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回乡下生活,关键是难以适应,这种现象古已有之。
唐代诗人贺知章,就是写了《咏柳》等名篇的贺知章,也是解下金龟换酒,请李白狂喝一顿的那个贺知章。他年逾80从京城退休返乡,就感到各种不适应。
且看他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到家乡,已物是人非,那感觉与心中所想大不相同,回了个寂寞。
当代人们退休回家,除了与贺知章老先生同样的处境外,其他困惑人的事也挺多。
比如乡下物质条件就比较差,尤其是医疗和交通没法和城里比。
再比如世风日下,乡里乡亲的热情减了不少,而物质利益的考量更让人心寒。很多人都觉得退休的人有钱,千方百计想从你身上获取利益;一旦拒绝,或许就反目成仇等等。
退休后千万不要回乡下老家,就是过来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回老家精神上得不到慰藉,反而徒增烦恼;而物质上遭受损失,有去无回。似这等情形,退休后不回乡下老家生活是对的。
我老舅退休后,花了100多万,委托他哥哥在老家建了栋别墅,可进去才住了一年,他就气得逃回了上海,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敢回过老家。
我老舅今年70岁了,他年轻时,正赶上吃喝发愁的年景,家里孩子又多,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村里来了从上海回来的人,那人是王寡妇的儿子,名叫徐春全。
徐春全以前是个混混,有十多年来渺无音讯,大家一直以为他死了,没想到他不仅活着,还活得这么体面。
徐春全说他这些年一直在上海,可以帮忙带人出去做工,给钱还管饭,我老舅为了吃饱肚子,就跟着他去了上海。
至于老舅去上海后做了什么,我们都不太清楚,直到后来老舅回老家盖别墅时,才把当年他在上海遇到的那些事情一一告诉了我们。
老舅在上海扎下根后,就把父母接了过去享福。家里还有三个哥哥,每三年左右会回来一次,与哥哥们相聚。
后来老舅的父母去世了,老舅也就不怎么回老家了,再次听到老舅的消息,是传闻他要回老家建房子养老。
或许是落叶归根的思想,又或许是童年记忆的牵绊,老舅像绝大多数老年人一样,有了返乡的想法。
由于老舅是上海户口,在我们老家盖房根本不太可能,老舅只好联系家里的三个哥哥,让他们帮忙弄块土地。三个哥哥说:可以拆老屋再盖!
那老屋有一百多年了,上下两层,九十多平,虽是木质结构,但却不是什么好木头,大部分地方都已发霉发烂,还有的地方完全甚至被白蚁给钻空了。
老舅得知几个哥哥如此支持他,居然愿意拆了老屋给他建房,心里别提多安慰了!他二话不说,坐了飞机就飞回了老家。
然而老舅回到了老家后,现实却让他有些心寒,那天晚上,在大哥家里吃的晚饭,饭后四兄弟坐在一起聊起了折房子的事,大哥哥说:“老弟,这老屋给你建房没问是,但这老屋毕竟是四兄弟的,如果要拆,那就适当弥补一下,按市场拆迁价格,这个老屋至少要拆20万,四个人分就是一人五万...”
大哥哥的话虽然让老舅有些心寒,但也觉得合乎情理,他没有过多计较,一人分了五万给三个老舅。
老房子顺利拆完后,就开始建房了,老舅把老房子前面的院子也拆了,地基打了150平方,是用的大洞浇筑,地基建好没几天,上海那边就突然打来电话,说老舅的儿子出了车祸,老舅急得当天就飞回了上海。
老舅走了,家里建房的事情却不能拖,因为是建的别墅,请来的泥瓦匠都是外地的,那些人吃喝都在我大老舅家,功夫实在耽搁不得,无奈之下,老舅只好把房子的建造工作委托给了大老舅帮他照看。
结果可想而知,那房子建得简直惨不忍睹,幸好老舅也没埋怨啥,请了装修公司来做了设计,才让房子有了别墅的模样!
