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指示俄军工学习中国,中国的独门绝技,成为俄罗斯打赢关键?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召集本国军工生产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开会期间,特意提到了“人民国防工业”一事。在乌克兰前线的战争压力下,俄方似乎也想效仿中国,走一条“军民融合”的军工发展道路。但以俄方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条路恐怕不太好走。
【普京召集俄罗斯军工生产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开会】
据克里姆林宫消息,普京在这次会议中先是提到了提升武器生产效率、加快技术革新、确保军事经济可以更好地融入整体经济发展等议题。
然后普京话锋一转,要求俄军工系统必须更加有效地利用所谓“人民国防工业”的资源,增加产量,推动一些更加有效的生产模式投入使用。
最后,普京提到了国防企业多元化的问题,强调民用高科技产品的发展没有被排除在议事日程之外。普京认为,解决国防企业多元化这一系统性问题,将有利于俄罗斯充分利用民用产业的生产潜力,并留住人才。
俄政府的目标,是要通过国防企业多元化,增强国防工业稳定性、可持续性,为长期经济发展打牢基础。
【军工生产是俄罗斯政府目前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普京现在会作出相关指示,强调“人民国防工业”发展,与俄罗斯目前所处的实际情况有关。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军工生产是俄罗斯的一大支柱产业,在俄乌冲突爆发,俄政府的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后,军工在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俄军工生产体系在战争压力下,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虽然在俄经济整体转入战时模式后,各类武器装备的产量有所提升,但要想满足俄军不断增加的物资需求,并应对未来与北约的潜在冲突,俄方就必须进一步发挥民用工业的作用,实现产能提升。
这就决定了,俄方需要将军工系统与民用工业体系进一步融合,在军民两用技术等领域发力,最终在确保军队需求的同时,推动军民用工业共同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双向受益”。中美等国根据自身情况,实行不同的“军民融合”战略,也都是为了达成这一最终目标。
【中国早就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俄罗斯政府早就知道应该推动“军民融合”,但在俄乌开战前的数十年时间里,俄方“军民融合”的核心一直是“军转民”领域,希望通过军工产业的内部调整,以军工带动民用工业的发展,算是走了一条“先军后民”的道路。
而现在,俄政府明显是要进一步增加“民参军”的比重,让民用工业可以在军工发展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其实也说明了,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军转民”、“民参军”这两个维度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拿无人机产业来说,无人机最初确实是以军用为主,但从用途来说,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用途更加广泛。所以,大部分无人机强国的无人机产业,都是走了一条由军转民,然后借助民用无人机的发展,构建起更加完备的产业链,并获得更多研发经费,反过来带动军用无人机发展的路。在需要的时候,民用无人机企业也可以立刻完成转产,全面生产军用或者军民两用无人机。
【俄罗斯军队目前的无人机供应,也主要是依靠民间力量】
以我国为例,如果真的进入战时模式,大疆等国内民用无人机厂商甚至不需要大幅改装生产线,就能够配合军工企业,快速满足解放军的无人机使用需求。
但从俄方的实情出发,普京政府推动“军民融合”还有不少困难。毕竟,中国能够走出现在这条“军民融合”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国内可以生产几乎所有门类的制造业产品,民用工业的发展,已经为军工发展打下了基础。
反观俄罗斯方面,俄方虽然推行了数十年的“军转民”,但时至今日,俄罗斯仍旧没有建立起足够强大的民用工业体系,大部分民用企业的科研、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以俄罗斯汽车工业为例,俄罗斯有能力生产大量军用载具,但在民用汽车领域一直短板明显,之前是依靠西方的技术和资金,才勉强维持了发展。但随着西方制裁的到来,俄汽车工业发展也被按下了暂停键,甚至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倒退回了15年前。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汽车工业的对外依赖度很高】
俄军之前偷偷从中国购入农用车辆,改为军车,恐怕也是因为本土车企暂时无法大批量生产同类型产品。
此外,俄罗斯现在没有足够的人力,来建设一支可以比肩中国等制造业强国的技术工人团队。
根据俄媒公布的数据,受战争等因素影响,俄罗斯目前全国失业率处于2.9%的历史最低水平,但有着多达86万人的用工缺口,其中制造业领域的工人缺口达到了66万人。
即便能够通过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减少用工需求,俄方至少也需要通过从中亚国家引进等方式,解决至少30万人的劳动力缺口。
所以说,普京政府现在虽然通过借鉴中国等国家的经验,找对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正确道路,但受限于自身薄弱的民用工业基础、劳动力短缺、西方制裁等现实问题,俄方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