退休,而年轻员工却越来越难找。”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合伙人扬·米施克认为,必须让员工更容易进入最具生产力的角色和领域,“重点是支持劳动者深造和寻找新工作,而不是保留那些从长远看似乎缺乏竞争力的工作岗位”。

米施克认为,德国必须更加关注增长较快和生产率较高的经济领域,例如机器人和生物技术。此外,必须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各行各业,让生产率较低的行业得到提升。米施克说:“为此,必须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前景。”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得改变德国的总体状况。德国缺乏投资,而且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费用增加,进而导致非工资成本上升。韦丁认为,围绕未来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同样阻碍了创新投资。他表示:“目前的投资疲软局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经济学家多年来在对谈和研究中反复提到,必须在合适的岗位和行业投入人力和机器,让员工接受良好的培训,政治家则必须让德国有能力吸引未来的投资。然而,即使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已经存在多年,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比起真正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率,空谈显然更容易。(编译/钟思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