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以军入侵加沙已经快8个月了。谁都没有料到加沙战争的长度有可能赶上第一次中东战争,更没有想到以色列会走到承认无法消灭哈马斯这一步。

这是以色列建国后最漫长的一场战争,也是最痛苦的一场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称为独立战争)也很漫长,前后打了10个月,但那时以色列在开疆拓土,战争是在对以色列有利的情况下被联合国安理会叫停的。

现在,在2023年10月7日被哈马斯突袭中被扣押的剩余120名以色列人员依然没有营救出来,消灭哈马斯的目标更是遥遥无期。安理会没有叫停,但以色列越来越感觉打不下去了。

以色列的内部分歧

6月19日,以军发言人哈加里准将在接受以色列电视13台采访时坦言:“如果说我们要让哈马斯消失,那简直就是在蒙蔽人们的双眼。”

他还承认“我们不可能以军事手段救出所有人质”。

最重要的是,哈加里承认了笔者在以军还没有打进加沙时就指出的:“哈马斯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党派,它已经深入人心。谁认为我们可以消灭哈马斯,谁就犯错了。”哈加里还说道,“如果我们不提供替代方案,最终哈马斯将继续存在。”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资料图:以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IC Photo

替代方案是以色列国内对加沙问题政治解决方案的说法,与之相对的是内塔尼亚胡眼下还在极力推行的军事解决和物理消灭方案。

内塔尼亚胡对哈加里的坦言暴跳如雷。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声明,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政治和安全内阁把摧毁哈马斯的军事和政府能力定义为战争目标之一……以色列国防军当然应该致力于实现这个(最终)目标。

虽然内塔尼亚胡办公室没有直接说,但解救所有人质是不言自明的直接目标。

《耶路撒冷邮报》同日援引以色列通信部长什洛莫·卡尔希的话说,哈加里作为国防军发言人,其言论反映出军方高层“指挥意志懈怠”。“我们有超级英雄般的勇士,而安全部门领导层配不上他们”。

以色列军方回答道:以军一直并将继续为达成政府确定的目标而战,哈加里是从意识形态、理念层面讨论消灭哈马斯,“他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任何其他解读都是断章取义”。换句话说,军方将服从政治领导,但这不改变军方认为战争已经打不赢的见解。

军方在加沙的“战术暂停”,从行动上表明了态度:继续强攻已经失去意义,只会徒增以军和平民的伤亡。对此,内塔尼亚胡强烈抨击,甚至有消息说,他对军方战术暂停的决定事先不知情。

“战术暂停”所代表的分歧是意味深长的。按照西方文官领导、军人主战的军政分离原则,战争的目的、发动或者停止战争由政治决定,军人只有执行权。战争中的战术安排由军官决定,文官只有知会权。

但在以色列的军政分歧中,军方批评政府的战争目的不切实际,这有军人干政之嫌;政府在批评军方战术决定违背政治指导,也有文人干军之嫌。双方都开创了现代西方军政关系的先例。

以色列政界内部也发生深刻分歧。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于6月9日宣布退出紧急联合政府。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2024年3月5日,本尼·甘茨在未得到内塔尼亚胡批准的情况下访问美国,图为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右)会见本尼·甘茨。IC Photo

甘茨既是反对党领袖,也是前总参谋长。他很清楚在战时政治团结的重要性,所以放下歧见,应邀加入战时内阁,共度时艰。但内塔尼亚胡一意孤行,执意劫持联合政府,拒绝考虑替代方案,甘茨因此愤而退出。

内塔尼亚胡6月16日晚在安全内阁会议上宣布战时内阁正式解散:“战时内阁是应甘茨的要求与他达成联合协议组建的。既然甘茨已经退出,战时内阁就不再需要存在了。”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当地时间6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经解散。IC Photo

