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很多人可能对品味观天下苍龙公子新浪博客_品味观天下的博客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品味观天下苍龙公子新浪博客_品味观天下的博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张怀旧专访的文章,谁有啊??

张怀旧专访

张怀旧,一个文采奕奕、骂声喋喋、见客人时总要戴副浅色眼镜的腼腆男人。坐在他的面前,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十分谦逊和礼貌的男子竟是那些杂文小说的作者。张怀旧的文章以他思想和逻辑的力量让中国人紧跟他在喧啸的网络热血狂舞,恶骂这个时代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怪事怪人怪物,看他的小说,或是让你潸然泪下,或是让你拍案而起。
一、你们没有读懂张怀旧
2006年3 月的一个早晨,国内一家著名网站的博客上有一篇置顶的红色标题文章非常醒目。这种在中国任何纸媒都无法读到的趣味标题性文章吸引了千万网民,我由此走进了他的博客。细细读来,一篇篇论点鲜明的骂文引人入胜。
读他的文章时,网民的第一印象会是:此人的生理年龄一定在四十开外、阴暗老谋、瘦弱愤世,文章立意刁钻、逻辑明朗;心理年龄却裹携着满嘴傻Χ“鼠标少年”的顽蛮气质和天性。人们猜测他的人生一定有些阴暗,有些孤独,要不如此出格地愤世嫉俗;如此咬牙切齿、满腹仇恨地漫骂与他毫无过结的人们。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精心写就,从不敷衍了事。看得出这是一个才气逼人而且非常勤奋的作者。他有能力以全方位的角度以人们称为邪才的方式来阐述他“邪恶”的主题。他的文章象一套套三点镂空的高级时装,镂裸着性腺、性体摇滚着招摇过市,引来了千万网民的惊叹和赞扬,同时也招来了骂声阵阵。这个“恶男”站在大街上,他漫骂的唾沫四溅但不失理性,不失逻辑,不失共鸣。我立刻将他的文章发给了我的朋友们,我想这是今天这个燥动时代狂热繁忙人们的最好一道开心糕点,这是能令朋友们餐前开胃、食时喷饭、饮后捧腹的开心礼物。在今天人们的心灵内核燥动不安的年代,很少有人有时间并愿意静下心来去阅读那些乏味的文章。当疲倦的人们倦缩在地铁的座椅上,千奇百怪的报纸书刊伴随着鼾声从他们手中滑落时;当疲倦的人们打着哈欠,推着近视眼镜没日没夜地趴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妄想寻找亮点来点燃他们混浊眼神的时候。张怀旧的文章应运而生,象一道道烈性麻辣烫,引来了八千万信息肠满脑胀,呃呃嗝噎的网民围观抢食,开心开怀,阅读的 随文章漫骂的 此起彼伏。
能读懂他的人,会从文章中捞出鱼片,让残渣留在锅里,不会读的会骂骂咧咧地连鱼片和麻辣残渣一起咀嚼。
这位骇世骂客何许人也?
人们在网上找不到张怀旧灿烂的照片,他的网络肖像则是由人们透过他猛烈的文字以千百种意念描绘出来的恶人面孔。
网友“慕容秋水”说《张怀旧,你丫有病》,“你丫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你丫大概很小时就缺少父母的爱心,让你变的这样的俯拾即是的辱骂别人。”
还有人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网络流氓。早在1999年3月26日,有位姓刘的中国“行为艺术家”,在北京西郊的一个设计博物馆的地下室,面对一百多名中外人士与记者,站在新闻灯闪烁的舞台上,面对CNN的摄像机, 地亮出了生殖器,并持握着自己沾有蓝色印油的器官,一会儿在观众甲的书本上豪迈地落印,一会儿在美女乙的大腿上悠悠地盖章。近在2006年南京的一次名为“实验空间”的艺术展览会上,某女大学生 自己的 生殖器,然后将图片镶上金色的镜框不远千里拿到南京,挂在富丽堂皇的艺术宫殿里展览,被称作艺术供人们欣赏。比起这些来,张怀旧还不算流氓,不算高超。
所述这些都无可非议,我们的时代变了。
互联网说穿了就是一个大舞台,就象京剧演员刘庆先小生演完五毒之首的金头大仙、面目狰狞的牛魔王之后,卸悼满脸油彩,他还是那个敲着饭碗上食堂打菜的革命同志。
张怀旧关悼电脑,游手好闲地走在故乡的大街上时,他也仍然是个很好的革命同志和温情无比的男人。从《裤裆下的情人节》、《刘翔没文化》、《爱情零食》、《 与罗曼蒂克》《爱情这个杂种》《啊!祖国!啊!北京!》《中国三大流氓职业》《半支唇膏》《上海的小资北京的驴》以及他的几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域批评系列文章看来,他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文字操手,每当节日来临时,他已早早地写完了他的骂文与小说。他的勤奋和对重大节日的敏感度可以与新闻传媒的大腕们媲美。他可以在音乐中,在夜深人静时煮着美酒狂热地写到天亮,将作品热气腾腾地端上互联网之后,然后在人们上班时分“呼呼”进入梦乡。他的文章绝不会因为时间紧迫而草率;他的文章的确骂出了一些人的劣迹劣根;人们喜欢读他的文章,因为愤慨的人们读了会得到一种渲泻,祥和的人们读了会得到一种休闲。
网友“放浪才子”说:牛人一个!骂得痛快淋漓,我看得热血沸腾啊!
网友“风雨伊人”说:曾经有人把张怀旧的文章也归类为下半身文化,对此类说法,伊人不敢苟同,虽然怀旧的文中也有提到过生殖器,但他不是为了描写生殖器官而写的,透过他的文字,你能了解到社会上的一些极其丑恶的现象.他的骂声不能不说相对的也代表了一些大众的心声……
网友“掘墓人”说::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直到现在的中国网络,都从未出现张怀旧这个人,更不用说他的文章。正是由于我们中国的这个社会,才造就了张怀旧这一大文豪,以及他的文化。这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他是当代鲁迅,他是大陆李敖。
网友“易水秋风”说:他的文字读起来真是有 ……
这话是真是假,你我都难以回答。有人调侃地建议:如果去贿赂翁帆,让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出这番话来,全中国仍至全世界可能都会点头说yes。

