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燃料与能源综合体领域研究负责人亚历山大·阿米拉吉扬此前对俄罗斯媒体阐述了他们评估的中俄长期能源合作前景。
根据俄方的研究认为,中国在未来20-30年时间里天然气消费量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提高50%-100%,即每年增加2000-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量。
由于中国本土能源生产增长有限,这些增量将完全依靠市场进口来解决需求,这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量,扩大双边合作的另一面,是促进俄罗斯的天然气产业发展。
此前冬奥会期间普京访华,当时两国签署了有效期25年的远东能源进出口长期合同,只不过这个合同分量倒算不上很大,仅仅是每年供应天然气100亿立方米。
在中国的各类对外能源合作合同中算是一般水平。当时一些媒体拿来吹上了天,但我必须指出,这只是一个开胃菜而已算不上重头戏,性质上我想可能更类似于“探路”,就是一次为中俄更大规模能源合作探路的前期项目。
举个例子,2021年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是约1700亿立方米,其中超过四分之三,是以液化天然气的方式运输来中国的,按照供应量先后对来源地进行排序,澳大利亚排在首位,大约供应了中国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澳大利亚天然气贸易的最高峰是2020年,当时澳大利亚出口来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在此之后中澳贸易客观上因为两国关系的一系列政治事件遭到了影响,只不过没有发展到腰斩地步只缩水了20%。
然后是卡塔尔、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然后才轮到俄罗斯,俄罗斯在2021年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有两个渠道,分别是管道运输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总计约132亿立方米,占整个进口总量的约7.76%。
中俄能源贸易的前景非常广阔,与广阔前景相对应的是两国能源合作现阶段非常有限的现实,作为对应,2021年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总量约1550亿立方米,是对华出口量的十倍以上。
这表明了当时俄罗斯的对外工作重心,其实主要还是欧洲,只不过2022年俄乌战争的破坏性影响,导致俄罗斯对欧洲出口管道天然气总量腰斩减少了53%。
中俄能源贸易虽然前景非常乐观,不过这需要不短的时间来扩大贸易规模,我们知道俄罗斯本身他们缺乏大吞吐量的商业港口,出口天然气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的模式就需要大量的前期经济投入,需要双方建立高度的政治互信,整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周期也比较长。
中俄现有的管道天然气项目合作开始于2014年,就是乌克兰危机的那一天,在当年9月开线经过8年时间在去年12月全线贯通,这条3000公里长、直径1.42米的管道耗资约22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当然是中国出的钱了。
中俄现在扩大能源贸易,就算快马加鞭也不可能比西伯利亚力量这个项目快多少,毕竟这个项目本身就已经是很努力加速推动了。
那么这就有个问题,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进度,能赶上国际形势的变化吗?
举个例子,假如说2024年美国大选时候拜登顺利连任,并且决心在他任内一举解决中国威胁,他在2026年发动了针对中国的全面核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管道建设进度能赶上战争吗?