房子落成后,表舅就搬了进去。
这天早上,表舅在院里浇花。院子外来了个人,那人在院外探来探去的。迟迟不敢进来,老舅开门一看,才知道是他大哥家的孙子,名叫刘茂挺,老舅总共也就见过他三次,对他不是很了解,大概只知道他读完高中后就没读书了,一直在外面给人家开挖机。
刘茂挺小声叫了句曾伯公,然后有些拘谨地坐下了。俩人闲聊了一会儿之后,老舅问他特意来这是有什么事。
刘茂挺也没憋着,开门见山就道:“曾伯公,我交了个女朋友,今年想和她结婚,可她娘家要二十万的彩礼,我家拿不出,我爸让我和她分手,可我实在不舍得...”
老舅立马明白了刘茂挺是来借钱的,而且这错是借来娶老婆,在过去,娶老婆和建房子这两件大事都是互相帮衬的,如果亲戚求上门来,是肯定要借钱的,因为这是人生的大事,你只有帮了别人,别人才将来才有可能会去帮你。
如今侄孙开口了,他又怎么好意思拒绝。老舅问刘茂挺:“这事你父亲知道吗?这钱我能借你,但不能交到你手里,得交给你父亲。”
刘茂挺估计没想到借钱这么容易,他连忙点头说:“这是我爸知道,我现在就找他来!”说完便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没一会儿功夫,我老舅的侄子来了,他一脸老实相,相比他儿子看起来要憨厚许多,老舅问道:“是不是你让你儿子来借钱的?”
侄子憨笑着点了点头,老舅没说什么,起身回了屋,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银行卡,他把卡递给了侄子,然后说道:“这卡里二十万,本来是我打算买辆车的,你们先拿去用吧,孩子结婚要紧。”
侄子和侄孙俩接过卡,感恩万千地离开了我老舅家。
自打上一次借了钱给老大家的侄孙子之后,这事就在亲戚间传开了,这天晚上,老舅的二哥带着两瓶二锅头来到老舅家,几杯酒下肚后,他开门见山地对老舅说:“弟啊。我二儿子刘大辉,是个老实的孩子啊,可他四十好几了,还一直没成家,去年给他介绍了一个,可人家女房要求有房子,这些年我手头也攒下了一点,还差个十万就能盖房了,能不能先把这钱借我,让我儿子娶上老婆,日后我再还你?”
老舅对刘大辉很熟悉,的确是个老实的孩子 ,每次他回老家,这孩子忙前忙后的,就属他出力多。老舅点了点头,答应了这件事。
可没隔几天,三哥就闻声来了。三哥说自己孙子要买房结婚,想让老舅借。这一次,老舅有些不理解了,毕竟三哥是几个哥哥里头家庭条件最好的,况且他的孙子不过十七岁,怎么就要买房结婚呢?老舅便有些不肯。
没料到三哥竟生气了,他说:”大哥二哥都有,凭啥我没有,要是你不借给我,咱俩以后这层兄弟关系就断了,没兄弟可做了。”
老舅一听这话,真的是傻眼了,他没想到自己如此注重亲情,可在自己三哥眼里,亲情竟如此不堪一击。仅仅只是没借给他钱,他就“原形毕露”。
老舅不喜欢被人威胁,他三哥越是这要,他越是铁了心思不肯借,最后,两家果然闹得不愉快,就连过年过节都没再聚在一起。
在老家住的这段时间里,老舅总因为借钱的事弄得身心疲惫。他本来想着回到老家能过上田园般的好日子。与家里的兄弟一起和和睦睦,却没料到会是今天这个境遇。
或许是郁结不舒,老舅的旧毛病又犯了,老舅的心脏本身就不太好,总跳得过快导致他胸闷难受,几年前也犯过一次,当时去医院输了几次氧身体才好的。老舅想去医院输氧,可医院离得实在太远了,不仅要走山路,还要从镇上转车。一番下来要几个小时,老舅就这么难受着熬了一夜,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气息也十分微弱,幸亏被大哥家儿子发现了,及时送医院,这才捡回一条命。
经过这一事,老舅这才明白,没有什么比自己健康更重要的。
最终,老舅还是“逃”离了老家,回到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上海,或许老舅做梦也没想到,他憧憬的故乡幸福晚年生活,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回到题主:
