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南宋灭亡后的妃子下场_南宋灭亡有多惨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南宋灭亡后的妃子下场_南宋灭亡有多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元代是如何灭掉灭南宋的?南宋皇帝死的惨不惨?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繁华一时的伟大王朝。有北击匈奴扬我军威的大汉王朝,有万邦来朝泽被天下的大唐盛世,也有天子守国门的大明王朝。不过如果要论其中经济最发达、百姓生活最富足的朝代当属两宋。宋朝虽然版图不是历史上最大的,人口也未必是最多的,但是宋朝却是历代王朝中至今最令人向往的一个朝代。宋代风气开明,经济繁荣,宋徽宗登基之初北宋的GDP占到当时全球经济的1/5,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 。
然而,宋朝同时也是历史上一个命运最悲惨的朝代。由于上至君王下达百姓都爱好和平不喜战争,因此宋朝的军事实力在历朝历代中是比较弱势的。且不说像大汉一样主动出击追击敌人,即便敌人打上门来,两宋朝廷的态度都是主打买和平,极力讨好对手换取苟且偷生。因此, 赵家天子虽然先后建立了北宋、南宋两个政权,却也都两次经历过亡国受辱的悲惨遭遇。如果说北宋灭亡是宋徽宗、宋钦宗咎由自取,那么南宋的灭亡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悲惨的一段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这一支唯一存留的血脉康王赵构随即南渡到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政权一方面继续延续宋朝的统治,一方面阻止人马抵御金兵进攻江南。在岳飞等一批忠臣两将的庇佑下,南宋朝廷最中国得以在江南站稳脚跟,并继续成为 供奉的天下共主。虽然和北宋相比南宋又少了一半的领土,但这依旧不妨碍南宋发展经济。现代史学普遍认为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彻底完成,也就是说自古以来黄河流域最为发达的局面依旧结束,南宋的建立标志着从此以后长江流域才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然而,南宋依旧没有足够汲取北宋灭亡的教训。从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开始,南宋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依旧对武将时刻保持戒心,加之 富庶,因此南宋还是采取北宋的外交方针对外买和平。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承平日久的南宋国内愈发没有战争的硝烟,而北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灭掉辽国和北宋的金人如今已经自身难保了,原因是草原民族蒙古人已经迅速崛起。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蒙古骑兵已经展现出横扫亚欧大陆的姿态。而他的子孙同样和他一样骁勇善战,此时金国已经被蒙古铁骑打得支离破碎,亡国也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显然南宋也即将迎来狂风暴雨。
果然,在一举灭掉金国之后,南宋这个富得流油的 成为蒙古人梦寐以求的战利品。不过,蒙古铁骑在期初进攻南宋时遭到了南宋军民的奋勇抵抗,蒙古大汗蒙哥在进攻 时阵亡,而吕文焕、郭靖等人死守的襄阳城也是久攻不下。于是忽必烈拍板决定兵分两路灭宋。于是另一支蒙古骑兵悄悄绕道西南,先灭掉了大理段氏建立的大理国,从云南北上呼应北方的蒙古骑兵双线夹击南宋朝廷。再这样的情况下,孤立无援的襄阳城最终失守。襄阳失守意味着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部暴露在蒙古铁蹄之下,于是南宋灭亡成为了大势所趋。
很快蒙古人一路东进并一举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军民不得不跟随皇帝开启难逃。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负责组织义兵抵御蒙古大军的南宋丞相文天祥兵败被俘,各地州郡得知消息后也都望风而降,很快蒙古铁骑对南宋流亡朝廷形成了合围之势,这个合围的地点就在崖山。当时元军统帅是 张弘范,他在审时度势之后选择投降元朝并成为率领元军攻灭母国的先锋官。张弘范作为先头部队,率领2万蒙古精兵和400艘战舰将三面环海的崖山包围地水泄不通。而崖山上是南宋末代皇帝年仅8岁的赵昺、他的养母杨太后、忠臣陆秀夫、张世杰以及跟随朝廷逃难的20万南宋军民。
虽然南宋流亡朝廷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其中多为随军家属,真正有战斗力的人不多,加之连月逃难,和2万蒙古精兵相比这20万人不堪一击。张弘范在观察地形之后迅速下令切断了宋军的后路,令20万人被困崖山断水断粮,目的就是逼他们尽快出战。陆秀夫和张世杰也明白困守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率军迎战元军。而张弘范采用火攻战术,想要借助风力一把火将宋军船只悉数焚毁。不过陆张二人早有防备,他们在战船上涂抹上淤泥,这样元军的火攻就没有达到任何效果。而面对元军不断喊话劝降,陆张二人破口大骂,大大提升了宋军的士气。
