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谋略,人们总会把《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并列,甚至组成一个系列,很多出版社出版的时候将它们编纂在一起,合称《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其实很多人把这两者混淆了,他们天差地别,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
他们有三点鲜明的不同:
第一,成书年代不同。
《孙子兵法》成书大约两千五百多年前。
孙子是齐国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未提到孙子是何时来的吴国,但从《伍子胥列传》中提到:
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可知阖闾三年,孙子便已经在吴国参与军事决策了,此时《孙子吴起列传》中提到阖闾已经读过《孙子兵法》十三篇,阖闾三年是公元前512年,所以《孙子兵法》成书应该不晚于公元前512年。
而三十六计就颇为传奇了,“三十六计”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南齐书·王敬则传》
是时上(齐明帝)疾已笃。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 。
这里面不是三十六计,而是三十六策,三十六应该只是虚虚数,不是实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只是形容檀道济善于全身而退。
借六六之数,说明诡计多端,不是真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一类的数字古人用的很多,比如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孔子门徒三千,贤者有七十二……
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传的《三十六计》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兴华印刷厂土纸翻印本,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该书1941年在现在陕西彬县一旧书摊发现,抄本前部“养生之谈”,末尾附抄“三十六计”。
1961年9月16日,收藏者在《光明日报》撰写了一篇《关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文章,其中写道:“十几年前,我在成都一个冷摊上无意中发现一本土纸印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根据一个手抄本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小字‘秘本兵法’……可惜没有作者,没有出处。”
所以,颠覆想象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十六计》,第一次以印刷书籍出现在我们面前,是建国前后,地摊文学,养生附送。
类比现在就像早些年书摊上《某某某成功故事二十则》《商战致胜十五条法则》《七条口才技巧教你打通人脉》。
第二,作者不同
《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孙武齐国人,他从齐国流亡到吴国,后来辅佐吴王成就霸业。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比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6000字,十三篇。
《三十六计》可以说没有作者,我们老祖宗可能都是作者,它是个汇编,是人们把口耳相传的散落在传说、历史、小说里的计谋故事,总结汇合在一起。
正如上面所说,最早古书云:“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后来演变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或许朗朗上口,人们把就把话本、杂剧、历史小故事真的凑成了三十六个计策。
在明清汇集成书的很多,即使是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三国演义,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也并非一个作者单独的心血,他是由历代的杂剧、传奇、回本,逐渐演化来的。
第三,内容不同,价值观不同。
我怀疑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被混在一起,除了它们都讲“谋略”之外,是不是被第一个字误导,毕竟开头读的人最多,导致了价值观上的偏差
《孙子兵法》中第一个字就是第一篇的篇名,计篇当中的“计”,《三十六计》也是计。
人们便将二者混为一谈,殊不知此计非彼计。
三十六计中的计,是奇谋巧计,讲的是“算计”。
而孙子兵法中的计,是“计算”,要不说汉语博大精深呢,同样的字,调换不同的顺序,意义就大不相同。
算计,可以说是研究如何去“谋害”对方,重点在“谋”别人。
而计算,是在“谋”自己,它不是讲计谋,以孙子的话说,是“庙算”。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在战争未发动以前在决策上就预计能取胜的,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战争未发生前在决策上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具备的致胜条件少。具备致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能取胜,何况一个致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们根据这些来分析战争双方,那么胜负结果就可预见了。
通过计算胜了才打,不胜则不动,先胜后战,所以在孙子的思想里,以少胜多,以奇取胜是没有的。
但人们喜欢故事,喜欢传奇,总想用一个奇计,搞定所有,力挽狂澜,惊天逆转,而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书,而是讲实力决胜的书。
它讲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而非最巧,讲究“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真正的战略,真正的胜战都是看上去平平无奇。
孙子曰:善战者,无志名无勇功。所以如果按孙子的标准,这样的故事断不会被收录到三十六计里。
孙子讲对战争的敬畏,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战之法。
而三十六计,没有对战争的敬畏,更像是炫技,炫耀用此计胜敌。
它是战法,更是宣扬战胜之法,是战而后胜之法。
这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最大的不同。
孙子兵法讲“道”是宏观的,是统摄全局的大战略观。
三十六计讲“计”,是微观的,来自民间智慧,是零散不系统的。
孙子兵法它成体系,教人如何去打仗,用兵的方法,比如“形”、“势”、“虚实”、“奇正”等,是一套带着哲学性的完整思考方法。
当然它也讲具体的谋略,讲火攻、讲用间,但与三十六计不同。
比如用间,孙子重点讲的是“知彼”,讲掌握敌人军事信息,论证间谍种类、功用、使用条件和原则。其中论述间谍分为五类:因间、内间、反间、生间、死间。
三十六计中也有一计:反间计。
这一计原文只是大体解释了计策是什么样子,后面套用些事例。
孙子兵法叙述的是事事皆通的规律,事物中的普遍性,可以依据这规律去谋划事情。
遇到具体事了,可能用了三十六计中一计,但这一计放在其他地方,可能又不灵了,它有代表性,但同样有特殊性,几千年里发生的几例故事,然后被后人归纳到一起,这难道不也是种“后视镜思维”么?
