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已经结束。会后按照惯例,各个成员国代表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里面的措辞开头,往往都是各代表团团长如何如何,以此体现上合成员的一致共识。
【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在涉及一带一路的部分,格式有所不同】
不过,到了涉及“一带一路”的部分,就不再用“各代表团团长”开头,而是改成了正式的国名称谓,后面的内容,就是各个成员国对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再次表示支持,并准备在相应框架下加深合作,包括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工作。
而印度这边一如既往地缺席,所以才没办法用“各代表团团长”开头。这个小细节,跟前段时间上合发表的新德里宣言如出一辙,也是多国重申支持,唯独印度被排除在外。这就再次体现出,印度方面对一带一路的消极立场。
当然,印度作为中国在南亚的最大邻国,又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但这么多年来,始终不积极响应,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当初我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完,印度外交部这边就发表声明,说什么“一带一路不尊重印度”。至于这一轮上合政府首脑会议,印度也是磨磨蹭蹭到了最后一刻,才宣布派外长苏杰生参加,那时候,其他成员国的代表都已经到齐了。
【印度在最后一刻才宣布苏杰生参会】
不过,印度自己的想法,影响不到周边的南亚小国,它们都已经相继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中国的合作伙伴。更何况,很多迹象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印度多边外交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印度要想眼不见为净,那就有自欺欺人的嫌疑。
无论是在上合还是在金砖,怎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都是主流话题。前段时间印度自己主办的G20,也拉拢美国、欧洲,挖空心思搞了个印度-中东-欧盟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对冲。
说到底,印度眼红“一带一路”作为区域合作倡议的战略价值,但由于自身的地缘政治思维,始终受到“零和博弈”的局限性,因此一直没有迈出最关键的那一步。中印关系起起伏伏这么些年,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逐渐从观望,慢慢演变成了敌视。
【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消极态度,不是什么秘密】
表面上的原因,是作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穿过巴控克什米尔,印度担心中巴在这里深化合作,会让自己对巴基斯坦不再占有优势。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印度认为自己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会被“一带一路”不断地消解。
这里补充一句,我方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印度周边的小国基本都派出了代表参加,包括印度国内也有不少民间智库组团参与。还没有与中国建交的不丹虽然是个例外,但论坛闭幕不久,不丹的外交大臣就低调访华,与中方进行中不边界会谈,商讨建交事宜。这些动向,都让印度方面感到不安。
【印度很眼红“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
本来,为了巩固自己在南亚的影响力,印度往周边倾注了大量的外交资源,想证明自己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但事与愿违。这主要是因为南亚地区,殖民历史的遗留问题过于严峻和突出,导致分化态势严重,最为突出的,就是至今剑拔弩张的印巴关系。
另外,印度本身虽然高喊“去殖民化”的口号,但潜意识里,是既想全盘继承殖民遗产,又想刻意忽视历史遗留问题,这使得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权威,提出的一些地区多边倡议,往往带有地缘政治工具的色彩。
所以在周边国家眼中,印度并不是一个能帮它们主持公道,或者是共享发展成果的理想伙伴。而与此同时,中方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十年时间里踏踏实实地做出了不少成果。于是,中印之间到底该怎么选,对南亚国家而言并不是一个两难抉择。
【莫迪虽然喊着“去殖民化”,实际上又不舍得放弃殖民历史带来的好处】
话又说回来,“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成为上合开会的重点话题,是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有在上合框架下,整合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需求。普京访华时就讲,中俄的地区合作倡议如果能实现对接,有助于俄罗斯“大欧亚战略”的愿景。
同时,上合本身的安全属性,长远来看,也能为地区多边合作保驾护航,从而实现安全巩固发展,发展促进安全的良性循环。以中俄在上合的影响力,加上还与其他成员国在这些框架下有密切合作,如何用好上合这个多边平台,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深化,自然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印度是明显缺位的。
但有必要指出,“一带一路”与上合加快对接,是大势所趋,也与上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印度如果一直避而不谈,只会让自己更加边缘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