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2日发表题为《中国的“人造太阳”加剧西方对输掉能源开发竞赛的担忧》的文章,作者为詹姆斯·蒂特科姆,这篇文章认为,中国在聚变反应方面有着不仅赶上西方、而且超越西方的雄心。
文章注意到,前不久,中国科学家让其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在1亿摄氏度运行了1066秒,大大超过此前纪录,文章认为,这表明北京正严肃认真地对待这场新的能源竞赛。
据文章介绍,在太阳中,原子被太阳巨大的引力推到一起产生核聚变反应,而在地球上实现这一点需要极端的温度和强大的磁场。如果掌握了这种技术,核聚变有望提供近乎无限的能量,而且不会像核裂变那样产生放射性废物。
文章指出,在二战后的很多年中,核聚变一直是各方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中国起初还是一个在经济和技术上都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过去25年来,该领域进展缓慢,中国则逐渐成为主要角色,它投入了大量资金,希望能让其成为现实。
何威安卓律师事务所的核能问题专家乔治·博罗瓦斯说:“毫无疑问,他们正在取得巨大进步,他们认为核——包括裂变和聚变——是头等大事。”
文章指出,在西方的项目一再拖延之际,中国正在迅速发展自己的这一产业。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去年的一份报告认为,美国和中国在发展核聚变方面“并驾齐驱”,但中国大规模建造反应堆的能力将使其在利用这项技术方面拥有优势。
报告发现,与中国不同,美国缺乏“全面的核聚变战略”。美国政府在聚变研究方面的投入大约只有北京的一半,且大部分投资来自私营部门。
美国核聚变行业协会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霍兰说,如果这个行业要与中国比肩,将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他说:“我认为中国眼下还算不上领先。但未来我会担心他们吗?答案是肯定的。很明显,中国人有能力建造得更快。”(编译/刘晓燕)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