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金兀术在抗金主力岳飞死后为何反而不敢进攻和岳飞死后赵构的下场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兀术在抗金主力岳飞死后为何反而不敢进攻和岳飞死后赵构的下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金兀术在抗金主力岳飞死后为何反而不敢进攻南宋了?
金兀术(完颜宗弼)是坚定的主战派,他一贯的政治立场就是灭宋统一中国。可也正是金兀术,与南宋达成了著名的“绍兴和议”,从那以后,到金兀术去世,宋金之间再也没有爆发战争。
按道理来说,宋高宗自断臂膀,杀掉了金兀术最大的敌手岳飞,他可以放开手脚,发动灭宋战争,可为何却主动偃旗息鼓了呢?难道金兀术由“鹰派”变“鸽派”了?
鹰永远不会变成鸽,金兀术灭宋的政治立场从来没有改变,绍兴和议也不是他的终极目标。有史料显示,和议达成后,金兀术并没有回到东北,而是留在了开封。开封是金国对付南宋的前沿阵地,很显然金兀术是在刻意经营中原,意图再次发动灭宋战争。
那么,金兀术为何不乘岳飞的大好时机,直接发动战争呢?
原因之一:惨败后的金军需要休养生息
绍兴十年的灭宋战争,金兀术势在必得,金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完颜撒离喝从西路进攻,企图打通入蜀通道,另一路由金兀术亲自率领,从江淮正面进攻。光金兀术所率人马,至少十五万。
可惜这次战争的结果,让金兀术很受伤。金军威名赫赫的“铁浮屠”,被岳家军屠成烂铁,彻底报销。另一支常胜军“拐子马”,被打成“拐马”。
在顺昌保卫战中,岳飞、韩世忠、刘錡、杨再兴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金军先后损失数万人马。朱仙镇大战中,金兀术十万人马被打得四散逃窜,若不是汉奸献计,金兀术都准备放弃整个黄河以南地区了。
同时,西线的战事也不顺利,完颜撒离喝再一次哭着大败而回。
对金军来说,绍兴和议其实是意外惊喜,他们从军力到后勤补给都损失惨重,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才有可能发动大规模战争。以二十年后,海陵王完颜亮发动的灭宋战争为例,他调动全国之力,足足准备了十年之久。
原因之二:南宋的军事实力足以抗衡金国
说到金国遭受的损失,就不得不说南宋的军事实力。很多人认为,金兀术最大的天敌岳飞,已经被赵构杀害,似乎南宋再也没人可以对抗金兀术。
我们不否认岳飞个人的军事才华,可是要明白,宋金战争绝不是靠一位军事将领,就能解决问题的。绍兴十年的抗金胜利,从军事上看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岳飞等一大批名将的集体闪耀
岳飞是那个年代最出色的将领之一,而不是唯一,比如刘錡,他的功劳不在岳飞之下。还有牺牲在战场上的杨再兴,甚至还包括张俊,韩世忠等,西部战线还有吴璘率领的“吴家军”,都为那次著名的大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金兀术几次南侵,让他抓狂的是,南宋朝廷虽然越来越完蛋,可是南宋的将军们却越战越妖,以上那些将军们,都在不同阶段给金兀术“上过课”。
所以,岳飞虽然不在了,可是摸摸疼到骨髓的金兀术,恐怕不会幼稚到认为,没了岳飞他就可以横行的地步。
2.中原民间武装的自发抗金行为
让人感动的是,在绍兴十年的抗金战斗中,长期生活在伪齐政权下的中原百姓,自发地武装起来,积极配合宋军,对金军围追堵截:
“自磁、相、开德、泽、潞、晋、绛、汾、隰,豪杰期日兴兵,众所揭旗,皆以“岳”为号,闻风响应。”
这种架势,仿佛又回到了靖康之耻后,中原百万义军风起云涌的雄壮年代,金兀术顷刻间有了一种被包围于汪洋大海的胆寒。这就是绍兴和议达成后,金兀术留在开封的原因,中原需要重新治理,否则人心会淹死金人。
3.东西双线并进战略的推进与反制
金国人灭宋的基本方略就是两路并进,多年后蒙元灭宋也是这个策略。当中路屡屡遭遇挫折时,西路也同样面临着惨败的下场。
当年金兀术在和尚原大战中,不光损兵折将,他自己还身中箭伤,狼狈逃窜。此番吴玠虽然病逝,可是他的吴家军依然雄风不减。按照这个形势,金国人双线并进,成了双线断腿。
岳飞死后赵构的下场
岳飞死后赵构的下场
赵构的下场很惨,病死的。但是是在80岁。赵构在岳飞死后,开始对秦桧冷淡,以至于到最后秦桧在病中被赵构吓死。事情是:赵构探望生病的秦桧。秦桧的儿子问皇上下一任相国是谁。皇上回了一句:“这不关你的事。”当晚秦桧死。
金兀术最后死于谁手
兀术最后死于谁手答案是:可能是因病在上京亡故。金兀术,汉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对他的称呼,金指金朝,兀术是他的本名,也是他的小名。完颜兀术是他在本民族的名称,完颜宗弼是他的汉名,也是正式的官方名称。自1125年开始,金兀术一直率领金军在中原攻打宋军,曾一直追击宋朝皇帝高宗赵构直到宁波,最后把皇帝逼到逃亡大海之中。与宋朝开打多年后,金兀术于1142年返回金朝。1148年,因长年军旅生涯,身体不好,染病亡故。
赵构杀岳飞后悔吗
秦桧死后,赵构给很多人都平了反,唯独对岳飞,却是提都不提,甚至连个岳字都不愿听到,就为了岳飞,硬生生的把岳州改成池州。
这是后悔吗?很显然,不是。
但赵构为什么这么不喜欢岳飞呢?