二、他只是个写小说的
2009年5月的一个中午,我敲响了张怀旧的QQ。他玩世不恭地问:靠!谁呀?小妖吗?我说:不是,是个老妖,人物周刊的记者,想采访你,行吗?他爽快地回答:行。
于是,我没有象往常写任何怂恿似的采访提纲,背起摄影包,拧着录音机就南下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张怀旧以一种中学生的微笑接受了我的采访。
张怀旧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母亲是位淳朴的农家妇女,她没能象大多数文学文人的母亲教孩子吟元曲背唐诗,她一边干着繁重的农活,一边看管着她的几个孩子。铁耙、竹篮、草铲代替了那些识字卡,孩子们在阳光普照的田垅上自由地玩耍,这种地方一定比三味书屋,一定比城市幼儿园陶冶出更具灵性的孩童。
九十年代末,在父亲严厉的管教下,张怀旧幸运地考上了南方一所大学,他将离开他生活了二十年的小镇,他将离开疼他爱他的母亲。当母亲把自己一生的艰辛都折叠成一打打沉重的钞票塞进张怀旧的行囊时,他看见了温柔的母亲,看见了母亲干裂皱纹里的期待,父亲也站在一边说:“这个大学考得太不容易了,到那里要好好深造!”。他咬着牙,心里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但去了学校后,张怀旧既不喜欢这所大学也不喜欢他的计算机专业,他能画一手好画,他渴望的是能上一所艺术院校,做个“凡高”或什么三流的画家也行。他不知道这所学校是谁给他选择和推荐的,就象当初鲁迅的家人硬要塞给鲁迅一个朱安夫人一样,在新婚燕尔之夜就埋下了离家出走、毅然私奔的祸根。
在一个乌云密布的傍晚,怀旧带着无比的感伤,带着一种近似于宗教的殉难,提着雨伞离开了学校,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地方——南京艺术学院,他伫立在学院的大门前、感伤地站立在雨中。他的艺术之梦如天空的雨滴跌落而下,摔成碎片,在街灯闪烁的泥泞中 … …
母亲异常的温柔和父亲超常的严厉揉和了张怀旧独特的个性,他多愁善感、细腻多情、愤世嫉俗。21世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使他能用文字来释放心灵生存过程中的感悟和痛楚,释放成长过程中体内淤积的浊气,释放人性的善与恶。
采访期间,他坐在窗边微弱的光线里,没有狂燥、没有张扬、没有骂人时的专横,没有拍砖时的霸气。谈笑间,他总是保持一种淡淡的自然的微笑。说话间不带一个脏字,没有口若悬河的夸夸其谈。现实中的他是一位普通的男人、普通的作者,有人说他天才也好,邪才也好,凭他花俏的文字和睿智的思维,他足有资格象当今著名的牛导马导,在众目睽睽之下指着别人的鼻子盛气凌人。
略带腼腆的张怀旧与网络骂客张怀旧判若二人,天壤之别。他说他把网络和现实是绝对分开的。当他坐在上海灯红酒绿的咖啡吧时,当他听到人们在议论网络写手张怀旧的时候,他觉得他们议论的那个人不是他自己。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泔畅淋漓地写,痛痛快快地骂。
他崇尚传统的中国妇女,他认为这个时代,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传统美德的接力者。中国女人的美应该还是美在琵琶掩面、美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上。是不是因为这个道德观或大男子汉主义使得他痛骂流氓燕、木子美和一些露乳成性的高贵明星为“文化 ”。 他用语言暴力撕开她们的石榴裙,让浊流浊气彰显无遗。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残忍。要想残忍地对待敌人,首先要学会残忍地对待自己,炼就自己足够的心理素质与肉体承受能力。不用贪图安逸,那是懦弱;不用追求理想,那是空谈。我们只关心我们现在看到的,我们要经受磨难、经历伤痛,不要刻意地去寻找快乐,那样你将无法坚强,我们要将自己投入最黑暗的角落,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光明。或者你去当兵,或者你去坐牢,或者你就狠狠地让自己失恋一次,这都可以让你成为残忍的强者,真正的敌人与此相比要渺小得多。”
这就是他为什么那么勤备和那么多产的原因。
网友“极品男孩”在他的帖子说:继续你的慷慨激昂!继续你的批判!你是这个时代必然出现的精华!因为可以唤醒更多无知的人醒来!喜欢你的杂文,更喜欢你的小说。
很多人都误解了张怀旧,很多报纸电台为了出篇新闻做个节目,时常断章取义、主管臆测、不负责任地做了关于张怀旧的不实报道,当我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突然有些愤怒,也有些伤心,但我相信,真理一定存在,怀旧一定可以顶住,他是一个坚强的作家。
张怀旧在饱尝了岁月对他自由个性的摧残之后,他得以有了这片自由独立的天地。如草原、如森林、如盛夏后寂寥的雪夜,让他站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呼吸。