很多在城市退休的老人,觉得农村是福地,是福窝,甚至在退休之前就憧憬着退休后的生活,想着可以养养花,逗逗鸡和狗,每天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可却没想到的是,人老了,身体上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出现问题,在城里的时候,你可以打车去医院,可在农村呢?如果一旦发生一点意外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无助,尤其是独身老人,你住在农村,儿女在城里,若有个闪失,又能指望上谁来帮你呢?到时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或许会有人说,比起单纯的乡土人情,我 愿意 冒险!然不知物是人非,小时候有个交集的朋友们,甚至亲兄弟与姐妹们,时隔多年后,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和磨砺,大家都早已变得不再单纯,观念行事也大相径庭,哪怕是亲兄弟,亲姐妹,因为多年往来稀疏,也早已变得与路人无异。
在此奉劝各位一句:故乡或许再也无法重拾你旧日的情怀,更难书写你夕阳的华章,且行且珍惜。
公公退休后,执意要回乡下老家生活,还花30万在农村买了一套房,结果回去不到一年,公公就搬回城里了,再也没回去过。
公公是农村出生的,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公公通过知识,走出了大山村,被调到市里工作,然后在城里安家立业,就很少再回农村老家。
主要是爷爷奶奶都去世了,老宅子也荒废,住不了人,回去一趟就得麻烦叔叔他们,公公这人讲究,不愿麻烦别人,所以几年才会回去一趟,回去最多玩两天,就回城里了。
公公对老家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么多年来,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脑海里无数次憧憬着农村的田园生活。
家门前一条长长的河流,一群孩子在捉鱼,一大片金黄色的田野边,坐落着一幢幢低矮的平房,炊烟缭绕,欢声笑语,别提有多快乐。
公公时常念叨他小时候的事,跟几个叔叔一起放牛、割草,夏天还去河里捉泥鳅,觉得那时无忧无虑,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美好。
退休前,公公就在规划他的晚年生活,退休后,他想回农村老家生活,买一套房子,养一条狗,再养几只鸡,种点蔬菜,想想都觉得美好。
在城里生活了几十年,早已厌倦了,每天车来车往,一片喧嚣,邻里之间大门紧闭,没有一点人情味,城里空气也不新鲜,不适合养老。
婆婆不想回老家生活,就劝公公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他们在城里生活了几十年,突然回到农村,肯定会不习惯,真正的农村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我们也觉得婆婆说得对,公公好久没干过农活,跟邻居之间也不熟,突然回乡下生活,多多少少会不习惯。
公公压根不听我们的,还说我们不懂他的心思,离开老家几十年,现在他老了,想落叶归根,只有那里才是他的家。
既然公公执意要回老家生活,我们也尊重他的选择,只要他晚年过得开心就行。
其实公公想回乡下生活,还有一个原因,他这些年身体比较差,得了痛风、高血压,每天都在吃药,所以一直很注重养生。
公公想回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吃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对身体有好处。
过了好几年,公公终于等到了退休,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退休后,公公第一时间就回农村看房,想买一套现成的,自己修太麻烦了。
村里有修好的楼房,价格还不算贵,公公相中了一套房,花30万买下了,房子挨着河边,冬暖夏凉,风景也好,公公很满意。
房子买好后,公婆就回城里收拾行李,大包小包的,都快把整个家都搬走了,第二天,我们就送公婆回乡下农村生活了。
公公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农村老家,山清水秀,一下车,公公就跟街坊邻居打招呼,又是递烟又是握手,很热情,看到公公这么高兴,我们也就放心回城里了。
