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六盘山的诗词六盘山的诗词是什么和六盘山出自哪首诗词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六盘山的诗词六盘山的诗词是什么和六盘山出自哪首诗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六盘山的诗词六盘山的诗词是什么

六盘山的诗词有:《清平乐·六盘山》《六盘山·六盘山下路》。
六盘山的诗词有:《六盘山·六盘山下路》《六盘山·策马山城晓倍寒》。结构是:六(独体结构)盘(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拼音是:liùpánshān。注音是:ㄌ一ㄡ_ㄆㄢ_ㄕㄢ。
六盘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六盘山LiùpánShān。(1)中国西部山脉,在宁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二、网络解释
六盘山(中国西部的山脉)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狭义的六盘山为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
关于六盘山的诗句
愁闻三十六盘山六盘山下路六盘山上高峰
关于六盘山的成语
根结盘固踞虎盘龙盘木朽株铜盘重肉杯盘狼籍盘水加剑泰山盘石龙盘虎_盘山涉涧根结盘据
关于六盘山的词语
泰山盘石六出祁山一盘棋杯盘狼籍根结盘据铁算盘根结盘固龙盘虎_铜盘重肉大才榱盘
关于六盘山的造句
1、一个以六盘山现场为圆心,辐射到周边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隆德、泾源、静宁、庄浪、平凉等县市的查找尸源的网悄然张开。
2、研究认为,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
3、采一缕清晨的阳光,两滴清纯的雨露,三朵花的清香,四时风的讯息,五叶草的神奇,六盘山上的灵气,七彩云的绚丽,八方呼应的齐力,汇成你起床时看到的这个信息,祝你久久如意,十分。
4、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
5、地势东高西低,由六盘山朝南、北、西三向分野。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六盘山的详细信息

返回目录

六盘山出自哪首诗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出自近代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反动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机会主义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

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此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作品赏析

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

上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景中寓情。接下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作者屈指一算,红军所行的路程已经两万里前面已经没有险峻的高山了,预定目的地是一定会到达的。

下阕也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六盘山上高峰”,点明六盘山题意,“红旗漫卷西风”象征着胜利,从画面中能体现出红军将士的豪壮之情,这就是景中寓情。“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直接抒情。意思是长征胜利了,革命的主动权已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缚住苍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作者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乐·六盘山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