——人物周刊 祝丹青
欢迎关注祝丹青《专访儒商富豪:严介和》《钢铁之子:罗冰生》等

返回目录

谭金土:走进时光的深处

文/敏娜 图/谭金土,部分来自网络

念念旧时光,似是故人来,老照片是历史瞬间的记录,是光与影在照相机镜头中定格的历史,老照片里藏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历史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是活生生的存在。在苏州,就有这样一位老照片收藏家,他用自己的方式触摸历史,感受时光的质地。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集和研究老照片,并进行文本解读,沉默的老照片,越来越有声有色。走近老照片,会让人有一种靠近自然,靠近真理、靠近人类的普遍情感,触摸人类本性的感觉,我喜欢用“靠近”两个字,这让我始终保持一种卑微、边缘和努力学习的喜悦。他说,读老照片就是读历史。他就是老照片收藏家——谭金土。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可能在匆忙中完成。谭金土,丹阳人,作家,退休前是一名检察官。工作之余,多年来搜集研究老照片、法制史料和苏州文史资料。2009年初,在山塘街开设“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成为一个供市民和游客回望苏州历史的文化窗口。谭金土老师真的当过老师。他早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当老师。“那时候的大学生很少,大学老师更是稀缺资源。”1979年,谭金土调入苏州市检察院,与法律系统结缘,一干就是一辈子,在当时可算“大秀才”。退休后他受聘苏州园区检察院,主持“检察文化工作室”。对历史影像、法制史料及苏州文史资料都颇有建树。谭老师的老照片收集范围和质量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先后出版20万字的法制随笔《法言与法相》,30万字的散文集《茅草》《那些》《觅渡青阳》等文史法制文章。《法言与法相》获最高检察院金鼎文学奖。新浪设有“谭金土博客”,多年来他还在国内及港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二百余篇,近百万字。谭金土获得苏州优秀收藏家称号,成为档案馆特聘征集员、政协文史委文史专家小组成员。他在山塘街上的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和园区检察院的《谭金土法制史料陈列室》吸引不少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前来参观和交流。