可当公公真正在老家生活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邻里之间再也没以前那么其乐融融,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去了城里,就剩一些老人和小孩,再也没有往日的热闹场景。
因为一点土地,和婶婶闹矛盾
公公一直有个田园梦,想自己种一些蔬菜吃,所以一回到农村,就准备开垦一个菜园子,公公在农村也有自己的土地,只是没人种。
公婆一大早起来,就把土里的杂草除掉,花了半天时间,才开荒出一小块土地,两人还累得不行,正准备回家休息的时候,婶婶突然来了,说这块是她家的,原来公公的土地跟婶婶家挨着的,长时间没种地,就忘了分界线。
可公公说这块地就是他的,婶婶又说这块地是她家的,两人你一句我一嘴,就吵了起来,到底是谁家的,也说不清。
婶婶这人蛮不讲理,一口咬定这块土地就是她家的,公公不愿给她,她就在地里撒泼打滚,嘴里还乱骂,公公不想跟她计较,就把开荒出来的土地让给了她。
自己又重新开荒一块土地种蔬菜,忙碌了大半个月,腰酸背痛,总算把蔬菜种上了。
经常有亲戚来借钱
公公在城里工作这些年,挣了不少钱,每月退休金也高,有些亲戚知道公公回村里了,就来套近乎,买点水果嘘寒问暖。
有天,几年没联系的堂哥突然来看公公,他是大伯家的儿子,大伯以前在镇上卖水果,家里条件一般,很少跟公公走动。
公公见堂哥来了,也很热情,端茶倒水的,两人寒暄几句后,堂哥就开始说正事:“叔叔,我交了个女朋友,准备年底结婚,但女方要求我家买套房,你也知道,我爸妈一把年纪了,帮不了我什么,家里就十几万块钱,还差八万才够首付”。
公公一听,就明白堂哥是来借钱的,而且是借钱买房,堂哥第一次来开这个口,公公也不好意思拒绝。
思考了一会儿,公公就让大伯来,想问个清楚,看有没有这么一回事。
大伯来了,拉着公公的手,说起这些年的心酸往事,还差点哭了起来。大致就是说他这些年生病,花了家里不少钱,拖累了堂哥,现在堂哥好不容易找个女朋友,家里又没钱买房。
看着大伯愁眉苦脸的样子,公公更不好意思拒绝了,就答应借钱给堂哥。
公公借钱没多久,堂弟又带着水果来找公公,听说堂弟这些年在外面做生意,混得还可以。堂弟直接开门见山,说他资金周转不开,差十万块钱,借三个月就会还。
公公跟二叔关系可以,也知道堂弟在做生意,不差钱,堂弟能来借钱,说明是真遇到了难处,再加上堂弟只借三个月,公公也答应了。
谁知道,后面来借钱的亲戚越来越多,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跑来借钱,公公直接拒绝了。还有一些亲戚家里礼钱不够,也来借,打牌输了,也来借,反正各种借钱理由。
公公没借钱,得罪了一些亲戚,他们就在背后说闲话,说公公吝啬,有钱也不帮忙,看不起人,反正各种难听的话,公公在家气得不行。
乡下看病不方便,交通也不方便
公公本来病就多,回到乡下后,交通不方便,没有摩托车,每次去镇上买药,就走着去,有时碰到顺风车,就可以载一程。
或许是被亲戚的闲话气到了,那天晚上,公公突然头痛、头晕,不用猜,就知道是高血压患了,吃药也没好,只有去医院。
这大半夜的,去哪里找车,婆婆急得不行,只好给熟人打电话,问能不能去一趟县城,人家都睡着了,给100块钱也不愿去。
最后还是找的堂哥,堂哥大半夜从镇上开车回来接的,把公公送到县城医院去,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医生马上安排住院,才总算没事。
冬天的时候,农村天气很冷,又没有暖气,公公有痛风,冷不得,经常脚痛,疼得下不了床,婆婆还要照顾他。
看着公公病殃殃的,婆婆就来气,说道:“当初劝你别回农村,你不听,现在好了,身体没养好,人还受罪”。
公公躺在床上,也不吱声了,疼了一段时间,脚还是没好,公公实在受不了,让婆婆收拾好行李,第二天就搬回城里。
回到城里的家,公公精神好多了,婆婆也高兴,楼下就可以买药,附近六公里就有医院,看病不要太方便。
自从公公回来后,再也没回乡下老家了,那套房一直空着,没人住,公公打算把它卖掉。
公公感叹道:“以前的老家,再也回不去了,早已物是人非”。
为什么有人说退休后,千万不要回乡下老家生活?
