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肯南会发现目前与北京对抗的轨迹很危险,且不必要。

今天,美国发现自己正处于与中国关系升级的崩溃过程中。华盛顿经常否认它试图遏制北京,但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通过出口控制、增加军费开支和扩大基地准入,美国旨在从经济上削弱中国,使其被围困,甚至冒着发生大国冲突的风险。

这是一个危险和不必要的政策。美国以前曾推行过军事化的"遏制"方法,其结果只能说是对全世界数百万人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甚至连乔治-肯南这位反苏遏制之父都对他支持这种做法感到后悔,有理由认为我们也会这样。

在他生命的后半段,肯南是冷战鹰派的坚定批评者,对构成美国与苏联竞争的很大一部分的常规和核军备竞赛表示遗憾。他不断警告军国主义和核战争的危险,并担心超级大国正朝着1914年愚蠢的世界末日重演的方向迈进。

正如弗兰克-科斯特利奥拉在其最近的传记中所指出的,"虽然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他在1946年和1947年撰写的煽动性宣言,这些宣言帮助点燃了冷战,但他们低估了他此后不久向相反方向的转折。"如果肯南能看到今天蓬勃发展的美中竞争,他一定会对我们国家再次走上三十多年前的武装对抗的死胡同政策的轨道感到震惊。

肯南是二十世纪美国伟大的政策知识分子和学者之一,现代美国人可以从他在政府任职期间和他后来作为学者的工作中学习到很多东西。他多年来所说的许多话都被忽视了,结果往往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和国际安全。当政府忽视肯南的建议时,通常后来都会感到后悔。他现在不在这里为我们提供建议,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他的著作和他的职业生涯向他学习。

乔治-肯南的观点并非总是正确或一致的,不过他有一种非凡的天赋,能够理解什么时候美国的重要利益受到威胁,什么时候没有,然后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当政府和大部分外交政策机构仍然坚持要打越南战争时,他认识到了越南战争的无用性。他预见到对伊拉克的入侵将是灾难性的,并大声反对。他明白,北约的扩张会与俄罗斯对立,没有必要地在欧洲造成不稳定和新的分裂。

如果他2023年还在我们身边,他无疑会对与日益强大的中国进行军事化竞争的做法感到失望。在冷战期间,他曾对新的大战争的危险提出过警告,他同样也会对华盛顿在过去几年里所从事的不计后果的大国冲突的追求提出警告。

肯南因其对俄罗斯和苏联外交政策的理解而最为知名,但是,他在政府任职期间对美国在东亚的外交政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他当时对美国在东亚利益的看法以及他后来对美国政策的批评为今天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保罗-海尔2018年关于肯南在东亚的遗产的重要研究报告《X先生与太平洋》,详细介绍了这位传奇的政策制定者在世界这一地区的早期冷战政策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他后来作为反对过度军事化的遏制形式的异议者的职业生涯。如果肯南反对针对苏联的原始遏制理论的过度军事化,而苏联对美国利益的威胁远远大于今天的中国,那么很难相信他会赞同针对中国的类似做法。

在他离开政府后的几年里,肯南坚持认为他从未打算将遏制措施应用于所有地方,而且,他反对将他制定的理论军事化。后来,当遏制作为不必要的、破坏性的军事干预的理由时,他拒绝了对遏制的滥用。

海尔认为,肯南"会同意"目前的反中国遏制政策,然而,他却没有考虑到肯南对我们目前政策所涉及的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的强烈敌意。他很可能会对这种遏制政策将给美国带来的代价感到不安。遏制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军队的持续扩张和军费开支的爆炸性增长,得超过其已经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就肯南而言,他"反对一个刚愎自用、过度建设的美国军队",正如科斯特利奥拉所说的那样,因此,他将反对一项要求过度建设的军队更加强大的政策。

肯南也是金戈铁马的民族主义的尖锐批评者,而且,如果他今天和我们在一起,他会警告我们,追求与中国的军事化竞争会鼓励我们政府和人民的最坏本能。如果肯南对许多美国人过去对中国的感性依恋感到神秘;那么他也会对过去十年来培养的对中国的强烈敌意感到困惑不解。

苏联解体后不久,肯南指责追求强硬的军事化政策使冷战持续了那么久。他在1992年10月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专栏文章中写道:"因此,冷战极端主义的总体效果是推迟而不是加速了1980年代末笼罩苏联的巨大变化”。

此外,肯南拒绝接受会有什么人"赢得"冷战的神话,他称冷战是"一场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政治竞争,双方对对方的意图和实力的不真实和夸大的估计助长了这种竞争。"考虑到他对冷战的代价是多么的痛心,他肯定不可能赞成再来一次。

最后,肯南会反对遏制中国,因为它属于危险的、过度的战略。正如Costigliola提醒我们的那样,冷战结束后,"肯南希望美国从试图管理一个全球性的非正式帝国中撤出。他认为,这种努力不仅是注定难成功,而且还转移了对美国紧迫的国内问题的注意力和资源。"

今天,美国比肯南还在的时候,被更多的承诺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我们的国内问题也变得不那么紧迫。肯南不会赞同一项将增加美国负担,还让我们的政府在几十年内焦头烂额而不利于国家福利的政策,我们也不应该赞同。

昆西研究所网2023年6月27日丹尼尔-拉里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