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紧急军事情报古人是怎么传递的呢为什么八百和三国演义第102至110回梗概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紧急军事情报古人是怎么传递的呢为什么八百和三国演义第102至110回梗概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紧急军事情报古人是怎么传递的呢?为什么八百里加急土匪不敢拦?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网络和手机等这些通讯工具的发明。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的快捷方便。相隔几千里,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还能看到对方,好像对方就在眼前一样。相比较古代的时候,我们现在真是生活在幸福之中。普通人如果有事的话。基本上都是派人过去通知。
然而对于一些比较紧急的军事情报。古人是怎么传递的呢?
其实,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也发现了。经常会有官兵大声喊道。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所到之处所有的人都会避让开。而且骑马的速度非常的快。对于当时的交通工具来说,骑马就是最快的,和我们现在的动车飞机一样。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战争急报一般肯定经过的路程是比较长的。
而古代很多地方都有强盗和土匪。为什么他们不会打劫这些送军事情报的人。
首先来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送这些军事情报的官兵。他们一般都会在腰上挂一面黄旗。这面黄旗就代表官兵所携带的信件是非常着急的。也会立马放行。而且地方政府和当地的土匪,一般都是有联系的
。政府也会笼络土匪让他们不要截取这样的信件。否则朝廷怪罪下来。当地的官员就会是第一个被判罪的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送信的官兵身上,除了信件不允许带其他东西。主要是为了能轻装上阵,以最轻快的装扮,用最快的速度把信件送达,把消息传递给朝廷。所以土匪即使拦截了这样的官兵,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而且一旦朝廷怪罪还会引来杀身之祸,是很得不偿失的。所以一般他们也不会拦截。
我们看到这些官兵,基本上到每一个驿站都有人负责换马和给他们提供食物。我们觉得应该是很轻快的一个任务。其实并不是这样。送信的官兵不仅在体力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还要在规定的地方换马,这样才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把情报送到。如果官兵违反规定。延误了情报的传递。
那他会受到很严厉的制裁。很多送信的官兵连夜跑路。等到信件送到的时候,可能体力都会超支了。
这样听来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真是感觉到特别幸福。尤其是现在不仅是通讯的方便,各个平台的互相关联。也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事。
三国演义第102至110回梗概
1、第102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已是鬓角班白的诸葛亮又上奏蜀主,要六出祁山。诸葛亮往昭烈庙拜谒先主刘备,立誓此次再出祁山,当竭力尽心,一举成功。
正当诸葛亮设台激励众将共破曹魏之时,忽然传来关兴病故的噩耗。诸葛亮强忍悲伤,命魏延、姜维为先锋杀出祁山。
司马懿调夏侯渊四子,率四十万大军迎战蜀军。诸葛亮揣测司马懿的用兵意图后,决定乘虚攻北原,引司马懿领兵来救,而蜀军却暗取渭滨,乘竹筏顺流而下,放火烧断司马所搭浮桥以攻其后,再引一军去夺占司马的前营。
哪知被司马懿一一识破,蜀军大败,死伤万余人。诸葛亮叹曰:“司马懿老谋深算,处处设防,如想胜他,的确不易。看来,仅靠我军,其事难成!”
