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在因内阁分歧拖延数月后,当地时间7月13日,德国联邦政府通过首个全面对华战略。战略中提到了与中国所谓“系统性竞争”和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中德也应在经济贸易和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保持合作。德国总理朔尔茨随后重申,德政府无意对华“脱钩”,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我驻德国使馆发言人对此表明四点立场。中方希望德方理性、全面、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中德经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希望双方相向而行,坚持互利共赢,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德国政府公布首个“中国战略”,中方表明立场

德国外交部发布“中国战略”,封面为围棋。推文截图

据德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在这份长达64页的文件中,德国政府称,希望确保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变得更公平、更可持续、更互惠”。战略文件中写道:“中国是德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但中国对欧洲的依赖在不断下降,而德国对中国的依赖近年来却不断上升。”

“我们无意阻碍中国经济进步和发展”,德国政府表示,德国“不追求对华经济脱钩,但迫切需要‘去风险’”。德国政府敦促在华德企加强风险分析,并计划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清单。

德国政府在文件中还涉及到了网络安全问题和台海问题,称德国反对“单方面武力改变台海现状”,因为“军事升级也会影响德国和欧洲的利益”。

13日稍晚时候,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推特发文称,“中国战略”为中德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德国政府将继续与中国合作,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气候保护方面。

朔尔茨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要与中国‘脱钩’。但我们希望在未来避免严重的对华依赖。通过‘中国战略’,我们正在回应正发生变化并采取更具‘进攻性立场’的中国。对我们来说,以下几点依旧适用:中国现在是、将来仍是德国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竞争对手。”

德国政府公布首个“中国战略”,中方表明立场

朔尔茨表态

据德媒和美联社报道,同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绿党)在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介绍了“中国战略”的基本内容。贝尔伯克称,“中国已经改变了,因此我们也需要改变对中国的态度”,近年来中国日益成为德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但也在地区层面上变得越来越自信。

贝尔伯克重申,德国并非与中国“脱钩”,“只是想把风险降到最低”,还称德国此前在过度依赖俄罗斯燃料方面犯了错误。她宣称,德国需使本国经济关系多样化,这是为了保护德国自身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

德媒报道称,在对华政策上,本届德国联邦政府存在分歧:总理府坚持对华合作,但经济部和外交部(部长均为绿党)不断鼓吹减少所谓“对华依赖”。

对于德国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已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英国《金融时报》去年曾指出,在德国政客鼓吹所谓“脱钩”之际,众多德企非但没有减少对华投资,反而“加倍下注”。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数据,仅2022上半年,德企在华投资就达到创纪录的100亿欧元。

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网站消息,驻德国使馆发言人13日就德国政府“中国战略”表明立场。

中方注意到德国政府7月13日发布的“中国战略”,并就此表明几点立场:

一、中方希望德方理性、全面、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德国当前面临的很多挑战和问题并非是中国造成的,中国是德国应对挑战的合作伙伴,而非对手。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看待中国和制定对华战略,只会加剧误解和误判,损害双方合作与互信。

二、中方始终重视发展对德关系,愿与德方共同落实好中德第七轮政府磋商成果,深化各领域交流和务实合作。但发展双边关系必须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中方坚决反对利用涉台、涉疆、涉港、涉海、人权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歪曲抹黑中国,甚至损害中方核心利益。中方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三、中德经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对双方都是更大的发展机遇,而非风险。当前全球稳定和经济复苏的最大风险是推动分裂对抗和脱钩断链,将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政治化。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竞争焦虑而强行“去风险”,只会适得其反,人为加剧风险。双方应通过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推进双边关系“去风险化”。

四、中德在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自由贸易、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诸多共同利益。希望双方相向而行,坚持互利共赢,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