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文言文阅读答案晋文公攻原和晋文公守信得原卫文言文答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言文阅读答案晋文公攻原和晋文公守信得原卫文言文答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文言文阅读答案晋文公攻原
1.(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15.(1)约定(2)攻克(3)粮草(4)投降,投靠16.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17.(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2.【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期:约定;②于是撤兵离开.去:离开.(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重点词有:原:原国;信:守信.句意为:(晋文公)攻打原国却得到了卫国的原因,是守信用.(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阐述自己看法的能力.对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我们可赞成,原因是他守信,可反对,原因是他墨守成规,更可辩证看待把前两者结合起来谈即可.如果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恪守诚信),得人心,因而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功亏一篑(得到原国,实属侥幸)答案:(1)①约定;②离开(2)(晋文公)攻打原国却得到了卫国的原因,是守信用.(3)如果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恪守诚信),得人心,因而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功亏一篑(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3.《“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
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令返而御。
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
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
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
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
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B.会天疾风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答案D解析过:错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攻原得卫者假舆马者B.侍公而食信而见疑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若属且为所虏答案D项均为副词,将要。解析A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
B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①遂罢兵而去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③故人来,方与之食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⑤曾子欲捕彘杀之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答案B解析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
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
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答案D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译文:(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译文:(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译文:答案(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孩子的方法啊。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
小题1:(6分)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小题1:(2分)编年体通史(“编年体”、“通史”,各1分)小题1:(2分)希望太平盛世的执政者要以诚信蓄养民众。
(“太平盛世的执政者”、“以诚信蓄养民众”,各1分)参考译文:臣司马光说: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放弃与虞人的约定,秦孝公不废除徙木的奖赏。
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簿,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侯的执政者呢。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A句译为:秦孝公占据肴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固:险固的地方.(2)C连词,表目的关系.A.助词,“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C第三段未使用比喻论证.(4)B句译为:那些像齐桓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如果一直不背弃柯地的盟约,不背负原来的约定,而诸侯们就会害怕他的强大,亲信仍然在周日,四方之人都来归顺他,这就是管仲的谋略.根据句意“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为第一句,排除D.“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负原之期”结构对称,在中间停顿,故选B.(5)①“内、外”,在内、在外;“私、偏”,偏爱.译为: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②“思”,追思;“害”,伤害.译为: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答案:(1)A(2)C(3)C(4)B(5)①制定的法令必定执行,在内不偏爱得宠的权贵,在外亲疏远近一视同仁.②召公曾经在树下休息,后代人追思他的德行(尚且)不忍心砍伐那棵树,更不用说伤害其本人了。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此句译为:他想回到北边,从这里借道.假:借.(2)C项,“刘备当初非常痛恨他”错误,刘备当初并没有痛恨刘巴,只是对他远适交趾感到遗憾.原文“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这里的额“恨”,是“遗憾”的意思,而非痛恨.(3)①据,占据;孤,我;继,随后.译为:刘巴对曹操说:“刘备占有荆州,这是不可以的.”曹公说:“刘备如果图谋它,我率领六军随后赶来.”②绝,超过;如,遵从;非,违背.译为:刘巴才智过人,遵从我,(我)可以任用他,违背我,我难以特别重用他.(4)抓住文中关键句子.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藓公/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深谋远虑);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高洁自傲);亮亦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才智卓识);躬履清俭,不治产业(清廉节俭);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恭谨慎微).答案:(1)C(2)C(3)①刘巴对曹操说:“刘备占有荆州,这是不可以的.”曹公说:“刘备如果图谋它,我率领六军随后赶来.”②刘巴才智过人,遵从我,(我)可以任用他,违背我,我难以特别重用他.(4)①深谋远虑②高洁自傲③博学多能(才智卓识)④清廉节俭⑤恭谨慎微.。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文言文答案
1.晋文公守信得原卫古文翻译
原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③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⑦。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⑧人13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⑨降公。孔子闻而⑩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原:原国。
2.裹:携带。
3.遂:于是,就。
4.期:约定。
5.金:钟。
6.姑:姑且。
7.亡:失去。
8.去:离开。
9.卫:卫国。
10.乃:于是,就。
11.闻:听说。
12.下:攻克。
13.左右:身边的人。
14.卫人:卫国人。
2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攻下原国。到原国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鸣钟退军,收兵离去。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原国三日就可攻下。”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顺从他吗?”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评价说:“攻打原国而又得卫国,是因为守信。”
来自百度
2.晋文公守信得原卫的古文注译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③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⑦。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⑧人13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⑨降公。
孔子闻而⑩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原:原国。
2.裹:携带。3.遂:于是,就。
4.期:约定。5.金:钟。
6.姑:姑且。7.亡:失去。
8.去:离开。9.卫:卫国。
10.乃:于是,就。11.闻:听说。
12.下:攻克。13.左右:身边的人。
14.卫人:卫国人。
3.哪位大虾能帮我把这2篇文言文翻译《晋文公守信得原、卫》、《幽王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大谋略:“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者只有守信用,才能取得部属的信任;做人只有讲信义,才能交天下朋友。
幽王失信身亡
周幽王,又叫姬宫涅。他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从不过问大事。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不应该这样不理朝政,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响下了监狱。
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各种珍奇礼物,想尽各种古怪的办法叫她笑,但都没有成功。
于是周幽王在宫中悬赏:“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赏两黄金。”
有个马屁精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西部一个叫犬戒的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戒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火烧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赶紧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却听到山上一阵阵欢快的奏乐声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愣了。
诸侯知道上了当,蹩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见此情景就真的笑了。
周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出主意的那个人一千两黄金。
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的欢心,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联合犬戒进攻周朝的都城镐京。
周幽王连忙下了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滚滚浓烟,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戒兵一至,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杀了,把褒姒也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戒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戒,立原来的太子姬宜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戒又经常进犯,周朝西边很多土地都被犬戒占了去。周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了洛邑。
4.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大谋略:“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者只有守信用,才能取得部属的信任;做人只有讲信义,才能交天下朋友。
相信你自己已能看明白了.
/1226/6115/73515
5.(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习题
15.(1)约定(2)攻克(3)粮草(4)投降,投靠16.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17.(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6.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大谋略:“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者只有守信用,才能取得部属的信任;做人只有讲信义,才能交天下朋友。
相信你自己已能看明白了.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