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担心中国崛起的危险。其实,如果中国的崛起正在停止,我们应该更加担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是,双方都希望减少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在中国方面,有关中国台湾地区的摩擦正在加剧。中国的统一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持续的挑战。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也在加强对台湾的支持,一方面是为了对抗中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台湾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一书对此有精彩描述),从而对世界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只是两国关系的基线。一些国际关系专家警告说,中国的崛起带来了特别的风险,因为它可能超越美国,而这种霸权过渡往往会导致战争。这一观点被称为权力过渡理论。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其2017年出版的《注定战争: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 一书中描述了这种威胁。

只是,如果中国不打算超越美国呢?中国数十年来惊人的崛起,其规模和速度在历史上绝无仅有。最接近的是德国从19世纪70年代到1914年的崛起。不过,中国似乎已经放缓,甚至可能停滞。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正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以及美国在电动汽车制造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等因素,中国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称,中国旧有的增长方式已经开始出现收益递减,除非中国开始使用新的杠杆来加速增长,否则可能会陷入困境。

正如南非和巴西等国所了解的那样,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会非常困难,虽然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可以在2030年之前跨越这一障碍,但丹-德雷兹纳等人则表示怀疑,他最近概述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逆风会无限期地阻碍其增长。

很明显,中国知道自己可能会遇到麻烦,因为他们已经停止公布指标,试图模糊自己面临的挑战。

因此,如果中国的最大危险是超越美国,而现在看来这不会很快发生,那这就是好消息,对吗?

没那么快。中国的巅峰可能比中国的崛起更危险。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塔夫茨大学政治学家迈克尔-贝克利在最近一期的《国际安全》杂志上写道:"巅峰大国的危险"。不是从美国的角度,而是从中国的角度来思考中美关系。如果你是几年前考虑挑战美国的中国领导人,那么所有的诱因都会促使你推迟这一步。为什么?相对于美国,中国的实力在逐年提高,甚至是与日俱增。既然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胜算可能会更大,为什么现在还要冒险与美国作战呢?当当前的国际体系对你们如此好,你们的经济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时,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制造一场灾难呢?况且,中美战争,无论谁赢,即使双方都不使用核武器,都将是1945年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灾难。

好了,现在请想象一下经济进一步落后于美国的中国领导人的观点。如果您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比如说,您认为台湾最终会宣布独立,那么战争的动机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如今,美国军队仍在从二十年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恢复,美国的政治体制也因党派之争而瘫痪。以至于阿拉巴马州参议员汤米-塔伯维尔目前正通过阻止包括两名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在内的所有将领晋升来削弱美国军队。您是否应该等待美国重整军力、加强联盟,甚至修复其僵化的政治体系?举例来说,中国没有简单明了的杠杆来提高其长期经济产出。而美国只需吸纳更多技术移民,随时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贝克利在文章中研究了过去150年中迅速崛起的大国经历"严重而持续的经济放缓"的每一个案例。他发现,首先,这些强国通常会利用自己的力量划分经济势力范围,即限制国内市场,同时试图确保关键资源,并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此应对经济放缓。其次,最有可能走这条路的国家是那些面临国外市场保护主义抬头的专制国家。

当然,这正是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局面。中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专制大国,在全球贸易体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变得更加保护主义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却急剧放缓。因此,中国面临着"机会之窗"。如果中国现在行动起来,也许就能与美国抗衡,并确保其在亚洲的地位;但如果等待太久,就可能错失良机。

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家戴尔-科普兰在其出色的《重大战争的起源》一书中发现,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都是在国家看到这种机会之窗并决定一跃而过时发生的。最好的例子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威廉明德国看到了在俄国工业化威胁到其实力之前确保其在欧洲统治地位的机会之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将德国的崛起与中国的崛起相比较会让任何人感到紧张。

现在,再加上中国的独特的政治制度,情况就更加复杂了。不过,我们可以先认识到形势已经倒转。直到最近,拖延时间还符合中国的利益。现在,这也符合我们的利益。今天,我们越能防止与中国的冲突,我们就会越有利,任何冲突的可能性就会越低,因为中美两国能力之间足够大的差距将消除任何一方在实力测试中赌博的动机。

高塔姆-穆昆达2023年10月23日福布斯

西方公知在迷茫中探寻:中国会如何开启战争之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