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在不久前又有vivo员工在印度被捕引发市场震惊之后,印度官员最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作出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表态。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下辖的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部长辛格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说,如果中印边界“保持和平”,印度“可能会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路透社将此解读为,这是印方释放出的第一个信号,即针对中方为期4年的限制措施或将取消。

在采访中,这名官员特别强调,印度近年来对外国投资采取广泛的开放态度,对中国的投资限制只是一个“微小的后退”。这番表态在达沃斯获得了不少曝光度,但不应理解为是对印度的肯定。在一个倡导贸易自由化的论坛上,拿政治交易标榜自己的“开放”,的确十分“扎眼”。

过去几年,印度对待外企外资特别是中企中资一系列严重违反市场原则和规则的恶劣做法,印证并进一步强化了外界对印度是“外资坟场”的印象。印度立了各种名目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打压,相当一部分官司至今没有了结,不少在当地合法经营的中国企业被泼了脏水。辛格的发言坐实了外界对印度实际上是选择性执法的猜测,也间接证明了中国企业的清白。

印度今年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政商代表团参加达沃斯论坛,宣传印度经济的展厅据说占据了会场的显要位置。包括辛格在内,不少印度高官都在卖力拉拢外资投资印度。这里有一个背景是,印度2023至2024财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遭遇大幅跳水。印度官方称这是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但印度舆论道破是糟糕的营商环境让外资对印度并不买账,中企的遭遇尤其典型。辛格的表态可能也是在试图挽救印度的“外资坟场”形象,但他的“善意”在外界听来怪怪的,让人很不舒服。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是大势所趋,不需要附加任何其他条件。印度把本国经济开放当作筹码拿到地缘政治市场上去交易套现,说实在的有点幼稚。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根本不可能拿来做交易。印度把“主权”与“开放”两个概念拿到利益的天平上去称重,实际上把两个概念都给搞贬值、搞庸俗了。

印度有巨大的人口优势,近年来经济增速不错,也在努力完善工业基础。外界看好印度,看好的是印度未来的可能性,并非印度的现实。甚至美西方那些带着地缘政治目的追捧印度的声音,都承认印度营商环境不佳。如果印度不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把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滤镜”总有一天会破。企业是最务实的。事实上包括中国企业在内,许多跨国公司对印度业务的调整早已在路上。

印度要想扭转这个不好的势头,改善商业形象,我们可以给一个建议,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既然是因为对中国企业的不当做法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负面影响,那么就要从纠正错误做法重获中国企业的信任做起。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希望印方充分认识中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网站的数据,2023年全年中印双边贸易达到1362.18亿美元,在2022年双边贸易创下新高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考虑到印度对中国持续的投资限制,这来之不易,更说明中印两国经济实质上的互补性所在,印度国内也有呼吁要对中国“更明智”的声音。印度高层近一段时间释放出一些缓和中印关系的信号,我们希望这是印方认清大势,同时顺应民意的结果。“开放”不但需要广而告之,更需要具体行动,印度现在最需要的是行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