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最惨烈巷战开始,以色列轰炸变得更猛烈了。在停火成为全世界一致呼声的背景下,以色列宣布战斗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开始在加沙发起了巷战。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二战之后最惨烈的巷战,结果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死伤。哈马斯在加沙有限的土地面积内构筑了大量地道,并且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其他作战物资。哈马斯拥有大约4万到5万武装人员,且这些武装人员都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尽管从实力上讲,以色列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惨烈巷战中,以军很难确保自己毫发无损。
为了减少伤亡,以色列在进行巷战前对加沙轰炸变得更加猛烈了,各种类型的重磅炸弹都使用上了。对于以色列猛烈的轰炸及导致的严重人员伤亡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发出了警告。古特雷斯指出,空前的轰炸升级行动及其破坏性影响让他感到震惊,破坏了上述人道主义目标。以色列国防部长此前高调的宣称,“加沙地动山摇”,打击哈马斯的战争“进入新阶段”。确实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明显升级,并且使用钻地炸弹的数量明显增加,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更加严重。
北约40多艘战舰,数千枚导弹就位,以色列加沙强势军事行动没有了后顾之忧。伊朗方面披露消息称,大约5000名美军士兵协同以色列士兵参与了在加沙的地面战斗,并且在武器弹药等方面给予以色列全方位支持。不过对于这个消息,美国方面给予了否认。尽管美国拒绝承认直接参加了在加沙的地面战斗,但是美国2个航母战斗群部署在中东相应地区,大量的战舰、战机和4000多名特种兵部署中东却是事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东集结了大量兵力,也算是为以色列助威。
除了直接向中东派遣军事力量之外,美英法德意荷等西方国家还在塞浦路斯克里特岛建立了专门的指挥控制中心,用来应对巴以冲突局势。据悉这个指挥控制中心,主要是为了协调指挥北约的军事力量,确保一旦巴以冲突恶化升级,北约军事力量能在第一时间响应应对。据悉,目前北约国家已经有40多艘战舰部署到位,专门用来应对巴以冲突,这些战舰包括美国的2艘航母以及数量不等的驱逐舰、护卫舰和两栖攻击舰等。北约相应的战舰携带了数千枚导弹。
北约各种类型导弹已经瞄准中东,重点针对伊朗、黎巴嫩、叙利亚等可能参战的国家。北约数千枚导弹主要包括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对地打击导弹等。而北约方面也明确指出,相应的导弹主要是为了应对可能对以色列实施攻击的伊朗、黎巴嫩和叙利亚等。也就是说,北约大量的战舰和导弹就位并不是为了直接在加沙参与巷战,而是为了震慑那些可能对以色列动手的国家。北约这么做也是为了确保以色列放心大胆的在加沙进行巷战。可以说,北约就是起到稳定以色列后方的作用。
以色列200多枚钻地弹开道,炸毁哈马斯地道网关键枢纽设施。以色列也有自己的专门的地道战部队,但是作战经验并不是特别丰富。加沙地带的地道部署很多年,已经非常成熟,具备了较强的抗打击能力和自修复能力。公开资料可知,2007年至2013年期间,为了应对封锁,在加沙边境地带有超过2500条地下隧道,其中至少有1532条地道正在运行。这些地道深度达到了10~30米,直径约1.5米,长度则从几十米到几公里不等。地道有着特殊的通联设施,也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
地道口通常比较隐蔽,地道内部多数有加固设施,在普通炸弹的轰炸下还能避免坍塌,从而确保地道的正常运行。加沙地道内有电力、通讯、排气、排水等设施,还有专门的弹药储存设施、粮食存储设施等。面对加沙密密麻麻的地道,以色列在先前狂轰滥炸的基础上,开始大量的使用钻地弹进行攻击。据报道,开战至今以色列已经使用了200多枚钻地弹。这些钻地弹有些是以色列自己研制,但也有不少是从美国引进的。以色列使用这些钻地炸弹,主要是用来炸毁加沙地带关键枢纽。
钻地弹炸毁地道关键节点,特别是炸毁地道内弹药库,进而在地道内引起连环爆炸,直接将大量哈马斯成员埋在了地道内。马里乌波尔的战斗让世界见识了当今地道战的艰难,也让世界见识了应对现代地道战的战术战法。以色列应对哈马斯地道,汲取了俄罗斯的经验,重点对地道情况进行了侦察。以色列钻地弹就是轰炸地道的关键设施,从而确保轰炸能达成预定的效果。以色列钻地弹的轰炸,确实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炸毁了不少地道,也将不少哈马斯成员埋葬在地道内,但是也造成了不小的平民死伤。
以色列巷战推进十分缓慢,每天向前推进10米战斗十分惨烈。加沙地带还有200多万平民,这与马里乌波尔及巴赫姆特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以色列在加沙进行巷战,每天都在导致大量的平民死伤,这也是其推进速度更加缓慢的基本原因。据悉,由于对困难考虑不足,以色列特种部队、侦察部队和前锋部队都在加沙巷战中遭遇了不小的损失。
由于是地道战,以色列的坦克、装甲车很难发挥大的作用,推进缓慢也就不难理解。据报道,以色列已经有上校级别的军官在巷战中被逮捕,这也说明战斗形势并非如以色列预料的那样乐观。哈马斯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是捍卫自己的家园。以色列实力强大,但是他们毕竟是占领者,是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进行战斗,因此遭遇更多困难也是可以理解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