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古代也叫八百里秦川,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曾经是秦国的发祥地和统一中国的基地,也是多个朝代的建都之地。
然而,这片土地,除了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外,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关中。
那么,为什么陕西中部,会被称为关中呢?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和由来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和地理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从历史上看,“关中”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崛起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秦国的国土,主要在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而其他六国,则分布在函谷关以东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秦国,为了扩张领土和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不断向东发动战争,与六国展开了,长达两百多年的争夺。
而六国,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也采取了合纵连横等策略,与秦国进行了殊死的抗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函谷关,成为了秦国与六国之间的重要分界线和军事要塞。
函谷关以东,就是六国的势力范围,被称为“关东”;函谷关以西,就是秦国的核心领土,被称为“关中”。
这样,“关中”一词就形成了,并且具有了明显的政治和军事色彩。
其次,从地理上看,“关中”这个名字也符合陕西中部的地形特征。
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被四面环山包围着,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盆地。
北面是,黄土高原上的子午岭、黄龙山等山脉;南面是,横贯东西的秦岭山脉;西面是,连接甘肃和四川的陇山山脉;东面是,黄河沿岸的华山、崤山等山峰。
这些山脉,在历史上,都曾经设立过重要的关隘或者要塞,如,北面有萧关、南面有武关、西面有散关等。
而在这些山脉之间,只有东面,有一个较为宽阔的通道——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是渭河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折的地方。
函谷关,不仅是连接陕西中部与黄河流域的唯一通道,也是连接中国北方与南方、东方与西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因此,在古代,“函谷”二字,就代表了整个渭河平原地区,并且与“关中”一词相互指涉。
结语
综上所述,“关中”这个名字既有历史上的渊源,也有地理上的依据。
它反映了,陕西中部,作为一个独特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关中”,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
“关中”不仅代表了一个富饶美丽、易守难攻、四塞之国、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陆海之枢纽等等形容词所能描述的区域,更代表了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包容开放、刚毅坚强、勇敢创新等等品质所能体现出来的民族。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中因为黄河的支流渭河及其本身的地貌,形成了广袤的平原地区,关中平原东西长大约800里,陕西又简称秦,故名八百里秦川。陕南的气候似乎更接近南方。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自西周起,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关中地区。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陕西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
八百里秦川的来由? 关中八百里秦川也就是所说的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9%,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 ,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秦”及“秦川”的来历? 春秋战国时,秦人祖先非子在封邑于秦(今甘肃天水),始建秦国,秦人后东迁关中,陕西地区成为秦国的主要地区。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
陕西还称“三秦”,这又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辖陕南及巴、蜀之地。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苍茫茫万里终南山,平坦坦千里黄河滩,无边无涯的麦浪涌,涌出了多彩的风景线。我的好家乡八百里大秦川,祖辈生息的亲故土,血汗哺育的好家园。
关中是指陕西中部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以及杨陵区的总称 ,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四关既东函谷关(也叫潼关)西散关(也叫大震关)北萧关(也叫金锁关)南武关(也叫蓝关)之中,故称“关中”。而渭河冲积平原处关中南部,东西长约350公里,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也叫关中平原,跟“关中”还是有差别的。
关中平原的叫法是从战国开始的,秦国定都她中部的咸阳,秦国水利专家郑国就在此修了中国第一个农业水利工程“郑国渠”,又有“八水”滋润,且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她被称做“天府之国”被成都平原早500多年,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韩信建议刘邦袭取关中,定都长安。“座四关之中,拥沃野千里,天下可定矣”
民国时期水利专家李仪祉在郑国渠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可以灌溉更多土地的泾惠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又在西部的宝鸡市修了宝鸡峡水利工程,南边的黑河引水工程,使得关中平原更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影响下,她的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关中地区确实号称八百里秦川,指的就是秦岭北麓渭河冲击平原的一个地区,八百里秦川主要是形容这里常年风调雨顺,因为土壤肥沃,农业自古以来就非常发达,更是为秦国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也叫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那么“关中”这一名称又是怎么来的?
四关说 :四关最初指的是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这是东晋时期徐广提出,他认为《史记》里面提到的“关中阻山河四塞”指的就是以上四个地区;
两关说 :西晋时期的潘岳在《关中记》称“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为关中。”
六关说: 在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外又加了潼关、金锁关。
“关中”一词最早在《史记》中提出,之后《秦始皇本纪》中也提到过多次,这就说明了在秦朝时期,“关中”这个名字就已经在广泛使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修建行宫:“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也就是说关中地区有三百多座,关外地区有四百多座,那么这个所谓的关中和关外又是拿什么来区分的?
很明显,在秦朝时期,就是拿函谷关区分的,关中指的函谷关里面,关外则是函谷关外面,秦国遭到联合抗秦,就曾以函谷关为关口,驻军看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优势。现如今的关中则指的是陕西中部地区,也就是秦岭的北面、子午岭的南面,陇山东边,潼关西边所在的位置。
确切的来说,陕西中部的八百里秦川为何称为关中,主要还是以地形地貌以及在多处关内决定的,也就是说在秦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这个内和外的区别。
还有就是因为渭河平原被四关包围,也就是“秦之四塞”,他们是函谷关、大散关、萧关、武关,而渭河平原,所谓的八百里秦川正好处在四关之中,所以称为关中,都知道,关中地区是盆地,包括渭河平原、渭河谷地、丘陵,在陕北高原和秦岭山脉之间。
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人们很自然的就将这里称之为“关中地区”,正是因为这个地形,处在四关之内的关中平原因为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而且交通便利,关中地区也因此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天府之国”。
然而关外地区却连温饱都很难解决,所以也有“关中人”和“关外人”的区分,久而久之,这个“关中”的名称也逐渐流传下来,只是随着时间和地势的变化,关中所包含的区域也存在变化。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