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如果你对浮游生物是微生物吗_浮游生物504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浮游生物是微生物吗_浮游生物504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嘎鱼如何养殖?
1、池塘宜深,水质良好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生存温度6-38℃,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差。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应符合以下条件。
水体要有一定深度,必须达到2米以上。水源充足。池塘必须有稳定、充足、无污染的自然水源,要求一年四季都有优质水源供应。能排能灌。要求池塘有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进、排水口,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
池底平坦,方便鱼类捕捞,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厘米左右。池底必须做到保水及保肥性好,易于培肥。 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水质,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厘米以上,水体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
2、清塘宜严,施足基肥
黄颡鱼是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对许多药物敏感,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水质良好,减少病害。
严格清塘。无论是新、旧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适时注水。清塘消毒7-10天后,池底经过充分曝晒,杀灭各种病原体后,注入优质养殖用水,进水口必须设置相应目数的筛绢进行水体过滤,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及虫卵进入池内。
施足基肥。鱼种放养前,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每亩150-200千克用量施用发酵腐熟过的有机粪肥,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
3、放养宜早,品种优良
黄颡鱼属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一般鱼类慢,因此要注意科学放养。
提早放养。适当延长养殖周期,提高养殖产量。黄颡鱼放养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各地气温不同,只有气温条件允许,水温稳定在10℃左右,才可放养,以人为延长生长时间。
鱼种优质。无论何种品种,放养时必须要求出自正规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良鱼种,既可保证品种的纯度和生长速度,也可提高成活率。
规格宜大。鱼种规格大,体质相对较好,生长相对较快,因此市场上大规格黄颡鱼种颇受欢迎。一般要求个体规格在10-15厘米,体重15-35克为宜,尽量放养30克/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密度合理。若主养黄颡鱼,一般每亩可放养15-35克/尾的鱼种250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鳙鱼种200尾左右,调节水质。如果采用混养模式,可以将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殖池内,每亩可套养30克/尾以上的黄颡鱼100-150尾。
4、投喂宜精,讲究科学
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常处水体下层,喜在夜间觅食。投喂时必须注意以下要点。
黄颡鱼对饵料中的蛋白质和饵料质量要求较高。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5%-8%。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用以下配方: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天然野生黄颡鱼必须经过驯食训练,一般需要驯食1周左右。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如敲击饲料桶,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先用鱼饵沿池边泼撒吸引鱼种,连续2天左右待鱼种陆续游来摄食,再慢慢添加人工饲料拌入饵料中,定点投到水池固定地点,最后使黄颡鱼养成定点、定时摄食习惯。
合理投喂。黄颡鱼因个体小,摄食慢,投喂时应注意“尽早开食、少喂多餐,4月前后,可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5-9月,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10月后,随天气转凉,鱼体增重,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
5、病害宜防,防治结合
黄颡鱼抗病力较强,如能按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和预防工作,一般很少发生病害。
以防为主。黄颡鱼属无鳞鱼,对常用药物耐受能力不及其它鱼类,因此在病害防治中要贯彻“以防为主”方针。在投放、运输、养殖过程中避免损伤鱼体,严防初春、秋冬低温季节感染水霉病。
定期消毒。每半月可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疫病,每月使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
有病早治。黄颡鱼常见病害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水肿病、肠炎病、小瓜虫病等。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诊治,尽早尽快对症用药。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的绿色渔药,严禁使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敏感药物。
6、管理宜紧,综合防控
黄颡鱼相比常规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差,且个体纤小,容易受惊,对养殖管理要求较高。
黄颡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需要时刻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要求达到35厘米以上。因此,必须定期换水。5-6月,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米左右。
养殖池塘要求配备增氧机等设备,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开机增氧,晴天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坚持日夜巡塘,观察鱼群采食、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尽量减少行人、兽类等进入养殖区惊扰鱼群,以免发生应激反应。
扩展资料
嘎鱼喜栖于静水或缓流中,底层群居型生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喜弱光条件下活动和摄食。生存水温4~38℃,最佳生长水温在25℃左右,冬、夏季节不需专门的保温和防暑措施。最适pH值为7.0~8.4。该品种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一般,养殖两年上市,其商品鱼个体为100~200克。
嘎鱼属杂食偏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昆虫为食;成鱼则摄食小鱼、小虾,亦食其它鱼卵,因此在淡水养殖池塘中套养嘎鱼能有效地消灭小型野杂鱼,提高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嘎鱼还能吞食寄生在鱼体表的锚头鳋及水中桡足类幼体,减少鱼病的滋生。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嘎鱼喜食软的腥、活饲料,通常将鱼虾、蚌肉或畜禽加工下脚料等绞碎后,加入粘合剂搅成团状投喂。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利用池塘或网箱养殖嘎鱼已获得成功,天津地区也有部分渔户从南方引种嘎鱼苗进行养殖取得了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嘎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颡鱼
“流隔”是怎样形成的?
