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东京,环境污染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据日本withnews网站6月10日报道,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场大雨过后,行走在河道附近会闻到难闻的气味。实际上,在大多数地处河川下游的大城市里,由于下水系统的结构问题,下大雨时,污水会和雨水一起被排入河道。文章摘编如下:

受台风影响,日本关东地区近日经历了一场大雨。当时,一条有关下水道结构的推文引发了关注。该推文说,大雨期间,东京都23区居民的污水未经处理就被排放入河。

该推文被转发超过2000次,很多网民惊呼:“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这种不经处理的“直排”操作也引发了众多批评之声。

下大雨时,一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被排入河道确有其事。据国土交通省介绍,下水系统的建造方式分为以下两种:使用不同管道排放污水和雨水的“分流式”,以及用同一条管道排放污水和雨水的“合流式”。

国土交通省的资料显示,1965年前建成下水系统的主要是那些位于河流下游的大城市。为了防止浸水和普及下水设施,当时人们更愿意采用能够同时收集雨水和污水的“合流式”下水系统。

到了1970年,随着官方对《下水道法》进行部分修订,在修建下水系统的目的中,增加了“有利于保护公共水域的水质”这一条。在那之后修建的下水系统开始更多地采用“分流式”。

据国土交通省统计,采用“分流式”下水系统的城市数量是采用“合流式”下水系统的10倍以上。但是,东京都23区、大阪市、名古屋市等位于河流下游的大城市主要采用的仍为“合流式”。

“合流式”下水系统有其经济且高效的一面,也为下水系统的普及作出过贡献。但是,当强降雨来袭时,混有污水的雨水被排入河道,成为导致河流水质变差和产生恶臭的主要原因。

我们也采访了东京都下水局。据介绍,在东京都23区中,约有八成区域采用“合流式”下水系统,采用“分流式”下水系统的仅限世田谷区多摩川沿线西南部、足立区、东京湾等地。

在明治时代,霍乱等疫病流行,同时低洼潮湿地带频繁发生内涝。由于冲水马桶促使环境卫生改善且存在迅速排出雨水的需求,政府希望采用能够快速起效的下水管网结构。

如果采用“合流式”下水系统,在晴天和下小雨的日子,可以将全部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但当雨势较大时,混有污水的雨水就会直接进入江河湖海,这样可以防止道路浸水。

例如,当每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的强降雨发生时,下水系统中的雨水量相当于污水量的70倍,污水处理中心不可能全部应付得来。如果不尽快排出混有污水的雨水,就可能造成城市内涝。

虽然6月的这场大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批评“直排”的声浪,但下水局方面表示:“如果按照雨天这种暂时激增的流入量来建造水处理设施或储存设施,根本不现实。”

由于污水在进入河道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稀释,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等同于“直排”。

为了减轻污水排放造成的污染负荷,未来将修建专门用于储存污水的设施。在污水处理中心内,还将尽快启动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引进净化效力更强的快速过滤装置。

下水局负责人指出,作为改进“合流式”下水系统的方案,目前正在完善相关设施,以便在2023年度结束前达到《下水道法》施行令规定的雨天排放水质标准。在辖区内,将累计建设170万立方米的蓄水设施,以便在降雨初期储存污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