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警觉:美国新的对台援助敲响了"战略模糊"的丧钟。美国在台北防务中的角色日渐清晰,美中安全困境迫在眉睫。
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台湾提供8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这并不能改变军事游戏规则,但是,这笔数额不大的拨款在资金来源上却是史无前例:外国军事资助(FMF)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向外国提供军事援助的赠款账户。
美国国务院坚称,这笔拨款并不意味着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根据《台湾关系法》和我们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这一政策没有改变,美国向台湾提供必要的国防物资和服务,使其能够保持足够的自卫能力”。
然而,FMF拨款遵循的是美国一贯的言论和行为模式,似乎在淡化战略模糊性,或者说美国的长期政策是故意在美国是否会军事干预以保卫台湾免受中国攻击的问题上保持不确定性。2022年9月,乔-拜登总统在回答《60分钟》记者斯科特-佩利的澄清问题时明确表示并重申,一旦中国入侵,美军将誓死保卫台湾。
战略模糊性作为一种可信的外交政策概念正在被淡化。要解读台湾冲突的动态及其对美国战略的意义,值得重温一个古老的国际政治概念:安全困境。
简而言之,安全困境认为,国家为加强自身安全而采取的行动会被其他国家视为威胁,从而引发连锁反应,使所有相关国家都变得不那么安全。这是国际关系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这是有道理的认知。自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来的数千年间,人们一直在观察国家行为的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并在众多地缘政治背景下广泛复制。
这种困境在军事集结的案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频繁。比如作为领导人,您认为您的邻国对您的国家怀有侵略意图。你的信念可能是建立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仇恨基础上,包括你的邻国以前所犯下的真实侵略行为。因此,你们决心武装自己,以阻止并在必要时击退邻国的侵略。
但是,事实证明,受这种恐惧驱使的不止你一个人。你的邻国受自身历史、利益和战略文化的影响,对你的看法非常相似,并断定你的防御性集结是攻击他们的前奏。他们可能会以自己的集结作为回应,从而增加误判和灾难性事故的风险,或者对你们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诚然,台湾局势比两个毗邻大国之间简单的边境集结危机更为复杂,因为它是一场以第三行为体为中心的海上冲突,尽管华盛顿不承认它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却普遍认为它对美国的地区和全球利益至关重要。然而,安全困境所概述的基本逻辑不仅仍然适用,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助于理解台湾冲突为何如此危险和难以解决。中国台湾地区是中国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相互竞争的势力范围之间的地缘政治支点。
美国对中国可能入侵台湾施加军事代价,甚至维持与台北关系的任何努力都会被北京指责为试图"扼杀"中国,并有可能招致中国的对等军事行动。前五角大楼官员、"马拉松倡议"负责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正确地指出,台湾问题上的安全困境真实存在且不可避免,但是,它不一定会导致灾难。这种困境无法彻底解决,但可以而且应该得到缓解。
科尔比和其他主张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亚太政策的人士认为,在战略模糊性问题上,列车已经驶离车站,他们的判断很正确。中国的战略很可能已经以美军将直接介入保卫台湾这一假设为前提,而这一假设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在美国的外交政策论述和军事规划中。战略模糊是美国外交的大手笔,50多年来,它以极低的成本和极小的风险保证了中国台湾地区的完整,推进了美国的地区利益。
但是,面纱已经被揭开。战略暧昧茁壮成长的条件已难以为继,尤其是因为中国人作为暧昧信息的主要受众,已不再将其视为可信的情感。模棱两可的假象已经破灭,在当前的美中关系背景下无法重现。
在考虑解决方案时,重要的是要强调,战略模糊性和一个中国政策虽然在历史上相互交织,但不是也从来都不是一揽子交易。在不承认台湾是主权国家的情况下,承认中国台湾地区对美国利益的至关重要性并采取相应行动完全可能。承认台湾会增加中国入侵的借口,并大大增加就台湾问题进行军事对决的可能性。那些可能被解读为美国决策者正在酝酿承认台湾的信号的行动,如最近的联邦军事力量转移,会不必要地冒着中国做出过度反应的风险。
这并不是说美国的政策工具包中没有威慑的余地。事实上,援助中国台湾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价值,其目的是向中国政府传达任何通过武力"统一"的企图都不会是快速和无痛的。但是,这种努力虽然值得,却必须辅之以连贯而现实的亚太战略,充分利用美国的地区联盟所提供的独特优势,并在适当的时候平衡竞争与接触。
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论和政策应该是坚定的,而不是狂轰滥炸的;应该是可预测的,而不是声嘶力竭的;应该以具体的物质利益为导向,而不是宣扬抽象的价值观。亚太地区是决定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国际秩序格局的战场。美国决策者面临的最大战略挑战,莫过于以明智和前瞻性的方式处理台湾危机,因为,美国的全球地位也取决于此。
昆西研究所网2023年9月7日马克-埃皮斯科波斯

智库警觉:美国新的对台援助敲响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