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代表性的“第三邻国”政策开始于冷战结束后,但是蒙古的外交政策转向是比较早的,就在1989年推倒柏林墙,两德统一进程开始的1989年,蒙古就开始改革政治体制,一方面是建立普选制度,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加强人才交流进行全盘西化。
蒙古的这套政策在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发展成熟,也就是“第三邻国”:蒙古作为东亚内陆区域的一个内陆小国,在地理上唯二邻国是其南方的中国与北方的俄罗斯。
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经济命脉可以说都受制于人,因此需要广结善缘寻求制衡,至于说结谁的善缘?那当然就是美国了,毕竟蒙古的邻国,中、俄都有庞大体量,能制衡中、俄的国家只有美国,总不能说和日本交好指望日本牵制中、俄。
但另一方面,蒙古也深知自身的弱点,内陆深处的地理位置无依无靠,周边一个美国盟国都找不出来。
就算能抱上美国大腿,那在对华、对俄政策上也不能大意,绝不能说有美国支持就什么都不怕了,因此蒙古也提出了其他的重要方针:不结盟、等距离、多支点。
不结盟当然很好理解,就是宣称自己不加入军事联盟,等距离就是说要在中、俄、美三国之间维持一个平衡。
这个平衡最好是三方对蒙古都有比较正面的态度,蒙古既能够从与中、俄与美国的关系中获益,同时也不会因为过于靠近一方而遭到另一方的威胁。
而最后的“多支点”就是说在中、美、俄三方之外,也要尽可能建立一些友好关系,特别是要和美国盟国保持友好关系,以巩固外界支持,特别是北约。
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套方针其实是有一些彼此矛盾的要素,比如说如果你都不结盟了,为什么还要扩大化关系面,去寻求与美国整个盟国集团的正面关系呢?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结盟?
所以不难看出,其实“不结盟”只是个幌子,只是个基于自身安全考虑的说法;之所以目前蒙古仍然是“不结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说话算话,而是因为要结盟的话恐怕得出大事,看看乌克兰现在的下场就很明显了。
但蒙古的一些行为很早就暴露了他们试图加深与“北约”关系的意图,1994年蒙古举行了首次与美国的“贝克·猿狐”联合演习,在这个阶段蒙古还是比较低调的,演习规模被严格控制,且演习范围局限于“人道主义救援”范畴内。
千禧年初期美国迎来了势头最盛的十年,在这十年俄罗斯已经完全臣服,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也如鱼得水,在这种大背景下蒙古与美国的联合军演活动打破了以往框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首先是2003年蒙古派兵进入伊拉克配合美军作战,随后双方建立了常态化的两军交流机制,约定在每年夏季举行名为“可汗探索”的联合军事演习。
2005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蒙古,美国国会还通过了一笔超过一千万美元的预算资助蒙古在首都乌兰巴托西部的塔旺陶勒盖建立了军演基地。
当时他们宣布演习主要是基于“反恐与维和”目的,针对美军在阿富汗的作战需求制定。
此后蒙古驻伊拉克的所谓“维和部队”先后轮换了七次,这在美国盟国里都算是很给美国捧场了,因为对于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法国、德国等传统盟国其实都不甚支持。
蒙古的积极示好得到了回报,2005年小布什总统亲自率团访问蒙古,同时宣布给予后者大量的经济与军事援助。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国总统率团访问的含金量,即使是美国的传统盟国范围内,至少一半国家三十年时间也难邀请到美国总统去访问,作为回报在2006年,蒙古宣布派出维和部队进入阿富汗配合美军行动。
而在当时蒙古时任总统恩赫巴亚尔自信地说:在当今世界上邻国并不一定是地理上划分的,不是说陆地上接壤才算是邻国。
当蒙古拥有足够多的邻国,就会变得更加安全,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美国是蒙古政治上的邻国,而日本则是蒙古经济上的邻国。
2006年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也率团访问日本,当时日本已经当蒙古的榜一大哥当了小十年,平均每年给蒙古提供一亿美元以上的各类援助。
在千禧年初期,尽管名义上蒙古仍然不是北约国家,但也算是半个美国盟国了,这样的关系经过了几年发展之后,在2012年蒙古终于获得了“北约合作伙伴”的身份。
在这个时候其实美国真的有认真考虑扶持蒙古,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2012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访问蒙古,双方举行“美蒙经济对话”,一来是给蒙古发援助,另一方面也是认真考虑经济上提供一定的支持。
毕竟蒙古自身的经济水平,养活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实在太困难,1990年代之后美、蒙双方长期合作,现在绝大部分蒙古政府官员都有在美国留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包括目前的蒙古总统也是留美出身,关系基础是比较良好的。
只不过美国与蒙古的关系发展并不一帆风顺,一方面是东亚大陆区域的战略态势大变,两国已经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中国这边倒还是次要的,首先是俄罗斯方面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的转折点是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美国与蒙古关系为什么在2012年达到顶峰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蒙古的重要邻国俄罗斯对美蒙关系亮了绿灯,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迎来了冷战后的最高峰。
当时俄罗斯为了美国给予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可谓磕头捣蒜,但是乌克兰危机之后就不一样了,俄罗斯远比中国更重视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战略,为什么乌克兰危机能让普京翻脸?