经常出海打鱼的渔民会告诉我们这样的情景:鱼、虾和其他海洋动物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某一区域“聚会”。是谁驱使群鱼聚会呢?
原来,群鱼聚会是两股方向不同的海流相遇时出现的奇观。两股海流“握手”,不但会见到翻腾的浪花,听到轰鸣的音响,更会促成两股水流中的鱼类聚会。特别是在寒流与暖流相会时,景况蔚为壮观。
寒流和暖流相会,将使平静的海面受到搅动,引起海水上下翻腾,像无数把锄头翻动土壤那样。海水的翻腾也把海洋耕耘了一次,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来到了表层,促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其数量之多,有时竟能高达每立方米2000~3000毫克的程度。海水里充满了食物,简直变成了“肉汤”。渔场便形成了。
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区域,叫做辐聚区。由于这里常常呈现出海水温度冷暖悬殊的差异,好像大气里的锋,所以又把它叫做海洋锋区,而渔民则称它为“流隔”。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渔场都与“流隔”有关。
太平洋西北渔场,是世界著名大渔场。它从日本近海,经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一直延伸到阿留申群岛近海。这里是世界第二大暖流——黑潮与“千岛寒流”、亲潮交汇的地方,因而形成了盛产鳕鱼、鲱鱼、秋刀鱼和金枪鱼的渔场,产量始终名列世界前茅。1970年以来,年产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稳步上升。
大西洋东北海域,从冰岛到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从北爱尔兰到挪威近海,是世界第一大暖流——湾流延续支脉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以及挪威暖流与北极寒流的交汇区。结果,这一带也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渔场——大西洋东北渔场。这里盛产鳍鱼、鲱鱼等鱼类,年捕获量也超过1000万吨,产量也有上升的趋势。
著名的北大西洋纽芬兰渔场,是湾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的地方,以产鳍鱼为主,年产量为400万吨。不过,这个渔场近年渔业产量有下降趋势。
除了上述三大渔场外,还有许多较小的渔场也与“流隔”有密切关系。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部近海盛产金枪鱼的渔场,就与东澳大利亚海流和西风漂流之间的“流隔”一致;印度洋南部亚古尔哈斯暖流和西风漂流的汇合;南大西洋巴西暖流与福克兰寒流的汇合,也都形成了渔场。
中国舟山群岛外海也是一个很好的渔场,这里盛产大小黄鱼、带鱼、鳗鱼等。这个渔场的形成也与两股水流交汇有关。当黑潮暖流在台湾转向流入东海后,在台湾东北角分出一股支流,缓慢地向长江口一带流去。它和从长江入海以后沿着浙江沿海流动的海流,正好在浙江舟山群岛一带相遇。于是,这里就形成了渔场。
“流隔”的位置是经常变化的,要掌握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通过研究海流的路径、强弱变化的规律,对“流隔”作出预测;也可以根据各种海洋要素如温度、盐度等变化情况来推断。如在大西洋场流与拉布拉多寒流间的“流隔”,温度相差很大,有时一条船的船头和船尾竟相差好几度。
富有经验的老渔民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用肉眼寻找“流隔”的方法。比如,寒流多半水色发绿,暖流多半水色发蓝;沿岸水多呈黄绿色,外洋水多呈深蓝色。所以,根据海水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流隔”的位置。再如,“流隔”既是两支海流相遇的地方,它们的撞击必然使海水产生摩擦搅动,发出声响,形成浪花。当然,也有些“流隔”并不全都出现激烈的变化。但仔细观察,仍可以看出海面的某些异常,如海水漩涡增多;以鱼为食的海鸟。大群大群飞到“流隔”区觅食等。
