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复杂。在高层沟通回暖的同时,又在其他层面展开博弈。前几天,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向美国总统拜登递交了国书。这应该是时隔多年以后,又有中国大使当面向美国总统递交国书了。

梳理过往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前任驻美大使,也就是现在的秦刚外长,在任期间,似乎并未向拜登递交过国书。

中国大使见拜登,注意这2点,选的日子很特别,穿的衣服很讲究

【拜登会见谢锋大使】

为什么这时候,拜登想起要跟谢锋大使见面了?而且这次递交国书的时间点,选择得很是微妙,正好碰上我们这边的建党102周年,而再过个几天,就是美国国庆日。这两个日子,对中美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无论是巧合也好,还是刻意安排也罢,都给外界留下了无穷的解读空间。

至于拜登当初为什么不见秦刚,有一种说法是,秦刚来的时候,美国那边疫情还比较严重,因此美国礼宾司只是接受了国书副本,但没有安排当面递交的仪式。这个说法,逻辑上说得过去,但至于怎么解读,就见仁见智了。而且不管怎么讲,秦刚在美一年多,美国那边都没想着补办,不仅说不过去,更显得拜登政府没什么外交气量。

中国大使见拜登,注意这2点,选的日子很特别,穿的衣服很讲究

【秦刚在美国,疑似遭到“冷遇”】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要不要当面接受中方大使递交国书,可能只在拜登政府一念之间。而这种外交仪式,也被美国当成了一个隐形的谈判筹码。这就使得,美国对中方大使的态度,取决于国内的政治风向。风向比较缓和时,美国就不会过分掩饰对于中美关系的刚需,与中方在各个层级的交流,当然是多多益善;但当风向比较偏激时,各级官员不仅要在公开场合放狠话,还要避免与中方大使有比较公开的接触,以免被共和党借题发挥。

秦刚在华盛顿,就是这样的待遇。尽管与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都有交流,但一般不会对外披露,更不要说邀请媒体见证了。以至于美媒那边一度误认为,拜登政府在刻意冷落中方大使。最后白宫不得不专门发表声明辟谣,还列出了与中方大使接触过的各级官员名单,美国国务院的几名高层都在上面。但一般情况下,这种级别的接触,应该都会有比较正式的通告。有可能是美国那边希望低调处理。

中国大使见拜登,注意这2点,选的日子很特别,穿的衣服很讲究

【伯恩斯在递交国书副本后,等了足足1年才得以向中方当面递交国书】

但这种态度,也对中美关系带来了很是消极的影响。秦刚回国履新后,直到谢锋大使赴美就任前,中美之间出现了长达半年的大使空缺期,打破了历史纪录。而在这半年里,中美在经济、外交、军事、舆论这几个领域持续交锋,力度跟频率都不断提高,双边关系步入冰点期,高级别交流完全中断。也就在这个时期,国际社会,开始担忧起,中美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性。美国虽然也在呼吁中美重启高级别对话,但那时候,能第一时间与中方联系上的,只有人在中国的驻华大使伯恩斯。

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王毅主任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维也纳对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是中美关系触底反弹、止跌企稳的标志性事件,但早期的准备工作,美国这边基本上都是伯恩斯一个人在忙活。

这里还有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伯恩斯在4月底时,与其他国家的驻华使节,参加国书递交仪式,当面向中方领导人递交了国书。不过,他当年赴华履新,没多久就递交了国书副本,但等了足足一年,才得到了当面递交国书的机会。

中国大使见拜登,注意这2点,选的日子很特别,穿的衣服很讲究

【谢锋大使夫妇的穿着有鲜明的中式风格】

当时就有外媒联想到了秦刚在美期间,所谓的“冷遇”,于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直接找上美国国务院去问,是否认为中国在“报复美国”,差点让美方那边的发言人下不来台,只好转移话题。

但有必要明确,当面递交国书与否,不会真正影响到大使开展外交工作。虽然这项外交仪式,象征性意义居多,但以如今的中美关系来讲,哪怕是象征性的信号,都显得难能可贵,因此怎么庄重都不为过。不过,即便是接受国书,中美处理的方式,也存在鲜明的温差。

总的来看,中美在博弈之余,都在向对方释放有限度的积极信号。美国这边有限度,是因为对华政策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但客观上,美国对维持中美关系有刚需;中方这边呢,则是虽然对美国政府不抱幻想,但本着对中美关系尽责任的态度,希望能在外交层面上一道保险。

中国大使见拜登,注意这2点,选的日子很特别,穿的衣服很讲究

【崔天凯跟奥巴马都是穿西装打领带】

最后再聊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谢锋大使的着装。上次当面向美国总统递交国书的中方大使,是崔天凯。当时他跟奥巴马见面时,两人都是穿西装打领带。而这次谢锋大使在递交国书时,外媒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他的穿着具有鲜明的中式风格。

从服装样式上看,大概是改良后的立领中山装,谢锋的夫人,则穿的中式旗袍。考虑到这是重大的外交场合,大使夫妇的着装风格,其实也是可以解读的外交信号,当然,也有可能是大使个人风格的体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