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出处_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出处_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嘲笑蜀国无将才还是廖化本人?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从未出现在《三国志》或《三国演义中》,其原文最早是出自清末的一部小说《扫迷帚》:
不期一日正挥毫缮写间,突来一不知姓名、宽衣博袖、满脸腐气的老孺。那人跨进书室,并不向主人致礼,便坐在那靠东椅子上,嗤的一笑到:“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其实这句话的创作者本意并非是贬低老一辈的蜀国人才凋零,或嘲笑廖化无用,而是呛当时以姜维为主心骨的蜀国将才。
但反过来说,蜀汉后期的三国也已经都没有老一辈人物的英勇多谋,如果把后期的三国将才互换对打,其结果也很难敲定谁胜谁负。
廖化的经历
廖化在三国里面算是一个出场比较早的元老级别的人物,而他的最早身份是关羽的主簿,而主簿的职责不一定就是将才,他有可能是内战的,也有可能是仓储。
让廖化名留青史的还是当时关羽荆州战败后,廖化被擒装死,连夜带着母亲逃回蜀国。当廖化回蜀后,刘备很高兴,封他为宜都太守,并给他一支军队,让其前往夷陵 作战。
然而夷陵之战,刘备军大败,廖化再次绝地求生,不仅没死还带回来一堆军民,这让诸葛亮对他再次刮目相看。刘备过世后,廖化就进入了诸葛亮的丞相府,诸葛亮开始北伐后也就没有关于廖化的什么记载了,他只是当了阴平的太守。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廖化在作战能力看似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的地方,但诸葛亮对他安排却很能说明情况。之后,廖化从参 广武都督。
廖化的能力
除了诸葛亮对他的政务能力认可外,当时的蒋琬也是非常敬佩他。当时诸葛亮举蒋琬为茂才时,蒋琬坚持推让给四人,廖化就是其中一个。
当廖化接过阴平太守的位置后,再上蜀汉第一线。因为阴平靠西,武都靠右,更接近魏国,当时羌人分裂,一支投靠蜀国,一支投魏国。
投入蜀国的羌人被迫迁入蜀地,也就等于蜀汉其实失去了武都的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廖化看准时机打出了他最为漂亮的一场战斗。
建兴十五年,羌人对魏国骚动,当时在阴平的廖淳主动对魏国发起进攻,因为时间上的紧迫,就来不及通知蒋琬和姜维。阴平是要扛着凉州和雍州两线的,现在凉州有情况,魏国的主力正在平定辽东,廖化意识到机不可失。
魏国的郭淮排除广魏太守跟南安太守,想夹击廖化吃掉他的部队,但廖化已经以最快的速度灭掉了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从西面摸上来的游奕军,不少营寨都驻扎在非险要之处,廖化抓住机会猛攻,破了游奕的部队,在回头打掉王赟。
这一战可以说是廖化一生中最精彩的战斗,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催生了后来费祎让姜维先打凉州的布局。
廖化,一个全能型人才。
在军事方面,廖化也是身经百战,带兵的才华势力比高顺这些人上了一个档次。因为廖化有着自身的经验和眼光,他对姜维是不怎么欣赏的。
在姜维最有一次北伐前,廖化曾说过:
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渭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用兵不懂收敛,必将自食后果。这句古人说的话,其实就是在说伯约你。智谋方面不见你比敌人强多少,而军力又比敌人弱,但却沉迷用兵,这样你怎么能够生存下去?
事实上,廖化对姜维说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263年,姜维北方最后一次失败,魏军疯狂向他追击,此刻的廖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救姜维了,可是与其说他是救姜维,还不如说是为了保护蜀国最后的年轻种子。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这句话很多时候都被用来团队里面没有新的出众人才,只能靠一些“老人”出来承担重任,这句话带有嘲笑贬低的意思。
但话说回来,其实年老之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经验和人脉,一样可以肩负起重任,他们不一定会输给年轻人。因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可以说夸张廖化的宝刀未老;也可以理解为嘲笑新生一代的毫无作为。
当蜀国的年轻一代还未成长起来时,无妨,老夫廖化宝刀未老,可以继续肩负起先锋的责任,为蜀国燃烧自己最后的一丝生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出自哪个典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时蜀汉景耀元年冬,大将军姜维以廖化、张翼为先锋,王含、蒋斌为左军,蒋舒、傅佥为右军,胡济为合后,维与夏侯霸总中军,共起蜀兵二十万,拜辞后主,径到汉中。”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