实际上,军方见解与甘茨一致:消灭哈马斯不现实,加沙需要的是政治解决。但内塔尼亚胡坚持己见。

6月23日,内塔尼亚胡在接受以色列第14频道访问时说到:他准备与哈马斯达成“部分协议”,以便让一些人质获释。但他强调,不会同意任何包括永久停火的协议。“我们的目标是解救遭绑架的所有人质,以及铲除在加沙的哈马斯政权。”

哈马斯仍坚持以色列必须从加沙全部撤军并永久停火,才会释放所有人质,但以色列已经拒绝这些要求。

内塔尼亚胡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加沙战后仍将由以色列军管。以色列希望最终获得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国家的支持,继续管理加沙的民政事务。但何时才能达到这个“最终”,目前自然是没有任何时间表。

换句话说,内塔尼亚胡的态度是:不管可能与否,消灭哈马斯的目标不变,加沙政治解决的替代方案根本不是选项。

《以色列时报》19日报道称,面对越来越多的高调政治争议,内塔尼亚胡呼吁:“我们在几条战线上都处于战争状态,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艰难的决定。因此,我强烈要求所有联盟伙伴控制情绪,应对挑战。”他说:“现在不是打政治小算盘的时候,也不是因立法(指2023年修宪引起的宪政危机)而危及正在战斗的联盟的时候。”

但内塔尼亚胡也知道。呼吁的作用是有限的。

战线转移,打真主党

6月18日,以色列军方宣布:攻打黎巴嫩的作战计划已获批准。北方司令部司令戈尔丁和以军作战部长巴西乌克当天就黎巴嫩边境局势进行评估,并批准在黎巴嫩开展军事行动的计划。声明说,以军将加快提升前线部队的战备水平,但未透露作战计划细节。

加沙战争以来,真主党一直在黎巴嫩—以色列边境地区与以军交火。6月17日,以军在空袭中击杀真主党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穆斯塔法·阿尤布,真主党随即向以色列发动至今最大规模的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6月18日,真主党发布视频,展示侦察无人机在海法等地拍摄的清晰画面,展示情报和打击能力。

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6月18日警告,真主党威胁攻击海法,“我们已非常接近改变针对真主党和黎巴嫩游戏规则的时刻”。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推特)发文称:“在一场全面战争中,真主党将被摧毁,黎巴嫩将受到重创。”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已经赴华盛顿,与美国讨论可能的黎巴嫩方向的战争行动。

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回击道:真主党无意与以色列全面战争,只是在支持哈马斯。如果黎巴嫩战争再次爆发,以色列没有地方是安全的。

美国对战争进一步扩大和伊朗可能的介入感到担忧。对以色列而言,真主党是比哈马斯强大得多的对手,加沙战争扩大将进一步加深中东危机,最终影响整个世界。

以军第一次战而不胜的中东战争就是2006年与真主党之间爆发的黎巴嫩战争。真主党武装打得很有章法,包括用反舰导弹重创海上的以色列旗舰“哈尼特”号护卫舰。以军地面力量甚至没有完成有效的穿插,战争打得不明不白,最后只好草草收兵。

在将近20年后,真主党变得更加强大。与真主党相比,哈马斯的火箭弹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小巫见大巫”,以色列有限的“铁穹”反导弹系统将不堪重负,更多的火箭弹会从防空缺口涌入,对以色列内地造成不可承受的伤亡和损失。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当地时间6月5日,黎巴嫩真主党声称使用制导武器摧毁了一套以军“铁穹”防空系统。图为遇袭受损的“铁穹”发射器。

真主党还装备了大量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巡飞弹、弹道导弹、重炮等先进装备。外界普遍认为,真主党已经拥有中高空防空导弹。加沙战争以来,以军在黎巴嫩南部已经损失了至少5架MALE无人机。在中空(其实可达15000米)长航时运作的MALE无人机远远高于肩射防空导弹的射高,接连损失5架已经不能用机械故障解释了。与此同时,美国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地区也损失了3架MQ-9无人机(同为MALE)。真主党和胡塞武装都得到了伊朗的支持,伊朗曾展示了击落美国RQ-4高空无人机(升限超过20000米)的实力。

