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外交学人》网站评价了印度从2022年开始实行的军队人事改革,被称为“烈火之路”,指出这种改革多少会有点效果,能将印度军人的年龄降低一些,部分实现年轻化,但是对于降低军费中的人事费用恐怕没有什么帮助。

当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印军找到了症结所在:混吃等死的太多了

(印度年轻人堵住火车,破坏车头,抗议“列火之路”计划)

那么“烈火之路”改革是怎么回事呢?这主要来源于印度军队在2022年之前一直奉行的兵役制度造成严重问题。

印度军队的整个人事制度、兵役制度都继承自英国殖民者,几十年来都实行着“精英兵役制”,哪怕是陆军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列兵,也享受着类似公务员的待遇,服役期可以长达17年以上,退役之后还有大量养老金和各种福利。

这些福利用中国的标准来看并不高,但用印度的收入标准来看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这种兵役制度造成了两大问题:

当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印军找到了症结所在:混吃等死的太多了

(2022年6月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投降的印军士兵)

一是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尤其是印度陆军,其战斗力低下的水平在与解放军的几次“交手”中暴露得淋漓尽致。尤其是2020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度陆军的士兵在这场冷兵器冲突中都打不过解放军战士,伤亡惨重,实在无法把“锅”甩给装备、后勤、情报等问题。

印度陆军和政府高层实际上也在痛定思痛,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印度军队的人事制度问题。印度社会长期把当兵看作是拿到公务员一样的“铁饭碗”,一直干到退休为止。

这导致印度陆军中存在大量的年龄很大但军衔不高的“老兵油子”,所处的岗位技术含量也不高,他们对军队的影响实际上是负面的:就想着怎么混到退休,作战并不积极。

当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印军找到了症结所在:混吃等死的太多了

(印度军费开支结构,约六成用于人事费用)

二是印度军费开支中的人事费用过高,导致装备采购和训练费用过低。

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如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军费开支的使用都大致遵循了差不多的比例,即大约三分之一用于新装备的研发和采购,大约三分之一用于人事费用,包括现役军人的工资和补贴以及退役军人的福利等等,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用于日常训练消耗和装备的维护费用。

然而印度军队则不是这样。根据《印度时报》在2022年披露,印度军费中的工资和养老金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19-2020年度已经占到军费总额的59%,这导致用于装备研发、采购和训练、维护的费用加到一起才41%。这让处处想着和中国对抗、军费本已捉襟见肘的印度军队更加不堪重负。

更何况印度军队的主要装备采购在几十年来依靠进口为主,同性能的装备价格要比解放军采购贵得多。近些年来虽然莫迪大力推进军工行业的”自力更生“,出现了一些”国产“装备,但这些装备也大部分使用进口部件拼凑而成,价格没降低多少。

当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印军找到了症结所在:混吃等死的太多了

(印度军队在招募“烈火战士”)

眼见与解放军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中印边境冲突之后,印度莫迪政府在2022年决心对军队的人事和兵役制度进行改革,于是”烈火之路“计划出炉。

”烈火之路”计划招募17.5岁到21岁的年轻人加入军队,服役期仅4年,在服役期满后,仅有25%的士兵会继续当兵(这些士兵被称为“烈火战士”),其余75%的士兵将领一笔钱退役回家,很多原来退役士兵享受的福利全没了。

这套做法倒是有些像解放军的义务兵和志愿兵体系。这个改革计划一经推出就遭到印度社会的激烈反对,底层民众的抗议示威不断,甚至在很多城市出现了打砸抢的暴力事件(不过这在印度社会中是常见的)。在他们看来,这种改革无异是大大减少了印度底层年轻人的出路。

当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印军找到了症结所在:混吃等死的太多了

(中印边境上的印军士兵执行侦察任务)

在受到阻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印度军队正在酝酿对最初的“烈火之路”计划进行重大修改,包括将服役期从最初计划的四年延长到八年,并将服役期满后士兵的保留率提高到60%至70%左右。

推动这些“让步”的另一个因素是印度军队每年退役的人员数量与“烈火之路”计划招募的人数之间的差距:每年约有6万人退役,而招募的新兵仅有约4万人左右。

到目前为止这项改革给印度军队输送了不到10万人的新兵,算是年轻血液了,但是在节省军费方面的效果还看不出来,因为目前退役的士兵还都享受着老待遇,而且很可能要享受一辈子。

当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印军找到了症结所在:混吃等死的太多了

(加勒万河谷对峙中的解放军边防战士)

再加上军队高层“让步”之后,士兵的服役期限大增,未来能否保证军队年轻化还是个疑问。最关键的是还没看出这项改革能省下多少人事费用。

所以呢,印度军改寸步难行,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