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能为解决台湾问题做些什么?最近,有位名叫路易的作者在《思考香港》发表文章指出,香港曾在两岸和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正在被忽略。文章认为,香港需要为近期台海关系恶化负上责任。为了“赎罪”,香港应该做到五件事,并改善三个问题,这样就有机会在台海和平乃至两岸终极统一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写道,回溯过去半年来的两岸关系,虽多为相互敌意的恶性互动,但也见证了历史级的温情时刻:那就是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在大陆祭祖、参访的行程。此行不仅受到大陆舆论的广泛好评,更使得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的传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翻查台湾各大新闻台的评论区,可以看到马此行得到了横跨蓝绿阵营的正面评价。这再次说明台湾社会中华文化的根基稳固,从未断绝。虽然政局紧张,但有这样的民意基础,台海的持久和平乃至未来的终极统一就并非没有可能。
然而,作者直指,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正在被忽略,似乎这座城市与这项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无关。此现象值得港人思考。
实际上,香港一直是台海关系中的“X因素”。当年,香港在两岸和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九二共识”的主体内容就在香港敲定。另外,众所周知“一国两制”构想原本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率先在香港实施。虽然近年罕有提及,但不可否认两岸三地的民众都在观察香港一国两制实施情况,作为台湾未来可能性的参考。
作者指出,2019年是个巨大的分水岭。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出现大规模社会动乱;当时正在争取连任的蔡英文也推波助澜,借助香港局势大搞选举工程,扭转局面完胜当选。此乱局也让台湾社会对一国两制恐惧。讲大一点,香港需要为近期台海关系恶化负上责任。
那么香港应该做些什么“赎罪”呢?作者观察提出五件事:
第一,近年困扰台湾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空间。香港企业界可设立每年专门针对台湾青年的实习项目,例如每年开放3000个名额吸引优秀学生赴港实习工作,并可借此推广粤港澳大湾区。这不仅能为台湾年轻人拓宽事业道路,帮他们接触新的发展机遇,也可借此引进人才至香港急需的领域,例如芯片产业。这不止是工作,也是创造机会让他们来香港生活一段时间。有这个经历,台湾青年将对一国两制下的生活状态有亲身感受。
第二,按照同样的思路,港府也应推出面向台湾年轻人与基层台商的优惠政策,在保证商业公平的前提下,降低台胞赴港创业门槛。香港的消费水平、优质便捷的营商环境以及更多面向大陆市场的机会,对于创业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三,应利用香港丰富的历史资源拉近港台之间的距离。孙中山先生就与香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马英九与其夫人周美青都在香港出生,这也是时代缩影,体现了香港在中国近代史中的特殊角色。如今香港政府已将“孙中山史迹径”设为本地历史旅游的重点项目,未来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开发民国历史主题旅游、“港台交叉点”文化旅游等项目,帮助台湾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
第四,虽然一国两制是现存的两岸统一方案之一,但至今没有机构进行正式研究。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实践地区应承接此角色。港台两地学界、智库界应建立正式合作进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为两岸关系的稳定提供智力支持,提出合理的建议。
第五,民心相通比任何制度设计都重要。港台政府可邀请在两地有深度联系和存在感的名人做民间大使,利用各种机会向双方民众宣传两地文化,拉近民心距离。例如王杰、周华健、郭富城这种在香港成长,在台湾成名的歌手,或者如任贤齐、王祖贤、林青霞等在台湾出生,又在香港发展的艺人。
不过,作者也指出目前也有诸多障碍限制更深入的港台合作。
首先,2019年后港台关系冰封,港府驻台机构“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现在仍处关闭状态,而驻港的“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官员也不获发签证,如何破冰是关键。
其次,因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恶化,港府在推动与台湾合作时存在顾虑。
第三,港府近年将资源集中在处理与内地的关系上,忽略对台关系。推动合作需要调整思路。
作者最后相信,如果能做到文中列举的五件事,并改善文末提到的三个问题,香港就有机会在台海和平乃至两岸终极统一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