真主党武装曾在惨烈的叙利亚内战中饱经锻炼,在大部队攻坚和固守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作战模式已不局限于“打了就跑”的游击队作战。

在以军考虑打击黎巴嫩的同时,加沙方面哈马斯仍在积极抵抗。在加沙北方,以军从未声称肃清北方哈马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也说,“哈马斯在北方正在卷土重来”。

在加沙南方,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6月24日声称取得以军已巨大成果,“我们显然已经接近瓦解(哈马斯)拉法旅……使它无法再作为一个作战单位发挥作用。” 哈莱维还特别提到,以军在控制加沙与埃及边境的费城走廊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将切断哈马斯的武器渠道。

虽然以军的声明中捷报频传,但这也侧面反映出,以军在拉法没能消灭哈马斯,甚至没能完全切断埃及一侧的武器渠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军主力调往黎巴嫩方向,与组织更加缜密,经验更加丰富,装备更加精良的真主党武装作战。以军必将陷入两线作战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哈马斯在加沙更大规模地卷土重来。

是改写历史,还是复刻历史?

以色列的精神中心在耶路撒冷,但经济和政治中心在北方,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真正首都,海法则是最重要的港口,加利利海地区则是最重要的农业区。这也是以色列决不放弃戈兰高地的原因。

长期以来,南方的哈马斯和北方的真主党一直是以色列的大敌。哈马斯更加高调,真主党更有实力。以色列其实始终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困局。

以色列的困境多少与一战和二战中的德国相似,德国在第二帝国时期面对东西夹击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首先集中兵力迅速在西线打垮法国,然后回师东线打败俄国。这是因为俄国体量更大,难以一击夺命,只能在长期削弱中最终击败;而法国离德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更近,反过来也适合德军在一鼓作气中首先解决,迅速击败法国还有利于慑阻英国介入。

一战中,由于这一计划未能彻底实施,德军最终以失败告终。二战中,德军实行的依然是某种施里芬计划,同样以失败告终。

完整实行施里芬计划是否能改变一战、二战的战局是经久不衰的学术话题,但施里芬计划的确成为了各国面对两线作战困局时的范本。以军在历次战争中也借鉴了施里芬计划。但由于地缘战略的不同考虑,以军的计划与原版有所不同:首先击败实力更加强大但相对遥远的埃及,然后回师击败实力较弱但近在咫尺的叙利亚和约旦。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主动实施“埃及优先、叙利亚其次、约旦最后”的战略。击溃实力最强大的埃军,也就击溃了阿拉伯联军的精神和实力支柱,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则是被动实施“埃及优先、叙利亚其次”这一战略。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攻势虽然凶猛,但后劲不足,以军挡住第一波后,有信心固守高地。但在苏伊士运河方向,强大埃军渡过运河,而且把仓促驰援的以军打了个头破血流,以军对埃军是否会乘胜前进不摸底,只好重兵对峙。在这之后以军决定先反向渡过苏伊士运河、搞定埃及,再回师戈兰高地,毕竟那里的战斗已经稳定下来。

套用“埃及优先、叙利亚其次”模式的话,以军应该首先打掉真主党,然后对付哈马斯。但在加沙战争中,以色列先被哈马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军在反攻加沙时,一直担忧背后不断骚扰的真主党。其实,就算真主党按兵不动,以色列也可能有意在消灭哈马斯后,找借口“一劳永逸”地解决真主党问题。

真主党对此很清楚,但又不想主动引火烧身,所以一直保持低烈度摩擦,既做足支援哈马斯的姿态,又不过度吸引以军的火力。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当地时间7月3日,作为对以军袭击黎巴嫩南部城市的回应,黎巴嫩真主党向位于戈兰高地的以军发射了100枚“喀秋莎”火箭弹。

现在,以色列已经深深卷入战争,短期内,哈马斯难以被消灭,但也不至于大举反攻,进一步扩大战争是对以色列而言是“债多了不愁”,眼下反而成了消灭真主党的“最后窗口”。

二战中希特勒在不列颠之战后也有相似的想法。当时德国控制了整个西欧,英国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威胁欧洲大陆。

