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巴以冲突之中,以色列都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几乎就是碾压式的,往往双方的人员交换达到1:100以上,也由此形成以军不可战胜的印象。但在10月7日,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发动的突袭战,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凌晨奇袭,两大以军基地被干掉
其实关于10月7日的战斗细节至今没有全部公开,主因是以色列想隐瞒实情,但是在过快2个月,许多东西不得不公开了,在12月2日,以色列媒体终于承认,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曾经进行一次两栖登陆行动,在10月7日凌晨,由6名巴勒斯坦蛙人奇袭了以军的军事基础。
“哈马斯”蛙人偷袭得手!
让人不得不感叹一下,突袭战竟然还能这么打!当时有6名“哈马斯”敢死队蛙人,从海上进行渗透,在以军完全不设防的方向上,谁都知道巴勒斯坦抵抗武装没有海上力量,结果他们乘突击快艇出发时,以军根本不知道,直到在登岸后,开始突袭了以色列军队在齐基姆军事基地以及海军基地时,以军才知道发生了袭击,但是已经晚了。他们不仅袭击军事基地,还对附近的以色列犹太人非法定居等多个重要目标发动了袭击。
冲锋舟,设备简陋,但是挡不住抵抗的心
这支敢死队不仅成功完成突袭,还成功地进行撤退,别看以色列方面称:“被以色列特种部队和警察部队击杀”,但是以军在战后没有公开相关的信息和画面,属于口说无凭,尤其是没有缴获任何突击快艇。巴勒斯坦蛙人敢死队战士顺利撤退。“哈马斯”敢死队突击队员只能坐着突击快艇撤退,可能还带上俘虏,至于被以军俘虏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如果真有,早就被以色列吹嘘上了。
6名巴勒斯坦蛙人成功击杀40多名以军官兵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突袭,仅有6个人的敢死队,至少击毙了40多名以色列国防军官兵,俘虏人数不详。
渗透示意图,最远甚至到了距离岸边1.2公里的地方
现在可以找到一段视频,为以色列齐基姆海军基地内,以军士兵躺到厕所中,被射杀前的最后时刻。可见当时的以军士兵已经惊惶失措。没办法了,当时是无处可逃,以军根本没有意识到会遇到袭击,没有任何防备,最后是以军遭巴勒斯坦武装蛙人突袭,这就是一场屠杀,到底以军死了多少人,至今没有公开。据说在当时,以色列军队一度陷入了混乱,出现“到处都是哈马斯”的印象,以军收到了“向一切目标开火”的指令。以军的“阿帕奇”直升机一度对自己人开火,完全不分敌我的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攻击。
这段视频在10月7日广为传播,以军就这样束手就擒
仅凭6个人,将以色列军队2个基地打掉,还击毙以军几十个人,写小说也不敢这么写,有点“天兵天将下凡”的意思!这是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进行精心的战前计划,以及敢死队员通过艰苦训练,锻造出他们的杰出成果。
以军到底怎么?
以军的实战表现与预期相差太远了,不说10月7日被打了,其后的加沙地面战也没好什么,压根没什么速胜的希望,反而弄得局势紧迫,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人们还可以看到以色列王牌军队终于被打,别管以前多久有名的以军部队,在战斗中都是一个样子,每天的推进能不能以米计算都是问题。
以军这种近距离被击杀画面,不计其数
如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的提高,不再是以前的游击队形象,已经有了现代化的作战理念,已经拥有相当重要的先进装备,包括:反坦克导弹,还有防空武器,12月2日,巴勒斯坦抵抗武装杰哈德下属的“圣城旅”就展示了在加沙地区中部击落的以军“云雀”侦察无人机的残骸。
确实在新的理念下,巴勒斯坦武装有了更好的突击手段
更重要的巴勒斯坦抵抗力量不再是一盘散沙,在以色列压力下,各派抵抗力量团结起来了,仅在12月2日,可以后到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巴民阵”下属“国家抵抗旅”使用迫击炮轰击以军,还有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巴人阵”发射火箭弹打击以色列基苏菲姆地区。不同派别的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对以军发动“冷枪冷炮”运动,巴勒斯坦各大抵抗武装成立抗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来共同对抗以色列。
现在对以军开火的武装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以军作战能力的下降,自从1982年之后,以军几乎再没有机会打一场正规战,其后一直在镇压巴勒斯坦人的反抗,积累了大量的治安战经验,也让其建军思想出现了问题,完全采用治安战的理念,这与目前的现实需求相距甚远。
以军已经多少年没有打过正规战争,早期的实战经验早丢完了,上到将军下至士兵只知道如何打治安战,再加上长期的治安战环境,以及过度的宣传,让以军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单纯强调装备的优势,不再重视个人的英勇与斗志,产生了怕损失的心态,贪生怕死成了主流。
抵抗武装对以军开炮画面
就这样搞标志性工程,完全是在造假
如今的局面完全是在此消彼长的背景之下出现的情况,以色列过于安逸,忘记了如此打仗,巴勒斯坦卧薪尝胆,才有了今天的胜利。更可笑的是,现在以军不思进取,还在试图掩盖现实,以军在加沙竟然热心于在占领房屋上插犹太人标志,这不是胜利后的显摆,而是制造假象了,那么输掉这场战争一点也不奇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