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英津近日对当前台海问题作出判断,他认为,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些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随时可能会到来,所以坚持“极限思维”至关重要。坚持“极限思维”,要求充分估量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状况。只有把事情想得复杂、周全,把预案做得精细、科学,才能有备无患、主动从容。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在日前的第九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上,王英津发表论文表示,无论太平洋“大两岸”之间,还是台湾海峡“小两岸”之间,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台独”与反“台独”、干涉与反干涉、促统与拒统的斗争依然强劲。当下两岸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历史节点,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努力,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王英津表示,未来几年大陆对台工作的重心仍是集中力量发展壮大自我,不希望当前在台海问题上被牵扯过多精力。但美、台2024年选举结果会影响两岸关系走向。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美、台何者上台,他们的台海政策或许出现策略性变化,但从战略上看并不会有根本性调整。台湾“推独”、美国“挺独”与大陆“反独”的斗争,以及大陆“促统”与台湾“拒统”、美国“阻统”的斗争,仍是未来几年大陆与美、台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矛盾。
王英津认为,近期中美之间的高层接触出现“化冻”迹象,但我们对美国的战略转变不宜抱有太多期待。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双方战略博弈是一场持久战,进而决定了海峡两岸对抗的长期性。当然,不排除因不同政党上台执政而出现策略性缓和的局面。
他说,随着中美战略竞争进入相持阶段,我们必须做好与美国长期进行缠斗的思想准备。与美国缠斗,一方面需要我们把控节奏,另一面需要掌握尺度。
王英津提出,坚持从“两个思维”出发应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底线思维与极限思维两者在本质上是防守和进攻的辩证法,前者体现的是被动防御思维,后者体现的是主动进攻思维。现在强调坚持极限思维,释放出的重要信号是:中国对美国的挑衅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
他表示,随着民族复兴目标的日益接近,台湾问题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严重障碍,故台湾问题不可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日益走向成熟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和布局,要按照既定节奏和条件向前推进。在未来我们认为时机成熟时,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台湾问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