陆文夫先生所作《美食家》名扬天下。陆文夫《老苏州——水巷寻梦》,那里面,有50多幅老照片,由谭金土老师提供。为了将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搬上了电视屏幕,陆文夫力荐著名文化人刘郎亲 摄《苏园六记》。为了拍好园林的前世今生,执着的刘郎遍寻苏州园林的老影像,可惜的是,只找到一点凤毛麟角。然而,他在苏州园林档案馆找到了详实的资料,三十年代的老苏州老园林,而这些,是谭金土老师提供的。《苏园六记》成功的刻画了苏园,不仅仅再现了园林景观,它表现了“园境”,表现出了数百年的文化蕴涵与人文精神。专题片《苏园六记》大获成功,获得了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而总编导刘郎念念不忘自己曾经寻访园林老照片的经历。刘郎专程去拜访谭金土,他惊喜的发现“光是虎丘的老照片,他就有一百五十张。”谭金土老师轻轻地纠正道,应有300张。刘郎说,“老祖宗留下了多少好东西,都让后人毁坏了,这里面,当然包括老照片,怎么毁的,不说大家也明白。我所看重的是,竟有一批明眼人,很是及时地重新收罗起了一如劫后余灰的老照片。可以说,这种独特的物什,比起其他文物来,更有着不可替代的认识功能与存在价值,因为它所涵容的场景与内容,毁一个,少一个,不可 ,难以再生。康熙的梅瓶,还可以高仿,老照片里的人物,你想再现,则已根本不可能。谭金土老早就着手搜集老照片,足以证明这位以写作为长的人,早就有着独到发现的眼光。”

一幅“兄有上等趣味,弟存下流情怀”的联对,挂在老照片收藏馆里。另有一幅“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的馆名,这些都是莫言亲笔题写。莫言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在莫言的眼里,谭金土也是寻根的人,是用另一种方式在寻根。莫言著作《檀香刑》,他感慨的说,“之前即读过兄之大作,那《檀香刑》就会有另外一番气象。侥幸的是,我基本上凭借想像臆造出来的细节,竟然在兄的文章中部分地得到了证实。”他惊喜的发现自己书中描述的一些细节,在老照片中有真实的记录,大为惊喜的同时,也感叹谭金土研究的细致。莫言成名之后,求其写序的人太多了,他几乎全部推辞。但是,莫言主动要求给谭金土老师专著写序,并直言,一是因为文章好,二是因为人憨厚,羞于开言。称谭金土老师的文章,贯通古今,博引中外,又有卓见。莫言几次来苏,都与金土先生相约,每次都大有收获。莫言的字,杨振宁先生家里也有。

《老照片》丛书的主旨写着,关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照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具象化,即使某些为了图解某种概念而拍摄的照片,画面所提供的直观信息也往往超出概念本身,历史照片似乎天然的便具有帮助我们以多元视角认识历史的功能。回忆是人类独有的权力。回忆不仅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而且是一种理智的收集,收集掉落的一切,进行崭新的排列,于是生发发人深省的结果。山东画报出版社由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杂志开创了中国的读图时代,《老照片》杂志也由此在出版界名声鹊起,多年来,冯克力阅片无数,阅人无数。他独到的眼光,对谭金土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下了友谊。与谭金土有近20年的交往。他们相识始于1998年,老谭的第一篇读片文章《谁解像中迷》,解读了7个年轻人的合影,寄到了《老照片》杂志社,冯克力如获至宝,文章很快发表在《老照片》上,谭金土由此开始了老照片收藏和读片文章的写作。2000年10月,冯克力夫妇来苏州拜访谭金土老师。2001年8月,老谭应邀参加了《老照片》在青岛举办的笔会。老谭与《老照片》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冯克力开始了文来文往。冯克力先生为谭金土老师散文集《那些》写序言。后来,冯克立和他的夫人多次拜访苏州,到山塘街老照片收藏馆看片、选片。冯主编主动约稿,他对上海印染厂、中国铝厂、湖兴沈氏宗谱和苏州水乡等相相册大感兴趣。