它演过,不代表一定会重演。
如果孙子兵法是一道菜完整的烹饪过程,是“手艺”。那三十六计大体就是告诉你,在焯烫食材的时候,加油会更鲜亮,它是“技术”,它可以锦上添花、可以灵光一现,但鲜少能靠它决定胜败,若一味生搬硬套,就掉入了陷阱。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有很大不同,它们不仅不是一路,甚至有些观点都是对立的。
但也不能说三十六计就是无用的,它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也证明了它的价值,不管是孙子兵法也好,三十六计也罢,只要他们中的思想、灵感能点亮我们的生活,能为我们所用,指导我们趋利避害,那它就起到了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陈曦,骈宇骞著。
《孙子兵法》足本珍藏版,孙武著。
《三十六计新解》马骏著,
谢邀!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题主的提问的可能有些问题,因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本不是一个内容。
《孙子兵法》是谋略,一共有十三篇,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第二篇《作战篇》
第三篇《谋攻篇》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第五篇《兵势篇》
第六篇《虚实篇》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第八篇《九变篇》
第九篇《行军篇》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第十一篇《九地篇》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第十三篇《用间篇》
而《三十六计》则是计策,看名字就知道一共有三十六个,而这三十六个计策又分为六套,每套各有六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具体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姑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一家之言,出错之处,敬请指正;不足之处,欢迎补充,不胜感激!
我是逗号先生,感谢大家阅读!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能混为一谈。《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末期,由孙武所著。而《三十六计》则首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大概到了明、清之际,才汇集成册(书)。《孙子兵法》是对春秋末期以前战争本质、战争规律、战争经验系统、全面的总结。而《三十六计》是以《易经》的辞语为依据推演兵法的。应当说,《三十六计》的每一计中都包含有一定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例如,《三十六计》在《总说》中说:“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再如,在第一计《瞒天过海》中说:“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等等。尽管如此,《三十六计》还不能象《孙子兵法》那样从本质上揭示战争规律,有的计谋为了贴近“易”理,以《易经》为依据定名,不免牵强附会。由上述可知,《孙子兵法》是来自于战争实践,《三十六计》则来自于依据《易经》阴阳变理的推演,二者虽然都是兵法,但不可混为一谈。
仅供参考。
《孙子兵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武写成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兵法书籍,该书不仅在中国的军事理论上亦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中具体分成六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策略计谋,这就是著名的三十六计。
第一套*胜战法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法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法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的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从南北朝时期被专门提了出来,到明朝才专门成书。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历代军事家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聚集了我国古代军事家的集体智慧,是中国古代的战略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对世界军事理论的重要贡献。
首先《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同一部兵书,只能说《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一部分内容的诠释和具体运用,二者虽然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作者所在的年代和兵书本身的内容区别很大,如:
二者的视野格局上区别:
《孙子兵法》 偏重战略即数中有术;
《三十六计》偏重战术即术中有数;
二者的作者所处的时代区别: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家,兵家代表人物,春秋时期齐国人;
《三十六计》作者檀道济:南朝著名军事将领,也是《三十六计》最早的编撰人,《三十六计》最终成书在明清时代;
二者的具体内容区别: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一、始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四、军形篇;
五、兵势篇;六、虚实篇;
七、军事篇;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 篇;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间篇;
《三十六计》共六篇三十六计:
一、金蝉脱壳;二、抛砖引玉;
三、借刀杀人;四、以逸待劳;
五、擒贼擒王;六、趁火打劫;
七、关门捉贼;八、浑水摸鱼;
九、打草惊蛇;十、瞒天过海;
十一、反间计;十二、笑里藏刀;
十三、顺手牵羊;十四、调虎离山;
十五、李代桃僵;十六、指桑骂槐;
十七、隔岸观火;十八、树上开花;
十九、暗度陈仓;二十、假痴不癫;
二一、欲擒故纵;二二、釜底抽薪;
二三、空城计; 二四、苦肉计;
二五、远交近攻;二六、反客为主;
二七、上屋抽梯;二八、偷梁换柱;
二九、无中生有;三十、美人计;
三一、借尸还魂;三二、声东击西;
三三、围魏救赵;三四、连环计;
三五、假道伐虢;三六、走为上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