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重看17岁韩寒在CCTV《对话》和曾被拿来和韩寒反面对比的北大才女现在怎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看17岁韩寒在CCTV《对话》和曾被拿来和韩寒反面对比的北大才女现在怎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重看17岁韩寒在CCTV《对话》
韩寒之后写了关于这期节目的感想,好像在《像少年啦飞驰》的序言里,他说以后不会再上这之类的无聊节目参加无谓的辩论,下面是我看到某人关于这期节目的感想,和你分享如下:昨天晚上认真看完00年录播的57分钟视频《对话》,突然想起刘亦婷来,想要了解她的现状,于是就百度了一下,发现还有个刘亦婷吧,进去看了几个帖子,终于知道她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在一个基金做副总裁,代理大中华区,拿了美国绿卡,没有考上哈佛商学院,也没有回国的迹象。这让我又想起另一个人来,她叫马楠,曾经在克林顿来访时代表中国青年表达对美国的不满,而之后却嫁给了美国白人,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刘亦婷曾说要学成回国建设家园,而现状与之大相径庭,马楠貌似坚定地排斥美国,却生下了美国人的孩子。这样的结果不让人感到惊诧才怪呢。不过仔细想来,都是我们这个大环境让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所致,就像看联播时间长了,各位的表演也在我们的心目中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
并不是想要贬低两位女性,要把她们与那几个人放在同样的位置,我必然不会这样侮辱曾经是我偶像的可爱的姐姐的。可是,这样的言语与行动上的矛盾还是给了我们一些虚伪的印象,不过与联播等的表演而言,真是可以忽略不计了。我理解她们,虽然有些遗憾,毕竟我是个自私的中国男人。接下来我又链接到另一个初中时期影响过我的女孩-黄思路。得知她北大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最近听说她也嫁给了白人老外。还记得她吗,曾经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全才的黄思路.
《对话》里面韩寒和黄思路面对面,也没几句话的交流,他们都是18岁的样子,彼此羞涩拘谨,现在看起来甚是有趣。现在看2000年的这期节目,给人一种很鲜明的感觉,那就是10年时间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从对一个异类的怀疑恐惧,到现在的司空见惯甚至是崇拜喜爱,我们都不用一个年代的时间。那些所谓的教授研究员,在一个18岁的孩子面前显得多么迂腐无知,那些观众的提问又是多么的哗众取宠呢。我闻到了进步,也嗅到了悲哀。新生事物必定会碾过旧的保守的事物,这简直就成了金科玉律了。而在我的心里,却早早地被移植了控制叛逆的机关,于是早早地我便缴械投降,在一个同样的年纪站在了老学究们那一边。
这录像真是个给人顿悟的好东西,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本质,还有这个社会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未来。的专制与制度的专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我们也是没法搞得清楚。专制是贫困的产物,当贫困取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专制机器。在人类为了自由奋斗的时候,那种追求的精神也就随着自由的到来而消失殆尽。到底生活在那个阶段的人是幸福的呢?第二篇、第一次读《三重门》时,我在上初中,那时有人讨论韩寒,我就觉得很奇怪。从纵向来说,非科班的才子墨客古来有之,要命名这种,恐怕轮不到韩寒。从模向来说,韩寒有选择任何成长方式的权利,其他每个人也都有这种权利,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可研究的。尽管如此,当时社会对韩寒的研究是不遗余力的,其中讨论最广的,应算央视在2000年做的一期《对话》。现在不断有人问我对韩寒的看法,于是我把这期节目找出来,对比现在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韩寒,观察其中的滑稽与失衡。
十年前,我觉得这个节目很不光彩,满口的仁义道德,字里行间都是吃人。
十年后,我怀疑这是央视当时有意为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衬托韩寒是一个难得的合格人类。
十年前的社科院博导陈晓明,认为韩寒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
十年后,在陈晓明不遗余力地歌颂祖国时,韩寒却成长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十年前的华东师大教授陈永明,认为社会应该把握韩寒、拯救韩寒。
十年后,社会已把无数学生把握成了房奴,而韩寒却在拯救社会。
十年前用来歌颂中国制度的黄思路,被主持人得意洋洋地请来反衬韩寒。
十年后,黄思路跑路去了美国,为白人相夫教子,而韩寒却在用文章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
十年前那个会用ICQ以及OICQ的麻花辫妈妈,认为韩寒是只幼稚的土鸡。
十年后,她随着ICQ和OICQ一起消失在人海,而不用聊天工具的韩寒却话语传遍中国。
十年前那个司法学校的学生,认为韩寒的自由是太过分了。
十年后,他这批学生大概走上了工作岗位,结果司法没有自由。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叫贾连春。
十年前那个孩子喜欢昆虫的父亲,庆幸自己坚决不让孩子研究昆虫。
十年后,一代孩子的儿时梦想毁灭了,他们开始在泪水中嫉妒韩寒,愤恨命运不公。
十年前那个说韩寒记仇的人,认为韩寒的讽刺是一种报复。
十年后,韩寒用他的成长,让上面的每一个人贻笑大方,不妨说他确实记仇吧,他分分秒秒都在报复。
曾被拿来和韩寒反面对比的北大才女,现在怎么样了呢?
2000年,18岁的韩寒已经成为红得发紫的青年作家,同时也因为他的犀利言论和高一退学成为争议人物。这一年,央视一档名为《对话》的节目邀请韩寒作嘉宾,为了与韩寒形成对比,节目组还邀请另一位天才少女——黄思路。节目中,现场观众几乎是一致认为韩寒是叛逆青年,对他不吝讽刺和质疑,韩寒直面“围攻”不落下风,形成“舌战群儒”的经典场面。
那个时候,黄思路才是被主流认可的标准好学生,韩寒则被认为是她的相反面。这么多年过去,当年节目中两位主人公都已经三十出头,他们的生活现状有什么不同呢?咱们一起来看看。
韩寒已经不用多说,今天我们主要说说黄思路。2000年左右,黄思路在中国火得一塌糊涂,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她是当时主流认为最标准的三好学生。她出生于福建福州,获得过全国十佳少年称号、宋庆龄奖学金、入选“中国少年榜”、还得过作文大赛一等奖。
除了学习成绩拔尖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拿到了钢琴十级证书。此外,她还出过两本书:一本叫《十六岁到美国:一个中国女生的美国日记》、一本叫《第四节是物理课:一个中学女生的成长笔记》。2001年,黄思路考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03年担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留学生部部长,2005年北大毕业拿到国际政治、经济学及艺术学三个学士学位。当年的黄思路有多火?那个时候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被媒体歌颂为中国的希望之星。
北大毕业第二年,黄思路考取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远赴美国求学,2008年获得该校艺术管理硕士学位。还在美国求学时就入职美国一家公司。毕业之后,被主流媒体赞美的黄思路并没有回国,而是嫁给了一位美国人,改了国籍移居美国,现在她就职于纽约罗德公关公司艺术与媒体部。
不得不说,这确实有些打脸,但仔细想来,我们也并不能对黄思路加以指责。有人说,黄思路忘记了祖国栽培,出国压根就没想回来,但这些确实是她的自由,旁人并不能对她的人生指手画脚,更不能帮她规划。要说只能说有些可惜,毕竟那个年代培养一位高素质人才很不容易。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