也不是所有的“流隔”都能形成渔场的。如果“流隔”附近由于某种原因不适宜鱼类栖息,那里就没有或只有少量的鱼。
不仅表层的两股海流相逢会造成鱼儿大聚会,还有一股神秘的海流,也会使群鱼聚会。
1962年6月,南美的秘鲁沿岸突然刮起一阵凉风,气候变得和深秋一样凉爽,消夏的人们纷纷穿上秋装。这时,海面上出现了异常现象,人们发现蓝色的大海突然变成了绛紫色,而且越靠近海岸,颜色越深,绿紫色的波涛一个接一个向着海岸袭来。更令人吃惊的是,随着海潮上岸的竟是一群一群的鲤鱼。
这一年,秘鲁渔民一没有增加渔船二没有改进渔具,渔业产量却比上一年增长了1倍,达696万吨,一举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些鱼是在1300千米长、50千米宽的狭长区域内捕到的。此后,秘鲁的渔业产量扶摇直上,到1970年,登上历史最高峰,捕获了1053万吨。秘鲁渔民兴奋不已地说:“上帝恩赐秘鲁人,幸运之神常在。”
“幸运之神”来自何方?经海洋科学家调查发现,她是来自海洋深处的一股海流。这股海流不是那种水平运动的海流,而是在垂直方向涌升的海流,这种涌升的海流,叫上升流。它在海洋中,似一团粗大的水柱在旋转上升,就像大气中的气团似的,有人又称它为“海底台风”。
但这股“海底台风”却不像大气中的台风刮得那样猛、那样快。据测量,秘鲁近岸的上升流,是一个个直径约200千米的漩涡,它们遍布秘鲁外海水域,它们在100米深度大范围的垂直运动速度是每天约10米左右。
别看它慢慢腾腾地移动,可带来的浮游生物却不少。如果我们把寒暖流交汇造成的搅动,比做像无数把锄头深翻土地,将海洋深翻了一遍的话,那么,上升流则像无数台拖拉机耕地那样,把海洋翻得更深了。海洋深处的水是寒冷的,营养物质很少被消耗,所以当它一旦大量向上涌升,就会大大增加海洋表层的营养,从而使浮游生物尽情滋生,冷水性的鱼类也随之大聚会。
上升流区域是鱼儿的大聚会场所。上升流在世界不少海域出现,规模大而明显的属秘鲁沿岸的上升流,但上升流所占的面积却极其微小。有人粗略地估计,全世界沿岸上升流区域的面积还不到海洋总面积的l/1000。可是,就在这不到1/1000的水域里,却收获了世界渔业产量的一半。
那么,秘鲁近海的上升流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吹到海面的风,能够引起海水的水平运动,产生风海流。风摇着海水向右方45度角流去,这里的海水就减少了,左方的海水就源源不断地流过来补充。这在开阔的海洋里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有海岸阻挡,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设想风平行海岸吹刮,你背风而立,在你的左方有较为平直的海岸。这时,风海流不断使海水离岸而着你的左方是海岸,当然不可能有海水来补充,唯一的办法是海水从下面涌升而起。这样一来,上升流就出现了。
中国海洋学家研究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中一股上升流,对中国沿海也颇为偏爱。正当中国鱼类资源日趋减少时,从日本对马海峡涌来一股强烈的上升流。这股海流在东海800~1000米深处移动,并携带一种名叫马面钝的鱼,来到中国沿海安营扎寨。渔民捕获量大增。从此,由马面钝纳加工制成的烤鱼片,为人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佳肴,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但是,上升流也并不是那样恒定的。以秘鲁为例,1970年则是上升流的全盛时期,那年他们的渔业产量达到1053万吨。此后,上升流开始衰减,秘鲁渔业产量也跌落下来。1975年只捕获了345万吨,从世界第一位降到了第四位。1971~1975年的平均产量也不过504万吨。由这些渔业产量数字可确认,海流是处在变化之中的。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