在谭金土老师眼里,那些发黄的,在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老照片,在光影间,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颠簸起伏,真真实实的动人故事。在这些照片的边缘处,记忆会伸展开来,经由那些细节、局部、片段,你感受到的是生活气味的弥散,进而构成一个近乎完整的意境。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在眼前闪电般驰骋而过却在心上烙下深刻的痕迹。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老照片收藏馆在一家书香浓郁的旧书馆二楼。走上二楼,浓浓的历史感和厚重感,铺面而来。略狭长的一个不大的空间,有些昏暗,屋子里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老照片,错落有致,密密麻麻。第二次去,纪念馆已经搬家了,这次,我见到了谭金土老师。他坐在窗前,泡一杯茶开始促膝长谈。照片上有时间,岁月的刻画,让人怦然心动。读照片,可以读到生命的事件和光阴的故事。清朝末年祖孙间的亲昵照、1935年一对夫妻的结婚照、17岁张大千在苏州与人合影、梅兰芳拍的第一张照片,民国时期一个 太太与千金的合影,一家两代人……绕着收藏馆走一圈,仿佛坐上了时光机。脑子飞速的旋转,教科书里平时获取到的历史的知识,仿佛一下子鲜活起来,经过筛选收集来的老照片,仿佛都是一段岁月的见证人,在讲述着。这些照片,仿佛收摄了当时的气息,让人充满了对世俗生活,寻常百姓温暖的感情,让人感动。对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谭金土记得很清。他就像个记忆 ,随便抽一张照片,就能说上一天。在他看来,这些老照片,是历史,是寻常人家琐碎的悲欢离合,也是一个时代的注脚。面对谭金土老师收藏的那些旧时巷陌,水畔人家,城郊田野,千年名胜,以及与苏州相关的林林总总,在三分熟识,七分陌生的辨认之中,感受到了变迁的伟力,时间的无情。尤其是那些个不同年代的虎丘塔,萧索者有之,破落者有之,宁静者有之,读着读着,竟在沧桑流变的意味中,感到了一种未曾体历的荒寒之美。人的文化情感总是付丽于“物”的,我们解读老照片,传达的不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变迁,也是一般所谓的历史推移、时间潜流的消息。“逝者如斯”,借着对时光的感叹与抚摸,才有了真正对生命的抚摸。

我们早已进入了读图的时代,但是充斥我们生活的,大多是种种的“视觉快餐”,谭金土老师所精心收藏的,却值得你深深的凝视。这样的“读图”,丰富了你的知识,丰富了你感受世界的方式,在越来越麻木的今天,在越来越熟视无睹的现在,这些将吸引你的目光,丰富你人生的意义。谭金土基于他个人的经验和思考,呼应了一种历史的哲学和文化的风尚。在这个浮躁讲求功利的时代,倾注近20年精力在一件事情上,已近古风,何况那是件成效不可期必的事。收藏,不但要求你耐得清苦,而且要承受不为人知的寂寞,痴迷,忘我的投入。而世间的事,往往也要这等人物,才能做成。近20年的收藏与思考,谭金土已经形成了对物象独特的感受和诠释,笔者草草的阅读,浅浅的思考,根本不可能抵得上谭金土老师在这漫长岁月中的寻思,他的文字的分量自不可同日耳语。谭金土老师出版了《法言与法相》《那些》,《老照片》上发表了几十篇几百篇文章,成为该杂志特约撰稿人。我还是勉强的写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觉得有说出自己所感的责任。