乃修书一封命费_前往东吴,面呈孙权,请其念同盟之义,出兵夹击魏国。孙权允之,吴大帝嘉禾三年夏,吴起兵伐魏。
司马懿接到军情急报,心神不安,最终设下郑文诈降计。诸葛亮识破郑文诈降,迫使郑文修书让司马懿自来劫营。
司马懿接书大喜,正欲披挂出行,其子司马师力劝慎行,司马懿采纳师之建议,命秦朗率军先往,自为后应,结果均中诸葛亮之计。司马懿懊悔自责不已,自此高挂免战牌,坚守不出,与蜀军在祁山脚下形成僵持局面。
魏蜀两军长期僵持,使远道而来的蜀军粮草接济十分不便,诸葛亮想尽办法引诱司马懿出战不成,便造出木牛流马转运粮草。
司马懿闻知有此灵便之物,非常震惊,立即派兵夺来木牛流马,并命营中工匠速速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想又中了诸葛亮之计,魏军所运粮草,尽成了蜀军囊中之物。
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又中了蜀军埋伏,险些丧命。他机警地将头盔弃于林东,自己向林西逃遁,才得以生还。
2、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
诸葛亮命魏延挑司马懿金盔在魏营前挑战,司马懿任其肆意辱骂,拒不出战。诸葛亮为作长久打算,只好令将士与当地居民一起种田以给军粮。
司马懿虽获知魏主曹_已大胜吴军的喜讯,但仍坚守不出,亦不理会诸葛亮的祁山屯田,只待冬季大雪封山之时,蜀军不打自退。
诸葛亮对此深为忧虑,在明月高悬之时漫步营中,思及先主之志,感慨万千,萌生上方谷火攻一计,欲一举消灭司马懿,以直逼长安,挺进中原。
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壁固守、不肯出战,便分散建造营寨,以为长久之计;又密令马岱在上方谷暗伏精兵、虚搭窝棚,并备好柴草等引火之物,以待司马懿。
司马懿果然中计,尽起全寨之兵,奇袭蜀军祁山大营,直扑上方谷。诸葛亮见大计已成,命蜀军射出火箭。火箭入谷,烟火四起,烈焰熊熊。
司马懿惊呼中计,但为时已晚,谷内前后火起,父子三人陷于绝望之中。正当此时,忽然天降一场大雨,司马父子三人惊喜交集,突围出谷。诸葛亮眼见天不助人,功亏一篑,久久伫立在雨中,默然不语。
3、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蜀军西上五丈原扎营。大难不死的司马懿闻讯大喜,仍与蜀军隔河相峙,任凭诸葛亮以妇女服饰相辱,仍不动一兵一卒,坚守不战。蜀军难以进兵,诸葛亮也终因长期劳累过度,一病不起。
诸葛亮躺在病榻上,自知生命垂危,但由于大事未成,耿耿于怀,遂寄希望于禳星术,以延寿命,成其大业。
就在主命灯耀耀闪光,就要冲破生命之界之时,司马懿兵袭营寨,魏延惊闯诸葛亮大帐。一阵狂风将主命灯吹灭,诸葛亮欲冲破生命之界的努力终告失败。
诸葛亮自知不久于人世,请费_速回成都将遗表转奏后主;召来姜维,将以平生所学著成的二十四篇兵法悉数传授;又先后传唤马岱、杨仪,授以魏延反叛之时应对之计。后主派尚书李福前来询问后事,诸葛亮在病榻上作了嘱咐。
夕阳如血,晚霞灿烂,诸葛亮强支病体出营帐,最后一次望着他的兵士们,深怀遗憾地闭上了双目。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病逝之后,杨仪按丞相遗嘱缓缓撤军,用孔明生前所塑的木雕像吓退司马懿的几十万追杀大军,司马懿不由得惊叹:“诸葛亮天下奇才,我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4、第105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
由于诸葛亮将兵权遗交于杨仪,使自恃武艺高强而行为傲慢的魏延大为不满,果然举兵造反。
就在他烧毁栈道,欲与杨仪大战一场,夺取兵权之时,杨仪按孔明锦囊所嘱,诱使魏延横刀立马连叫三声“谁敢杀我”,就在其话音未落之时,按孔明所授密计假意随魏延一起造反的马岱手起一刀,斩魏延于马下。魏延此时仍大睁着一双惊愕的双眼。
杨仪、姜维、马岱等蜀军将士共扶丞相之灵柩,同进成都,蜀都上下皆挂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无不痛哭,举国上下哀声震地。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魏主曹_身染重病,听从刘放、孙资二臣之言,封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
病危之时,又急召太尉司马懿还朝,效仿刘备托孤于诸葛孔明之举,将年方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于司马懿,言讫而死。司马懿与曹爽扶保曹芳即位,改元正始元年。
