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地区组织海空联合战备警巡与演训,以多路围台之势,对与外部势力相勾连的“台独”分裂势力发起严重警告。
【参加演习的轰-6J轰炸机】
然而,虽然同为在台海地区组织的海空联合演训。此次演训却在报道表述上与今年4月组织的“联合利剑”演习以及去年8月组织的“环岛大演习”有着诸多不同。
例如在披露演训部署细节时,东部战区就首次在官方报道中采用了:“在多源情报信息支撑下,各作战平台根据任务编组,体系出击、协同行动,按计划抵达台岛周边海空域,进行多方向、立体式、长时段抵近慑压,塑造全向围岛进逼之势。”的表述。
【参加海空联合演习的解放军549常州舰】
用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参加演习的解放军部队在出发前就已经掌握了极其全面的战场信息,各部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战前制定好的计划,就能够顺利完成威慑压制台岛的作战目标。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能够让作战任务“顺利完成”的含金量。要知道纵观整个人类战争史,能够称得上是“顺利完成”的任务都是极少数的。甚至可以说,当一支军队具备能让任务“顺利完成”的能力时,这支军队本身也是一支战斗力凶悍的强大军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核心原因可以总结为2个字——“配合”。因为一场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并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十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成百上千乃至上万人共同配合行动。
【与台军阳字级驱逐舰对峙的解放军舰艇】
这其中,有的人需要在前线直接参加战斗,有的人需要承担起后勤运输任务,有的人需要负责情报收集,有的人需要作为部队的大脑统筹整个战场指挥。不难看出,想要顺利实施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这些参加行动的人就必须做到通力配合。一旦其中一环出现问题,整个作战行动也将受到影响。
典型例子就是在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俄军针对基辅戈斯托梅利机场的突袭行动。在这场行动中,俄军原本计划让乘坐直升机的空突部队利用突然袭击夺取机场后就立刻派出增援部队乘坐运输机直接降落在机场进行增援。随后与地面进攻的部队协同配合,包围基辅。
【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的俄军空突部队】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俄军情报部门未能准确掌握戈斯托梅利机场周边守军规模,并没能做好保密工作。导致在俄军发起空突作战时,防守乌军已经提前用卡车当路障,封锁了机场跑道。并紧急调动附近一支装备有主战坦克的机械化部队前往机场压制缺乏重装备的俄军空降兵。
加上俄军地面援军因没有提前考虑到前进桥梁会被乌军炸毁,导致部队在等待工兵部队时被河流阻挡了数个小时。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整场行动以虎头蛇尾的形式结束。成为了俄军在俄乌冲突中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之一。
【被摧毁在戈斯托梅利机场的俄军伞兵战车】
相比之下,得益于性能强大的联合作战体系支持,此次参演的解放军部队不光能够在演习过程中提前掌握敌情态势,以便我方参谋人员制定相关作战计划。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作战体系还可以实时监控各作战平台的运行状态,并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让作战部队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演习期间,解放军在台岛北部的部署就以防范美日等域外势力的干涉为主。所以在这里执行任务的解放军海空军部队就着重演练了对敌模拟大打击。
【参加海空联合演训的解放军526温州舰】
而在更远的台岛东部方向上,由于有台湾岛作为地理层面上的阻隔,解放军的海空力量很难在战时深入这里。因此在这个方向上,解放军更看重演练一线部队根据现场态势组织超视距对海打击与近距反击的能力。
至于解放军和美军经常发生空中对峙的台西南海域,则因为十分靠近菲律宾,而成为了美军潜艇想要渗透进海峡内部时的绝佳入口。而解放军也在演习期间,针对性的在这里部署了由水面舰艇和反潜直升机组成的立体联合反潜网络,力求将敌方潜艇拒止在海峡之外。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解放军在这三个方向上的部署虽然看上去都是互相独立、各司其职的。但在拥有多源情报信息支撑的联合作战体系下,一线部队是完全可以根据需求互相调整部署兵力与任务形态的。
【参加演习的歼-10C战斗机机群】
不是说美军潜艇改从北边摸进来,驻守在北部海域,准备防范美军航母战斗群的解放军部队就没有办法拦截美军潜艇。而是当情报体系发现有美军潜艇动向时,作战部队可以立刻根据任务目标的变化作出相关调整,最大限度地确保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
所以综合来看,相比于此前的2场声势浩大、满屏爆炸的演习,此次东部战区演习更多的展示了解放军作战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在这套作战体系下解放军各参演部队的配合效率。
尽管从观赏性的角度来看,此次演习很难在社交网络上获得比“联合利剑”更多的热度。但从遏止美国军事冒险意图的需求上来看,这种直接将解放军作战体系运作模式展现出来的演习,以及背后解放军能打胜仗的底气,显然更能让那些高呼“对华一战”的美国鹰派们冷静下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