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该事件对复旦大学产生何种和复旦大学抄袭门的事件经过,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该事件对复旦大学产生何种和复旦大学抄袭门的事件经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该事件对复旦大学产生何种影响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宣传品涉嫌抄袭事件引起媒体及人民大众的普遍关注:2015年5月27日,复旦大学发布宣传片《ToMyLight》,被网友指出涉嫌“抄袭”日本东京大学的宣传片,随后校方紧急撤下该片,当晚又悄然发布了最新版本宣传片。30日,最新版官方宣传片再度引起轩然,被指其片尾涉嫌“抄袭”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校方对此一直没有回应,直至31日上午,复旦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文,就此前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向公众致歉。由此,复旦深陷危机,人们的负面评价此起彼伏。复旦此次危机公关显得失了方寸,这给很多缺乏公关意识的高校、医院、公益组织等机构敲响了警钟,也启发我们新媒体时代亟需加强公共关系与传播的互动性。
我们所处的新媒体时代,正在经历着由信息网络、社会网络到网络社会的过渡,网络化的生活方式重构了线下的生活方式,并且线上与线下的生活方式也不断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因此新媒体时代,危机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机构需要适应这种传播方式,转变公关理念,强调“个体”关注,建立迅速及时的应对方式。首先,在公共传播过程中建立系统的危机公关的预防机制。110周年校庆对于复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事件,学校最开始就应该有危机预防意识。其次,危机公关与传播相结合,建立发言人制度体系。复旦校方此次应该推选经验丰富的发言人及时向公众讲明情况,严防危机公关出尔反尔影响机构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本着沟通、勇于承担责任的姿态,关注“个体”,及时回应。新媒体时代,类似事件会迅速成为全国的热点事件,危机发生时,复旦的反应不太及时,致使事件朝着不利、负面的方向发展。可见,移动互联网使公关行业自身具有了传播的特征,亟需加强二者的关联和相互支撑。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柳斌杰指出,面对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要抓住传播创新发展的新机遇,适应传播国内国外互相影响、官方民间双向互动、网上网下互相交织、内容技术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整合传统媒体、互联网、形象设计、广告阵地、对外传播、交流对话、品牌活动等多种渠道,构建政府公关、大众公关、组织公关、企业公关、危机公关、活动公关等公关平台,形成有智慧、有能力、多渠道、多平台的全方位公关力量,全面提升我国公关工作水平。

返回目录

复旦大学抄袭门的事件经过

舆情萌芽期:2015年5月27日上午,复旦大学为迎接校庆110周年发布了“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硬朗大片”——名为《ToMyLight》的形象宣传片(《ToMyLight》全长4分50秒,画面是从一架飞机的驾驶舱开始的,接着画面转进一间教室,一名穿着飞行服的女生在教室中醒来,随后漫步图书馆、看到正在阅读古代文献的老学者、在派对上跳舞、在操场上打太极拳,在黑板上手绘飞机等……最后,她脱下了头盔,旁边一行字幕显示,她是复旦大学2005级毕业生乐娅菲,现为中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当天微信公众号“天黑动物园”发文《复旦大学最新宣传片被曝抄袭日本东京大学?》,称其与东京大学2014年的形象宣传片《Explorer》如出一辙。面对指责,复旦大学极力否认,宣传片的制片人公开称该片创作独立,留下舆论一片质疑。
舆情发展期:5月28日下午14时许,复旦大学全面撤下《ToMyLight》,随即于18时许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新版宣传片。连番动作与此前态度构成强烈反差,加剧舆论反感。随着质疑声进一步扩大,宣传片的制片人二度回应,并在回应中一改口风,承认较多参考了东京大学的短片,表示愿意坦诚接受公众批评。
舆情高峰期:5月29日,多方信息汇合交聚形成舆论高峰。一方面有关复旦大学形象宣传片涉嫌抄袭的持续扩散。《南方都市报》刊发的报道“复旦宣传片被指抄袭东京大学”和《京华时报》发表的“复旦宣传片被指抄袭东京大学校方连夜发布新片”被各大网站大量转载。此外,多角度的针对性评论也纷至沓来,如“复旦连夜发布新片回避抄袭是下策”、“复旦大学对‘抄袭’宣传片应启动独立调查”等。另一方面,复旦大学的校庆Logo也在当日被曝有抄袭之嫌,称该Logo转面之后与苹果TouchID标志几近吻合,接连的侵权指控形成叠加效应,再度舆情高涨。
舆情反复期:5月30日-31日,舆情态势总体回落。不过,30日在微博平台上,有关最新版宣传片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意的消息备受热议。《华商报》就此发表的题为“复旦新版宣传片再陷‘抄袭门’被指抄袭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报道,也被凤凰网、中国网、新浪网等大量转载。31日,复旦大学在官方微博上正式就“抄袭门”道歉,并承诺启动相关调查,引发媒体集中报道,其后涌现新一轮评论热潮,集中于对社会创新能力、高校学术风气和危机应对处置的解读和反思,形成了6月1日的舆情小高峰。
舆情消散期:6月2日开始,舆情热度迅速回落,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反弹。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