然而,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崖山上宋军开始大面积缺水缺粮,战局愈发不利。无奈之下陆张二人决定保护皇帝进行突围,另谋生路。于是二人下令将崖山上所有建筑工事一律焚毁,将所有战舰用铁锁捆绑相连,然后一起冲向元兵的包围圈企图撞出一个缺口。
然而,蒙古兵的战斗力还是超乎了宋军的想象。很快宋军外围的战舰已经悉数被蒙古人占领,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有宋军船只降下战旗向蒙古人投降。眼看蒙古人即将攻到皇帝的龙舟。陆秀夫命左右斩断铁链,带领几艘小船向远方突围。而留在战场的其他船只眼看主帅逃走,一瞬间群龙无首尽皆被元军杀戮,至此宋军主力全军覆没。
而陆秀夫于小皇帝的龙舟在几艘小船的护卫下根本冲不出包围圈,眼看大股元兵毕竟,陆秀夫先将妻子儿女赶下海,随即自己背上皇帝,将玉玺系在腰间,最后回头朝杭州方向望一眼,随即义无反顾跳海殉国。皇帝殉国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战场,拼死抵抗的宋朝军民一瞬间哭成一片,十万人放下武器陆续投海自尽,这一幕令所有蒙古士兵都感到惊愕。与此同时,张世杰打算护卫杨太后继续突围,然而杨太后得知皇帝已经殉国后也随即投海自尽。张世杰含泪将太后遗体收葬后自尽殉国。
至此南宋朝廷最后一点有生力量被全部歼灭,辉煌一时的宋朝彻底宣告灭亡。据说,在崖山海战七日之后,跳海殉国了10万南宋军民纷纷浮出水面,整个崖山海域全部被染红。收到奏报的元世祖忽必烈都大为感慨,不少参加战斗的蒙古人见此都纷纷落泪。而兵败被俘的文天祥也因为誓死不降,最终忽必烈看到他如此忠义决定成全他,于是忽必烈下令杀文天祥,文天祥最终在元大都(北京)就义,死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诗句。
南宋的灭国之战,崖山之战到底有多惨烈?
南宋的灭国之战,崖山之战到底有多惨烈?
“崖山之后无中国”,是很多文人爱说的一句话。“崖山之战”的失败,标志着南宋王朝最后的一点火花彻底熄灭。那么这场灭国之战,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 历史背景
南宋景炎二年,即公元1277年,全国各地的战事已基本平息,只有少数地区还有零星的抵抗。而元政府最看重的就属那个漂泊海上的南宋小朝廷。而这个朝廷所在地就是崖山。
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八十里处的一座海岛,呈狭长状,南北长而东西短。其北扼海港,南连大海,西面与汤瓶山对峙如门。时任枢密使的张世杰认为依靠此地不仅可以据守元军,还有希望在未来实现反攻。
只能说,张世杰忠心可嘉,但不是一个军事家。
二、 前战打响
时任元朝江东宣慰使的汉将张弘范立功心切,他回大都觐见忽必烈,主动请缨收复崖山,忽必烈大喜,赐予其尚方宝剑。张弘范至扬州后,发水陆精兵二万,分道南下。从海道攻袭漳州、潮州、惠州等地,屡次击败宋军,并最终在海丰生擒了文天祥。
此时的张世杰也从潮阳港乘舟入海,退保崖山。南宋最后的“崖山之战”正式开打。
三、 崖山初战
1279年正月,元军统帅张弘范指挥元军进攻。
厓山北面水浅,元水军开不进去。张弘范便转而从南面进击,与张世杰的舟师相遇。为了对付元军,张世杰是有准备的,他当时尚有战船千艘,呈一字型排开,抛锚入海以固定,船与船之间用大索固定相连,四周均搭起形状如城堞的楼棚,小皇帝赵昺的大船居中以示君臣一心。这种方式大家是不是有些眼熟,对,这不就是连环计嘛。
张弘范也是经验丰富,他见元军无法攻进宋军水军,便使用了火攻,张世杰也早有防备,他的战船都涂上湿泥,火攻无果。
四、 元军诱降
张弘范见宋军顽强,于是便用了招降的老套路。这里要说一句,张弘范和张世杰是同族的人,两人还是同辈,不过前者灭了南宋,后者扶保南宋。
张弘范派在自己军中任职的张世杰外甥三入宋营,劝降这位族兄,无果。他又逼迫被俘的文天祥写信招降。而文天祥直接用那首名垂千古的《过零丁洋》回复了张弘范。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不得不肃然起敬。于是不再强求文天祥写招降书。
招降不成,强攻无果,只能智取了。
五、 崖山决战
张弘范命元军水军封锁海口,彻底断绝宋军的淡水供应,这真是毒计啊。宋军士兵只得喝海水,上吐下泄,战斗力大大受到影响。而此时支援前线的元军不断到来,此时的宋军唯有死拼才有一线生机。
二月六日,厓山海战进入决战时刻。
当日张弘范趁早潮涨水的时机,派兵从崖山北面进攻宋军,自己从南面夹击宋军。一时间,张世杰腹背受敌,且当时宋军由于缺乏淡水,早已丧失战斗力。张世杰深感大势已去,便想带着小皇帝突围,结果陆秀夫不同意,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了。而突围出去的张世杰得知皇帝的死讯,也是深感绝望,自己也跳入波涛汹涌的海中。整个海战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得知悲讯的文天祥,在痛定之后,留诗一首,被囚三年,英勇就义。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哭厓山》
两宋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痛,它经济繁荣 昌盛,但都亡于外族之手,相较于北宋二帝被俘的耻辱,南宋君臣以死报国的精神可歌可泣!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