公元1138年,岳飞荡平内乱,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这时候呢,宋高宗赵构对他还是非常感激的,加封他当上了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三州制置使,掌管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力。
宋高宗赵构对岳飞就信任到这种程度,几乎把家底都交给他了。
可岳飞呢,这个时候只有38岁,38岁就登上人生巅峰,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子,不学学古人如何低调内敛,反而在人生的巅峰时刻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从而为他四年后的风波亭遇害埋下伏笔了。
众所周知,宋朝是武人篡权得来的江山,立国以后,就对武人一直很有戒心,一般呢,原则上是不允许武人干政的,干政都不允许,那更不允许武人掺和帝王家事。
岳飞就在这件事上犯忌讳了。
也就在公元1138年,岳飞升成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三州制置使,掌管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力的那一年,这一年大约有点志得意满,不再提迎回徽钦二帝的事,而是直接上书宋高宗,要求尽早确定皇太子。
武将越职言事,管的还是立储这样的根本大计,原先呢,一直说要迎回徽钦二帝,现在不说这个,又说起皇太子的事儿。
是的,赵构是有点隐疾,但,才30岁,正年富力强的时候,你就上书立储的事儿,到底几个意思。
宋高宗赵构当时就很不开心了,然而虽然不开心,但还是委婉的说:你虽然出于忠心,但手握重兵,这种事不是你应该操心的。
皇帝这么一说,等于警告你了,岳飞你倒是认个错啊,然而岳飞也不开心起来,那是掉头就走,直接把宋高宗晾一边了。
历史上直接给皇帝甩脸子的还有一个,就是汉景帝时期的周亚夫,周亚夫最后什么下场,直接叫皇帝整死了,而汉景帝可比宋高宗宽仁的多,他都容不下这样桀骜不驯的大臣,更别说岳飞了。
按说呢,这时候赵构就应该给岳飞使绊子了,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宋高宗赵构脾气还真好,虽然给当场气个哭笑不得,但还是强忍下来,把岳飞手下一个幕僚叫过来说:“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解之。”
秦桧是替皇帝背锅吗
相信大家对历史上秦桧这个人并不陌生,一说起他,大家可能都会义愤填膺的骂他是个奸臣,他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抗金名将岳飞。成为了历史罪人,但是他为什么一定要害死岳飞呢,他做出如此残害忠良的事情,到底是他一人所为,还是在跟朝廷背锅呢?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首先秦桧和岳飞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一个文臣一个武将,管的事都不一样,况且秦桧已经是宰相了,岳飞就算再能干,也不可能取而代之,所以秦桧又有什么必要一定要置岳飞人于死地呢?
二,岳飞虽然是抗金名将,在军事上把金人打的是落花流水,但是他的情商却并不高,你打金军就打金军,为什么一定要喊出要救出徽钦二帝的口号呢,如果你真的直捣黄龙,把两位皇帝都救出来了,那还有宋高宗什么事情呢?等两位皇帝被救出来以后,高宗也就只能靠边站了,所以高宗怎么可能会支持岳飞继续打下去呢?
三,纵观整个宋朝,对武官都是极力压制的,历代统治者都担心武官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的统治,可是岳飞因为太出色,已经功高盖主,难免会引起赵构的猜疑。再加上金人为了除掉岳飞,肯定也使了一些反间计。导致君王跟岳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最后,岳飞作为一名抗金名将,他的生和死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光凭一个秦桧的莫须有就可以把岳飞置于死地呢?所以我觉得处死岳飞,真正授意的人应该是宋高宗赵构,秦桧只不过时赵构的一个棋子吧了,真正想除掉岳飞的人其实是赵构。秦桧是在为朝廷背锅。大家看了我写的东西,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各位踊跃发言,最后记得关注我啊!
岳云是被腰斩还是斩首
在岳飞被诬谄的同时,岳云也因诬陷而被捕入狱,最后以谋反罪被斩首,此时距岳飞被毒死还有几天。
所谓“秦桧害死岳飞父子”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对于岳云这个岳飞之子,秦桧本来想判其徒刑,而并不想杀了他。秦桧此举的目的尚有争议,可能是他害怕金朝将来毁约,进攻宋朝,故留下岳云以备不测。
但宋高宗赵构显然不想留下岳云,因为在他眼中岳飞父子就是可能颠覆自己统治的大患。所以在高宗的压力下,秦桧最终判处岳云死刑。依此可见,岳飞父子的悲剧不是由一个奸臣和一个昏君造成的,而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悲剧形象。
扩展资料;
岳云年少英雄,是员勇将,这是公认的,十二岁从军,在军中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期,如果说他在军队里呆了十几年,一点人脉都没有,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何况他每次作战,身先士卒,率领的又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对军人来说,最钦佩的当然就是“勇”字。张宪也是如此,排在岳飞岳云之后,是岳家军第三号人物,军功卓著。
岳云被捕后,一并由大理寺审讯,由秦桧的心腹万俟_罗汝楫主审,实际也相当于秦桧主审。对于秦桧来说,他只是同岳飞有矛盾,与岳云张宪并无太大过节,所以对他来说,揣摩上意,觉得处死岳飞就已经够了,没必要再牵连广大,一番商议之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云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