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月22日刊登题为《特朗普再次当选不会大幅改变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全文摘编如下:

除非出现意外情况,否则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将是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之间的二次交手。

这次选举已经被描述为一个分水岭事件,将对美国民主和美国对待世界其他地区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我们转向外交政策,那么拜登与特朗普的区别就没有这么明显。如果特朗普再赢得四年任期,他的第二个任期可能不会与拜登要做的事情有太大不同。要了解这一点,请考虑一下两人可能会如何处理当今外交政策议程上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乌克兰、中国和中东。

乌克兰

自战争开始以来,尽管面临一些共和党成员的反对,而且人们对基辅赢得战争或收复失地的能力越来越悲观,但拜登政府一直全力支持乌克兰。一向喜欢夸夸其谈的特朗普曾吹嘘他可以“在一天内”解决这场战争,然后在被问到他是否希望乌克兰获胜时,他又含糊其辞。因此,你可能会认为特朗普当选将给美国的政策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真实情况是:这场战争的走势在2023年变得对乌克兰不利。如果拜登政府连任,他们很可能会向基辅施压,要求后者接受更现实的目标,并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

相比之下,特朗普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更倾向于拔腿就跑。然而,更广泛的观点是,在2025年1月之后,拜登政府或特朗普政府都将试图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而且最终达成的协议可能更接近俄罗斯宣称的战争目标,而不是基辅方面的目标。

中国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果断打破了美国此前对中国实行的经济接触政策,发动了一场设计糟糕的贸易战,损害了美国经济,对本该纠正的双边贸易逆差毫无影响。拜登修改了这一做法并加大了力度,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出口管制,试图削弱中国掌握几个关键先进技术领域的努力。政府官员否认这是公然采取保护主义,辩称这种做法仅限于国家安全问题(即“小院子”“高围栏”)。然而,这个院子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中国更加强硬是少数几个让两党达成强烈共识的议题之一。

因此,无论11月的结果如何,美国对华政策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特朗普对待美国亚洲盟友的态度或许会更强硬一些(他一再指责这些盟友过度依赖美国的保护),但如果他真的想对抗北京,他就不能放弃这些盟友。

中东

考虑到一团糟的美国中东政策,你可能会认为拜登和特朗普都渴望在2025年改变路线。可悲的是,没有理由期望两位总统在未来的表现会与过去有所不同。

特朗普任总统时放弃了限制伊朗核计划的核协议,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关闭了巴勒斯坦在华盛顿的办事处。他还任命了一位狂热支持以色列定居者的律师担任美国驻以色列大使。他的和平计划嘲弄了美国长期以来的两国解决方案目标,同时支持业余外交官(兼女婿)贾里德·库什纳的阿拉伯-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计划。由此产生的《亚伯拉罕协议》在以色列与巴林、摩洛哥、阿联酋和苏丹之间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没有解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约500万巴勒斯坦人的困境。

拜登总统让事情变得更糟。尽管他在竞选时承诺要重新加入伊朗核协议,但他一直犹豫不决,直到伊朗选举让强硬派上台,使重返《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变得更加困难。结果是:伊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核武器。拜登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态度与特朗普如出一辙,他们推迟了耶路撒冷办事处的重新开放,对重启和平进程几乎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对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日益增多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

去年,美国试图达成一项协议,向沙特提供安全保证,以换取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巴勒斯坦问题再次被搁置一边。

这些错误——从特朗普开始,拜登继续——导致全世界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总的来说,即将到来的选举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将远远大于对外交政策关键问题的影响。(编译/卿松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