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不是心理学,更不是思想。心外无物是生命的唯一真相。
王阳明的心学的源点是孟子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此四心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这也是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论的理论根基。
这是儒家的心。
佛家的心指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究的也是自然之心。
孟子的四心与佛家的心,此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心非私心也。 凡私心皆非由四心,或无住心而生。
这样是不是就有了一个共同点。
王阳明这里提出一个“心外无物”是有一个论证的:有一个人对反驳王阳明的观点,这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谢,与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实际上“心外无物”就是心如明镜,也就是心就像镜子一样,世界怎么样,你看到的就怎么样。如果有私心,那看到的就是灰蒙蒙的,看不清楚。
虽然儒家的心与佛家的心有共通之处,思维方式上是不一样的。 佛家讲究的是空性,也就是唯一性,不二性。儒家不讲究唯一性,讲的是阴阳变化关联,这是儒家的方法论。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显然借用了佛家的空性,变成唯一性。
为什么王阳明会这样做呢?
主要是儒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在帝王的暗中作用下,以及一些大儒刻意讨好统治者的影响下,整个儒家都发生了变异,失去了《中庸》,重视强调形式和规矩,同时内部流派很多,相互攻讧。
说一套做一套成了当时儒家给别人的印象,像朱熹是一个作为圣人一般的角色存在,但是朱熹与唐仲友之争,中间还牵涉妓女严蕊,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 、“私故人财”等十大罪。
虽然《宋史》记载认为是:
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
但不得不说空穴不会来风。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在儒家身上很普遍的。(题外话:朱子对台州的教育和文脉贡献很大,作为台州人的我来说对朱子只有打心底敬重,但论事只能就史论史)
另一方面经过几千年的沉积,儒家的经典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导致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了解经典,这样导致儒生只知道穷经皓首,却不知道实践。
这就是儒家的两大弊端。针对这两大问题王阳明就提出知行合一,心外无外的观点, 实际上是借用了佛家的一元论来正本清源,给儒生一条可以实践可以学习的道路。
王阳明是借助一元论的思维方式,但根基还是儒家的,他提出以“四心”为根基,不断壮大即可。日日清其私心,一日不可放松。这有些类似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在禅宗看来是执了。当然慧能大师当时作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实际上也是执,是执空。所以当时五祖拿鞋子将慧能写的擦掉了。
如果站在禅宗的看法,王阳明提出的“四心”显然是一种执,这是不对的。
王阳明这里实际上不但借了禅宗的一元论,还借了道家的观点。《道德经》有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他认为应该壮大“四心”显然是承认应该返回开端,去起点找寻,这种思路与道家的一脉相承。
简单总结一下: 王阳明是利用禅宗的一元论的思维方式给儒家理出一条路,再借用道家的观点去找到那起点,当然他的根基和外衣当然是儒家的。这好比王阳明穿着一件衣服,左袖子是道家,右袖子是佛家,中间是儒家,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他真正的目的是利用佛道给儒家找一条出路。
我是知常容,又叫南离北玄,感谢您的阅读。
心外无物是唯心论以唯物论叙示,是天主托三教修行的无上法门,以俗世的繁闹取静,来洁化灵魂回归幽冥,强大的灵魂才能回家,否则真正是身死道消。
这一点毋庸置疑。王阳明确实受到了当时禅宗思想的影响,不但如此,还有道家思想的影响,阳明心学可以说是源自儒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
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的心学理论确实受到了当时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因为纵观王阳明的成长经历,他长期学习钻研儒释道三学,对儒家和佛教研学尤深,尽管他后来一再否认佛教对他的作用,但我们从他的学说中不难看出佛教对他的深刻影响。
他所谓的“心外无物”不是说在人心之外客观世界就不存在了,而是说外部世界需要人的意识来感受,没有人的意识感受、认识,谈客观世界的存在是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