德军刚从胜利走向胜利,装备得到考验,经验和士气处于顶峰;希特勒认为这是击败心腹大患苏联的最后窗口,决定发动巴巴罗萨行动。一旦苏联被击败,再回头收拾英国就气定神闲了。

但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与二战时的德军不同,以军在加沙绝对谈不上什么胜利势头,反而真主党的状态比任何时候都好。内塔尼亚胡也许不能重写历史,但可能在时势迫使下赌一赌国运。

以战止战?以色列能做到吗

10月7日哈马斯突袭对以色列、阿拉伯和其余世界具有很不相同的影响。

对于阿拉伯世界,哈马斯的勇敢重燃了“从河流到海洋”的信心。

对于以色列而言,已经不存在谈判解决的可能性了。如果说在10月7日之前以色列国内对两国方案还有分歧,这之后分歧淡出了,谁都从哈马斯的敢死突击中看到了永不妥协,或许这种难得的一致是内塔尼亚胡一赌国运的底气。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人们认定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连美国也开始半认真地拥抱两国方案了。

据报道,内塔尼亚胡政府在秘密通报中,向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犹太人承诺,正在制定将西岸定居点永久化的政策,主要是将西岸定居点从军管变为民管。也就是说,西岸将像东耶路撒冷一样,正式纳入以色列国土,彻底排除两国方案。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2024年7月3日,以色列宣布没收约12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归以色列所有。 IC Photo

然而,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冲突不是以色列上下思想一致就能解决的。这已经成为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民族意志的对决。以色列建国之初,犹太人展现了坚强的民族意志。在加沙战争中,加沙人同样展现了坚强的民族意志。两个民族意志的对撞会造成什么山崩地裂,全世界在担忧和焦虑中等待。

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哈马斯的长期准备使得以军进攻加沙举步维艰,真主党的长期准备将使得以军对黎巴嫩的进攻更加艰难。况且黎巴嫩南方相比加沙,要宽阔得多,也更加便于真主党通过叙利亚得到武器和物资支援。

最令以色列和美国担心的可能是伊朗的介入。伊朗不与黎巴嫩或者以色列接壤,但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这只是番号,实力远远超过一个旅,可以看作革命卫队的海外兵团)早就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活动了,有相当的可能性会直接介入战争。

哈马斯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个政治组织,这是哈马斯在加沙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真主党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个政治组织。黎巴嫩是“失败国家”之一,贝鲁特政府形同虚设。但真主党在黎巴嫩南方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管理得井井有条。真主党在黎巴嫩南方深入人心,其没有在黎巴嫩大选中获得更大的权力,主要是因为黎巴嫩独特的政治分治架构。

以军承认在加沙不可能消灭哈马斯,承认在黎巴嫩南方不可能消灭真主党只是时间问题。并且对以色列而言,这两个矛盾都不能政治解决。以军或许在内心也认识到黎巴嫩南方是另一场不可能赢得的战争,只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任何战争都是为了最终的“不战”。对于以色列来说,加沙战争是为了迫使哈马斯不再具有对以色列突袭的能力,战争扩大到黎巴嫩南部则是为了防止真主党制造更加惨烈的10月7日哈马斯式的突袭。

但哈马斯不可能被消灭,真主党更不可能被消灭,这意味着以色列不可能通过战争实现“不战”,也意味着两线作战可能成为“永远的战争”。而“永远的战争”对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更不用说国土狭小、资源有限的以色列。8个月的战争状态已经让以色列吃不消了。

这是把美国拖进来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依然从叙利亚,从阿富汗狼狈地逃跑了,谁能说美国就不会从中东狼狈地逃跑呢?事实上,内塔尼亚胡已经在抱怨美国扣留部分援助以色列的武器弹药了。

美国可以逃回美洲,但以色列无处可逃,也许以色列人最后能依赖的,只剩“天选之民”的信仰了。

晨枫:以色列正在滑入两线作战的深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