因为很多人的想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觉得农村山清水秀,空气好,民风淳朴人善良,邻里之间就跟亲戚一样。
可是以前的那些人和景,早就变了,时隔多年,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境遇,彼此都不了解,突然有天遇到了,还会觉得陌生,哪怕是亲兄妹也一样,长时间不走动,关系也会变得疏远。
有些在城里生活的老人,退休前,就开始憧憬着农村的田园生活,想远离城市的喧嚣,回乡下养老,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农村也有缺点,比如:看病不方便,万一哪天生病了,就会知道多么无助,半天打不到车,还没子女在身边。
所以,回乡下老家生活,要三思而后行,或许故乡是你回不去的远方。
哈哈,我正在想方设法、软硬兼施地说服我先生,回他的乡下老家买房子或者是建房子。
他终于同意了我的提议,这次春节回去过年,就顺便解决购房问题。
我先生出生农村,是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
我是出生于城市,五岁时随父母下放回农村老家,在农村生活了十年后,又随父母回到了城市。
我们相识结婚,现在孩子已经成家立业。我已退休,我先生即将退休。我们在城市有两套房子。
不知为何,去农村老家建房买房的念头,扎根于我的脑海已有几年了。只是由于先生的不支持、不配合,一直没有实施。
因为我们户口都在城市,是没有到农村买房、建房资格的。
我公婆都还健在,公公是退休人员,只有婆婆有购房资格、和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的资格。
多年前,在乡下的小叔子,把公婆的房子拆了,在原来地基上,重建了一幢三层小洋楼,给公婆住一楼。所以,我们每次回老家,其实是住在小叔子家里。
小叔子房子旁边还有一块婆婆的宅基地,大家都愿意给我们建房子。
我考虑到建新房太辛苦,手续也繁琐,而且也有与小叔子争婆婆宅基地的嫌疑。
我就决定:还是买别人的旧房子,简单的修缮一下吧。
由我们出资金,由婆婆出面买同村旧房。当然,必要的手续及证据留存还是不能少的。毕竟婆婆还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我为什么会有去乡下老家买房的想法呢?
一. 老家的房子,就是根。
拥有城市的房子再多,都属于“上无片瓦,下无寸士”,是无根的浮萍。除非你的房子是有独立院落的别墅。
二. 叶落归根
人生的最佳结局,是:叶落归根。
在农村老家的大宗族,都有几座大山头,属于家族墓地。只要是本氏家族的人,都可免费入住。青山环抱中,永享安宁。
如果在老家没有自己的房子,去世后想回村安葬,进村都难。因为没人愿意在他家经过和停留。
城市公墓,不但很贵,要续费,而且还只有二十年使用权。……
三. 狡兔三窟
不管是战争,还是疫情,相比于大城市,广大的、能自给自足的农村,其安全系数要高很多。
农村是最佳避难所。
四. 给孩子留下一点念想
毕竟城市房子也是有使用期限的。
而农村的房子只要不倒塌,基本上永远属于你。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根在哪里。
五. 方便照顾公婆
农村出嫁的女儿,是不会照顾父母的。照顾公婆的重担,就只有由我们和小叔子承担。
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轮到我们回去照顾公婆时,就不要借住小叔子家里了。
只要公婆愿意,俩位老人可以住在我们买的房子里。
六. 农村旧房子不贵
如何解决在农村生活的弊端
一. 医疗方面
家里一定要足量备有常用药,和简单的医疗测量仪器,比如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要懂得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
看开点想,万一发生什么重大病情,也许是好事,免得遭受生不如死的过度治疗。
还可以叫车,上县级或市级医院。
照顾方面,只有花钱请护工。
二. 卫生条件方面
现在的农村,卫生条件已经大有改善。
村村通、户户通的水泥路,早己修通,沿途还有太阳能路灯。
家家户户的小楼里,都建有与城市一样的厨房和卫生间。
三. 农村的人际关系
1,入乡随俗
亲戚邻居有红白喜事,一定要参与。就把随的份子钱,当成上馆子吃大餐了。
话说回来,农村酒席,还挺有地方特色,挺好吃的。
2,不与民争食
我只在房前屋后,种种花草,写写文章,不打算养鸡种菜。
粮食、蔬菜、水果、鸡蛋…,需要买的,尽量买村民邻居家的,就当为村民创造经济收益了。
3,亲民,低调,不炫耀。
在家里,常备开水、瓜子、花生、小零食,上门就是客。
跟村民聊聊天,听他们讲故事,讲风土人情,也是丰富我的创作素材。
4,可以网购
虽然农村购物没有城市便捷,但现在的快递、物流很发达,服务到家,网购很方便。
5,随时挪窝
只要喜欢,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两边轮流住。
要回到城市前,可以出点钱,请邻居帮忙照看农村房子。
如果邻居不肯收钱,那每次回去时,给邻居带点礼物,作为答谢。
(注:如果您对农村买房、租房养老感兴趣,就请关注我,我将会及时更新。)
谢谢阅读!