5、第106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何晏、李胜、桓范等人劝曹爽奏明圣上,尊司马懿为太傅,明升暗降,夺其掌兵之权。只顾玩耍的魏主曹芳准奏。自此,司马懿深居太傅府,不问时事,并诈病麻痹曹爽达十年之久。
已是权倾朝野的曹爽以为高枕无忧,不顾桓范的劝阻,每日饮宴吃酒、醉卧梦乡。一日,曹爽与弟曹羲、曹训驾鹰牵犬出城游猎,司马懿趁此机会,一举夺得兵权。
曹爽念念不忘城中娇妻美妾,智囊桓范纵有良策,也不为其所用,最后只好将大司马之印拱手交予司马懿。曹爽却被司马懿以结党谋反为由,按律问斩,诛灭三族。
魏主无奈,只好加司马懿“九锡”之赏。曹爽亲族夏侯霸反出雍州,投奔西蜀。
6、第107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秋八月,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被封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司马昭为骠骑大将军。自此,魏国朝政尽由司马氏专断。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秋,西蜀大将姜维为继承诸葛武侯之遗志,匡扶汉室,以魏国降将夏侯霸为向导,起兵二十万,北伐中原。
姜维以夏侯霸为向导官伐魏,在牛头山被郭淮打败,姜维断后退到阳平关,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欲夺阳平关,姜维用武侯临终时所传“连弩”之法,一弩发十矢而击败司马师。
姜维领败兵回汉中。司马懿病逝,次子司马昭趁孙权新亡南征东吴,东吴诸葛恪派丁奉往战,大败魏兵,诸葛恪一面发书求姜维进兵攻魏,一面驱兵至新城,被城中守将用缓兵之计击退。孙峻与吴主孙亮请诸葛恪赴宴,峻就席间杀之,权归孙峻。蜀姜维得诸葛恪书,发兵伐魏。
7、第108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
姜维取雍州失败。司马师引兵五万追击,为武侯连弩埋伏杀退。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病故,曹芳封司马师为大将军,司马昭为骠骑上将军。
此时东吴陆逊、诸葛瑾皆亡,权归于诸葛恪。太和二年四月,权病重而薨。诸葛恪立太子孙亮为帝,改元建兴元年。
司马师即令三十万大军起兵伐吴,分三路进发。遣弟司马昭为大都督,是年冬十月,兵至东吴边界,昭令征东将军胡遵为先锋。吴太傅诸葛恪闻魏兵三路而来,令平北将军丁奉引三千水兵从江中去,又令三万马步兵分三路接应。自引大兵后至。
胡遵渡过浮桥,急切攻打不下左右二城,屯军于东兴大堤。忽报水上有三十只战船来到。见船将次傍岸,每船上约有百人,遵遂还帐中谓诸将曰:“不过三千人耳,何足惧哉!”
只令部将哨探,仍前饮酒。丁奉令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止带短刀。丁奉横刀当先,众军皆拔短刀,随奉上岸,砍入魏寨。魏兵措手不及,丁奉砍翻韩综、桓嘉,三千吴兵在魏寨中左冲右突。
胡遵急上马夺路而走。魏兵齐奔上浮桥,浮桥已断,车仗马匹军器,皆被吴兵所获。司马昭得知东兴兵败,亦勒兵而退。
诸葛恪引兵乘势进取中原。连月攻打新城不破,遂勒兵还吴。魏镇南都督毋丘俭尽起大兵,随后掩杀。吴兵大败而归。恪甚羞惭,恐人议论,先搜求众官将过失,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
孙坚弟孙静之曾孙孙峻与滕胤入见吴主孙亮,密谋除去诸葛恪,以绝后患。设席召恪,诸葛恪而至,酒至数巡,吴主孙亮托事先起。孙峻下殿,手提利刃,上殿大呼曰:“天子有诏,诛逆贼!”
诸葛恪大惊,掷杯于地,欲拔剑迎之,头已落地。孙峻杀了诸葛恪,吴主孙亮封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中外诸军事。自此权柄尽归孙峻。
8、第109回: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
姜维在董亭与徐质交兵大败,姜维造木牛流马运粮诱杀了徐质,又于铁笼山围住了司马昭,但被郭淮使来的降魏羌兵杀败,在被包围时,用郭淮射来之箭射死郭淮,败回汉中。曹芳欲图司马师、司马昭,被师所废,立曹髦为帝。
9、第110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
扬州都督毋丘俭与刺史文钦一起讨伐,文钦子文鸯与敌军阵营中左冲右突,司马师眼珠迸出。
毋丘俭兵败入慎县,被县令宗白所杀,司马师付印受弟司马昭,眼珠迸出而亡,从此大小事皆归司马昭,蜀将姜维趁魏内乱兴师讨伐,于佻水背水一战大破魏兵,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邓艾设计杀败。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