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案头书要少
心中书要多
由于搬了几次家,损耗了一部分书,现在我大概还有千来本的书;对于买书爱书看书的人来说,真的不算多。
家有上千本的书籍对一个爱书人来说,还真不算什么。我年近半百,自幼就爱读书,那时家庭条件有限,家中没多少书。那时我梦想将来有条件,一定要坐拥书城。后来我工作后,每月生活费多花在买书上。只是当时学识有限,没买多少书。随着读书深入,阅历的丰富,我也从读书开始和著书编书结缘,身边书友文友多了,闲暇往来多以赠书谈书为一大乐事。至今,我家的书籍约有数千册吧(十多年前我家藏书超过一千册后,就不再清点了),六个书柜都不够放了。大多为工具书、文史哲、艺术类书籍为主。书籍年代除了少数线装古本,还有民国版的,解放后各时期的。文史类的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治通鉴》,绿皮本二十四史,除了前四史不是一版一印,余者都是一印本;还有民国版的《边城》等。二十多年前,那时家里没啥书,为写篇稿子,查个资料啥的,经常泡在图书馆里(那时电脑也没普及)。现在家里书多了,查个资料挺方便,再不行,上网百度也行,因此一年也难得去几次图书馆了。只因住室小,家里已书满为患,想到小时梦想坐拥书城,不禁感慨。或逢夜里一篇稿毕,拥被随手拿起床头一本书,翻看数页,然后进入梦乡,梦到和书中人物对话,醒来哑然失笑。不亦快哉!(随想随写,顺手拍两张图片,见笑啦!)
我有上万本书,每次搬家都特别辛苦,珍爱的自己倒腾几趟,两辆厢式货车拉不走,现在终于有了大房子,十二个定制书柜从地面到天花板,没事翻翻书特别惬意。另外的书装了三十二个塑料水果箱,四米乘两米高四十公分的榻榻米下面满满的也是书,2009年办过连环画藏书展,今年办了木版年画收藏展,过两年还准备地图收藏展,书让我生活的充实,开阔眼界,结交了朋友,孩子也通过我的藏书喜欢上传统文化,和同学们共享快乐!总之,藏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藏书早已过千,还在持续增加中。
最大的体验是书越来越没办法放,但看到了还是想买。
现有的藏书基本上应该是看不完了。但不会停止买书。因为通过书的比价,基本上可以确定在一个专业中哪些才是应该看的。藏书越多,我觉得越应该形成一个比价系统,既是比价格,也是比价值。
比如说,季羡林是有名的学者,但如果将他出版的书做个比价,很明显,《蔗糖史》价格一直是靠前的,虽然几经重印,供求方面,还是求一方强一点(这也是价格高的原因)。
比如江西教育出版社在1998年出过两卷本的《糖史》(《季羡林文集》),之后又被收入「中国文库」。2009年中国海关出了一卷本的《蔗糖史》。以上现在都在百元左右,不算便宜。
对一般人来说,这书可能认为是大学问家写的闲书。但实际上连季本人也认为这是牛X的书。
问题是你在最初开始买书的时候,比如我,可能因为便宜,买经济日报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中华蔗糖史》,这跟2010年昆仑出版社出的一样(同是《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中的一本,后者是冲印),其实是简本。
我是在藏书越来越多后,通过比较才看出了两者区别。对一般人来书,没有文献学专业知识打底,再没有专业的人引导,只是自发的买书,不会知道两者的区别。买书不买到一定成程度,就比如说一千本以上,也很难形成比较的意识和择优的能力。
所以我说,拥有一千本以上藏书的体验对我来书是在这件事情上入门了。
往小了说,一本书拿到手里,是不是盗版,直觉往往就能给到你答案。
往大了说,一个领域的书你可能会自觉形成一个比价系统,知道哪些是有价值的。因为一是接触多了,对好与坏,进步与落后会有个大体的判断。二是因为买书是要钱的,为了效率更好,话更少的钱,买到某个领域最好的书,自然会下功夫去比较。
对我来说,拥有大量藏书之后,体验是那些书和知识之外的快感。说点更现实的,如果你形成了比价系统,买到的又都是相关领域内的牛叉书,那它是可以抗通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