我是完璧,一名生活领域创作者,每天为您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
[鼓掌][鼓掌][鼓掌]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
退休后回乡下老家生活的能有几人?因为乡愁难消,很多人对农村生活向往,其实与去住民宿、农家乐差不多,只是短暂的追忆和回味罢了,如果常住,会有太多不适应。
所以有人说退休后千万不要回乡下老家生活,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老爸就是一个例子。
老爸前几年退休了,就决定带着老妈一起回农村老家去生活。虽然老妈不愿意,但是也不能撇下倔强的老爸一人回去,只好一同前往,我们虽百般阻挠,但是也没能拦住他们。
他说厌倦了城里的生活,人老了就开始怀念老家和向往农村生活了,那是他的根。
父亲开始了他美好的乡村生活。
的确老家环境好,有青青的小溪,高高的大山,茂密的森林……清晨会闻到新鲜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香,走在田埂上会迎面扑来,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
在父亲的菜园里看到了紫色发亮的茄子,火红火红的西红柿,像一条条小蛇的又细又长的丝瓜,浑身长满刺的黄瓜……
在菜园里随便一凑,就是桌上的六七个菜,再夹一块铁锅炖的自己养的鸡肉,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鸡,天然无公害,吃得安全又健康,心里别提多爽快了。
在农村养老生活压力小,菜可以自己种,家禽可以自己养,有时还可以种点自己喜欢吃的粮食,不像在城里什么都要买。在老家邻里关系更暖心,“城里套路多,我要回农村”这句话说得不假。在城里人们之间的交集很少,同一个楼里住了多年的邻居,连姓什么可能都不知道。而在老家,邻居们没事都喜欢相互串门,大家在一起唠家常,聊过去,谈未来,比子孙,生活是平淡而幸福。
时间长了,在老家生活的不足,也逐渐地显现出来,给他们带来了不便。
老妈的娘家就是城里的,她没在乡下居住过太长时间,她习惯于在城市生活和居住。以前的平日里她吃完饭之后都会去跳广场舞、老年活动中心演奏乐器等。
而现在回到农村老家生活,平日里除了给老爸打个下手、帮个忙,人生地不熟,闲得很无聊,成天的闷闷不乐。这样对她的身体健康很是不利。
购物不方便。 老家儿整个村子只有一个超市,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平时要买肉和青菜之类的,都要到15里地以外的镇上去,这里农历的初二和初七是集市,大家在这两天都去赶大集,大包小包的买回来够四五天吃用的。
不过在城里生活,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随用随买,不想做饭了,叫个外卖或去饭店吃,但是在这里不行。很多情况下是有钱都花不出去的。
冬天太冷不方便。在 老爸他们回老家生活的第一个冬季里,我陪他们住了几日。屋里生着炉子,暖如春天,但是要去外面上个厕所,刚一出来立刻全身冻透;后半夜,大家都睡熟了,不再起床添炉子了,屋里开始变冷,一直到早晨,感觉还冻鼻子尖儿呢!早晨起来我就开始,给老爸做工作,让他们回城居住。
三观不一样了 ,老妈说老爸和邻居还闹得不愉快,主要是有些事看法不一样产生分歧,他又太爱较真,所以闹了些不愉快,老爸直叹气。
最终他同意了,但是条件是:春天回老家居住,冬天回城里住!
虽说现在的农村有很大的变化,在农村养老有许多的好处,但是和城里相比,确实也有一定的差距。
如果非要到农村去养老,去生活。怎么办?
如果退休了,想回到没有空气污染的农村,过自己养花养草的慢生活,一定要考虑到农村还远不如城市的供暖设备,供水设备和生活的其他配套设施,自己是否能够适应?
1、互助、抱团养老
约上几个说得来的关系好的老年朋友,找个有山有水,环境优美的农村,租个废弃的学校或工厂等,抱团养老。
2、独立小院儿养老
退休以后带着老伴儿,去那个小院儿经营养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来到农村,可以种种地种种菜,亲自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天气变冷的时候再回到城市。
这样既感受了农村的悠闲生活,也享受到城市健全的生活设施,何乐而不为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内心向往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退休以后你愿意回乡下老家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