当中国面临美国的海上封锁的时候,俄罗斯能够解决中国的能源需求吗?那么实际上考虑到一般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时间,存在这个赶不上的可能性,那么俄罗斯的天然气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那么首先我想指出这不只是一个能源供应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对两国能源贸易的长期期望,也不完全只有基于战争的考虑。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搞节能减排,具体到政策层面,就是替换能源供应结构,目前中国的能源供应结构中,占绝对主力地位的是煤炭。
为什么是煤炭呢?因为这是中国最不缺的能源,也是中国唯一一种基本就不需要进口的能源,现在中国发电量绝大部分是靠煤炭支撑起来的。
但煤炭的缺点是碳排放太多,不利于环保,所以在中国的长远规划中,是希望在未来不断提高天然气这样相对环保一些的化石能源的占比,降低煤炭的占比。
而中国本身是一个体量很大的国家,即使是在中国能源占比中仅有约10%比例的天然气,大量在国际上进口之后,中国进口天然气的总量也是比较高的,超过了俄罗斯出口欧盟的天然气。
因此单纯从能源供应的角度讲,中国需要拓宽能源进口来源,而俄罗斯是国际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即使不出于应对美国发动战争的考量,中国也是希望推动中俄能源贸易的。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就是未来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实际上就是中国削减煤炭用量,增加天然气用量的这部分需求。
而在政治上,能源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在国际上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相比起增加产量薄利多销,能源输出国们更倾向于将产量控制在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范围内,将油价、天然气价格维持在保证利润率的范围内,至于说低价的石油天然气供应,本身代表了石油输出国们的一种认可。
就比如说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和中国关系好,所以双方才会建立双边合资的能源企业,中国才能够从这些国家买到相对廉价的石油天然气,并不是说谁都有这个待遇,能源市场上,客户从来不是上帝,商家才是上帝。
以前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倾向于拉拢欧盟,所以俄罗斯会更喜欢将廉价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在前些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价格是要高于欧洲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价格。
现在俄罗斯逐渐提高了对中国的能源供应优先级,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不是什么市场行为,本质上是中俄关系升温的结果。
俄罗斯作为一个在当下的国际经济体系内,自身并没有多少产业竞争的优势,完全靠老天爷赏饭吃,卖石油、矿产资源换外汇然后买各种产品的国家。
对中国扩大能源出口的另一面,就是他们必须从中国进口大量产品,这也意味着对中国而言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市场。
当然了从商业角度讲,现在俄罗斯也算不上很好的市场,有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都知道,俄罗斯毕竟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同样的商品在美国能卖出的价格是在俄罗斯卖出去价格的好几倍。
但尽管这不见得是很好的市场,在这个全球化已经见顶的时代也只能尽力开发了,在以前大家还有挑三拣四的空间,现在没有说挑三拣四,有市场就不错了。
尽管在短期来看,俄罗斯对中国的能源供应量提升有限,这是一个十年尺度的合作规划,但并不是说就没有短期收益,中国进口天然气的两大渠道,一个是液化气运输船。
另一个是天然气管道,其中管道天然气的供应量占到了25-35%的水平,而管道天然气这部分,最大的供应方其实不是俄罗斯,而是中亚五国中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三个中亚国家,再往后是缅甸,然后才是俄罗斯。
不过话说回来,中亚五国虽然各自独立,但互相之间政治上关系密切,都是集安组织成员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他们与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其实背后也有俄罗斯的一些影响。
中国与中亚国家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离不开俄罗斯点头支持的,中吉乌铁路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中俄能源贸易扩大的同时,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能源贸易应该也会有一些发展。
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有三个比较主要的贸易路线,除开西南方向上通往中南半岛的路线,另外两条与俄罗斯相关,一条是从中国北方边境向外,另一条是从中国西北部边境向外。
这两条路线上的很多安全相关的问题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得到俄罗斯的支持,实际上就是说中国的三条陆地贸易路线中的两条就安稳了。
最后一点,也就是基于战争的考虑了,我们知道中国有着非常庞大的经济体量,这背后是巨大的各类自然资源的需求。
虽然说中国领土面积挺大的,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也比较好,古代时候算是物产丰富,但是在进入近现代工业生产的时代,中国其实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
在化石能源方面,唯一一个勉强能够说自给自足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国内当然也有,但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无论是分布还是储量都不足以支撑本国经济的需求,其他各类矿产也大多如此,中国需要的大部分资源都需要进口解决。
所以自从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路线,很多方面都是学习日韩而来,因为他们恰好是自然资源更加匮乏的状态。
在和平时期,海运足够满足中国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但在战时就不一样了,就比如说天然气供应当中,陆地物流路径的管道天然气只占到了25-35%,剩下的那部分是海运来的,在战时这部分可以说必然被完全中断,对于这个现状目前没有说特别好的办法。
短期来看俄罗斯恐怕也填不上这个窟窿,我个人猜测,按照国内的能源供应现状,在战时天然气用量减少,煤炭可能才是最主要的发电能源,俄罗斯出口来的石油则会优先供应军队,总之能源贸易方面,俄罗斯能帮上忙,但中国自己也得想办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