谭老师很谦虚,他说,我进入到了一种宁静、沉稳的心态,一种生存方式。不在于是绘画、摄影、文字或是什么专业,而是全力关心那种高迈的视野和心境。

有格言说,所有的 是同时代人。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同样的一种心态,而那心态的取得,正是他们一辈子锤炼净化自己的人格、气质、学问、智慧所不期然的结果,正是他们选择了不违自身天性和志愿的生存方式的结果。

谭金土: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值得收藏,我比较喜欢挑选,历史事件、风景名胜、社会民俗以及日常生活这里面需要一些眼力。当然需要知识、学养和考证的功力。这些都是精挑细选而来的。这些老照片,有重大事件,百姓生活,社会风景。在我眼里都是生动的活生生的历史。每次收到一件有价值的照片,我会兴奋很多天,然后会去找相关的资料,写下文字,乐此不疲。

陈: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老照片的?

谭金土: 1998年吧,照片里是7位身穿深色长衫的年轻男子。左侧是一行字“出卖劳动力的一群——我们”,落款民国二十六年二月。下方排着6个名字,不同的笔迹。背面是他们的朋友在4年后题的字,上面说日本占领了上海,7人里的两个小兄弟去了前线。我当时第一感觉,这是这7个人的最后一张合影,这个想法一下子把我击中了,从此,便着了迷。我现在有四万张以上老照片和大量文史资料。一开始就觉得藏老照片挺有意思,可以发掘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观察人物和背景。后来慢慢一发不可收拾,逐渐爱上了老照片。

陈:最多收藏的是哪一类的老照片?

谭金土:苏州的,老苏州的照片。老家是丹阳,在苏州过了这么多年,对苏州的过去充满了好奇。

陈:收藏老照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谭金土:解读故事是收藏老照片最大乐趣。我可能比老苏州还老苏州。从苏州老照片里,我解读出了文革前后知识分子的面孔、民国外企的具体待遇、苏州人的生活简史等。说实话,这些年来靠解读老照片,的确是赚了点贴补,但比起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来,真是微不足道。

陈:家里人支持你吗?

谭金土:有过责怪,我妻子说,“照片里的人和你也没有关系”,但谭金土似乎把这个当义务,收藏中往往有遗憾,“钱不够。”他一直惦记着,“不知道它们又流落到哪里。”。

陈:是不是已经有使命感了,花了多少钱了?为什么还坚持收藏?

谭金土:花了大几十万吧,不仅是爱好,我是在保存历史。这张大清宣统二年的灾民照。当时发生了一场水灾,安徽、江苏等地的百姓“奄奄一息”,后来照片传到上海,引起了一场募捐。这是中国最早的把镜头对向最穷苦的百姓,以前拍照很“金贵”,“1923年一张12寸的照片要5元钱”,是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

三十年来,老照片的收藏渐渐升温而一度成为一门“热”,剔去市场的作用,本是一种意识的苏醒,这种苏醒,便是对往昔岁月的重新看重。老谭早就着手搜集老照片,足以证明这位以写作为长的人,早就有着独到发现的眼光。老影像的重量,其稀缺性、珍贵性令人赞叹。读老照片也是读历史,或许是读更真实的历史。一百个人叙述同一件事会因为各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记忆、不同的叙述方法而有一百种叙述和记录,而一张老照片只有一种角度、一种记录、一种表达。因此它比语言文字对历史的记录更客观、更直接、更真实。当然读懂历史老照片也不易,需要知识,历史的、人文的、风俗的、地理的各种知识。每张老照片都是一本书,把每张老照片当作一个知识的点,读懂了它,就是读了一本厚厚的历史、人生的书。“老照片的沉浮史,特别具有启示的意义。一张张老照片,就像一位位高龄的长者,既不言,又不语,只是用深沉的目光,冷静地告诫后来者。”谭金土说。

善意和匠心,在不计名利的缓慢中诞生,我喜爱以前的缓慢节奏和这节奏带来的温情,我更喜爱以前缓慢的品味和这品味带来的回忆。人,不必和景仰和渴慕的 生活在同一时代,也不必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技能、风格相同或类似,人只需和他们——你渴慕的他们有一个大略相同的心态,这才是根本的根本。

看过了老照片,我也不一样了。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