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怒江大桥桥墩的故事文案_怒江大桥的故事完整版,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怒江大桥桥墩的故事文案_怒江大桥的故事完整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怒江大桥烈士是谁
怒江大桥烈士是熊汉俊。
当时在浇筑此桥7号桥墩时,当时铁道兵战士熊汉俊因为连日劳作,身体实在是太疲惫,意外跌入40多米深的桥柱中心,速凝水泥牢牢将他锁住,倾泻的砂浆将他掩埋,浇铸一刻也不能停止。
熊汉俊当场牺牲,生命定格在21岁。就这样,他壮烈的牺牲了,他的遗体也永远的与桥墩连在了一起。每当火车驶过,呼啸而过的火车鸣笛都是在向他致敬。几十年后,怒江大桥重新修建,唯独有 的桥墩保留下来,来纪念这名牺牲的烈士。
怒江大桥的桥梁概况:
怒江大桥自投入使用之日起,就一直满负荷的承担着两岸车辆通行的艰巨任务。如今,整座大桥的护栏、桥面上的人行横道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裂痕和版面剥落的情况。
为了继续延长怒江大桥的使用年限,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经过州委州政府的批准,在泸水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怒江大桥的加固和维修工作已于2010年6月20日正式启动,工期确定为4个月,施工期间将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严禁车辆通行。
刘纪春怎么掉进桥墩的
1953年,十八军54师,工兵5团负责修建桥墩和架桥,162团负责炸山。这名战士刘纪春应该来自工兵5团。在修筑怒江桥时,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是苏联援建的千字号水泥,几乎分分钟凝固非常快。
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能留着泪将他筑进了桥墩。怒江大桥修成通车时,已经牺牲了30多位烈士,在通车典礼后排长手捧军功章,在大桥上也跳进了怒江,去见于他共患难亲爱的战友。
如今,新的怒江大桥旁,还保留着这个特殊的桥墩。但令人遗憾,旁边没有任何碑文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桥墩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英雄不该被遗忘!
我每次开车经过此地时都要下来向烈士敬礼!向怒江丢上三支点燃的烟和红牛,默默的祝他们在天堂安详。
追寻一名烈士,从一条天路开始
今天,很多汽车兵在经过怒江的这座桥墩时,都会按响喇叭,并点上一根烟,摇下车窗,投向窗外的峡谷。鸣笛和献烟,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举动成为一种特别的致敬。
他们致敬的,正是桥墩里的这位烈士。
众口相传,当年修筑怒江桥时,这位战士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10多米高、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得流着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今天,许多年轻人热爱骑行或徒步于艰险的川藏线,将其作为一种苦修与历练。他们或许难以想象,他们脚下的这条天路,60多年前,竟是筑路者用血肉之躯和简陋工具开辟的。
1950年初,11万筑路大军挺进 。彼时,整个 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广袤的世界屋脊,仍沿袭着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解放 ,更要为 人民带去现代文明。担负解放 重任的十八军,同时担负起修筑进藏公路的重任。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大“ 工程”,尽管当时国力极为有限。
一边是14座海拔超过4000米和两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大山,数条地质断裂带,一边是钢钎、炸药,甚至常常连吃饭都无法保证的保障条件,世界屋脊上第一条公路就这样开建了。
11万筑路人,4年零8个月。1954年年底,川藏公路正式通车,公路建设中牺牲的3000多官兵和1000多藏汉民工,从此长眠于公路沿线。全长2255公里的公路,平均每公里牺牲2人。翻开这段修路史,也打开了一部光荣与牺牲史。
担任爆破任务的小炮班班长张福林在山间作业时被坠下的巨石砸中,伤势严重。醒来后,卫生员要给他打强心针,被这位战斗英雄拒绝,他说,我不行了,要为祖国节省一针药。
正在半山作业的某工兵团八连三排,脚下岩石轰然碎裂,整个排的战士跌入滚滚江水中。排长命令年轻的小战士顺着保险绳脱险,自己则被一个巨浪掀入江中而壮烈牺牲。
正在“老虎嘴”施工的一五七团六连二排遭遇突然暴发的泥石流,9名战士随着塌陷的路基坠入江中,被滔滔江水吞噬……
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与一位位“老 ”追忆这段历史,当年筑路的壮烈仍扑面而来。
在寻找一名烈士的路上,我们找到了无数的烈士。
参考资料:新华网-没有终结的寻找——追寻川藏公路上的一位无名烈士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