因为这真的事关俄罗斯的安全,俄罗斯当然是不反对北约东扩的,要是俄罗斯能加入北约那就最好了,但俄罗斯绝不能接受自己无法加入北约的情况下周边国家一个个都加入北约。
2014年之后美蒙关系发展遭遇了重大阻力,来自俄罗斯的阻力,如果说蒙古加入北约,其实对中国来说还不是那么要命的事情,对俄罗斯那就太危险了。
假如因此爆发战争,那么一定是俄罗斯发起战争,中国可能对蒙古加入北约没有那么激烈的反应,但俄罗斯不会手软。
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俄两国完全不同的军事态势,蒙古加入北约不会对中国周边的军事态势造成根本性的改变,但会对俄罗斯最脆弱的远东区域构成不可接受的威胁。
因为中国的国防体系,在军事部署方面,陆军的主力兵团基本都部署在北方,主要是针对朝鲜半岛方向,随时做好打第二次抗美援朝战争的准备,海空军则主要部署针对东南沿海方向保护沿海经济区并且防御西太平洋方向上美军的威胁。
即使蒙古加入北约,中国甚至也不太需要调整军事部署,反正陆军重兵集团基本都在华北,这事中国重要的边防方向,即使蒙古境内部署有美国陆军一两个师也没什么威胁。
但俄罗斯就不一样了,俄罗斯在军事部署上,陆海空三军的主力基本都在西部与欧洲国家接壤的方向,而在远东区,以及与中亚国家接壤的区域是没有多少驻军的。
但问题是尽管俄罗斯领土上东部区域人口很少,但蒙古以北的西伯利亚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产区,有一定的经济占比,且俄罗斯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且领土面积极其广阔,又做不到在各个方向上都留有堪用的驻军兵力。
俄空天军每年在远东区飞行架次可能都不超过3000个架次,陆军极少数作战部队在库页岛上,也管不到蒙古这边,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对于美国可能开辟新的驻军方向如此警惕的原因。
如果说北约获得一个紧邻俄罗斯的新驻军方向,中国还能应对,俄罗斯就很难接受了,俄乌战争的爆发就是俄罗斯在这样一种困境下挣扎的结果。
只不过在现实的世界线上,无论是美国还是蒙古,他们还是没有敢于走出挑战中、俄的这一步,美蒙关系在2012年之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美蒙双方都强调双边合作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对于应该如何合作?
始终没有下文,反而是中俄逐渐介入美蒙关系。
这在每年夏天的美蒙双边军演中就有所体现,2006-2012年间,可汗探索系列军演每年都会邀请美、蒙之外的其他国家参加。
比如印度、韩国等国家,后来还邀请了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盟国,当然了唯独不邀请中俄,意思显然很明确,毕竟这个军演那就是针对中俄的,当然不会邀请假想敌了。
但是在2015年,也就是乌克兰危机后的第二年,中国首次派兵参加当年度的可汗探索军演俄罗斯也在几年后派兵参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也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场景。
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土耳其派兵参加北约举行的以土耳其为假想敌的军演。
中俄参加军演可以视为是其政治影响力大踏步涉足蒙古的一个标志,因为按照惯例,中俄毕竟不是活动的主办方,没有主办方的“邀请”我们当然是不可能派兵参加的,这是基本的行事规矩与礼节。
主办方是蒙古,他们为什么要邀请中、俄参加?如果他们能不邀请的话恐怕也不会邀请,至于说为什么要邀请?要是蒙古真的和美国搞准军事同盟,那种情况下可能招致怎样的报复?美国能保得住蒙古吗?
当然前些年有些问题可能答案值得讨论,但在俄乌战争持续了一年时间之后相信大家也都能看明白,不是说成为美国盟国,打起仗来美国就会提供保护的,乌克兰打了一年多时间美国也没下场出兵,军事援助也是抠抠索索还不如前些年在阿富汗扶持亲美政府的花销。
要知道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不管怎么说也要比蒙古好太多了,直接和北约国家接壤,陆地交通线能保证绝对畅通的战略环境。
而且乌克兰亲美政府还是历史上美国扶持的亲美政府中最能打的一个,即使如此美国也没敢下场,蒙古几斤几两敢认为自己在美国眼里就值那个价?
别说蒙古了,美国如果真的有胆量轻易干涉东亚大陆地区事务,如今朝鲜和韩国不会变成两个国家南北分治,连背靠日本的韩国都保不住,更不可能去保蒙古。
蒙古政府高层基本都有旅美留学经历,对美国政治的运作模式,美国政府的大政方针自然心知肚明,和平时期从美国捞点援助就谢天谢地了,也不会傻到去做耗材。
蒙古之所以要邀请中、俄,原因其实很简单,中、俄决不接受一个夹在两国之间的内陆邻国搞亲美政治,以前也许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不可能装作看不见了。
但中俄也没有说要求蒙古立刻停止与美国的双边外交,而是要求蒙古真正搞“等距离”、“不结盟”这一套,军演继续搞无所谓,反正邀请中、俄参加行使监督的权力,也就不怕美国人搞幺蛾子了。
这种行为其实也瓦解了美国与蒙古两国针对中、俄的合作可能性,总不能说当着中俄的面大声密谋如何反中反俄不是?现在的美国是保不住亲美的蒙古,下一个十年美国还能不能保住亲美的韩国都犹未可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