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您是否对等什么君真人照片_李纲真人照片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等什么君真人照片_李纲真人照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建立南宋政权后,赵构严惩沦陷派,但有哪一人比较无辜?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 ,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宣告着赵氏帝国的江山正式延续,我们今天习惯称之为南宋政权。

新成立的南宋王朝的重要成员,大抵可以分三个集团,一是在相州、济州拥立康王成立大元帅府的拥立派,代表是汪伯彦、黄潜善,宗泽。

其中黄汪二人是南宋政府成立后赵构最倚重的政治助手,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双双把持军政要职,南宋政府早期的政治策略几乎全出于汪黄。

宗泽虽然当初第一个拥立康王,但与汪黄政见不合,被排挤在新政府的权力核心集团外,南宋王朝建立后,他仅被授为襄阳知府,后任东京留守。



第二集团是以张邦昌为首的沦陷派,金人攻陷开封,带走了二帝和少数的硬骨头,留下的,得拥护大楚皇帝张邦昌,虽然张皇帝一共就当了三十三天“皇帝”,但于他们而言,却不得不背受变节之罪名,“皇帝”张邦昌首当其冲,其它还如吕好问、徐秉哲等,南宋王朝能迅速建立,和沦陷派迅速的归顺拥护赵构有很大关系,沦陷派根基深,影响大,赵构虽不信任,但出于政治需要,暂时还是给予了沦陷派很高的政治地位,张邦昌归后被封太保,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好问尚书右丞兼门下侍郎,一些在沦陷时期积极替女真人卖力气的积极份子如王时雍、吴开、莫俦等官员也没有过度追究罪责,贬为虚职罢。



第三集团则赵构称帝前后赶来与其会合的权威派,李纲是其中的代表,经过东京保卫战,李纲在帝国臣民心中的威望已达顶点,在危难之际,从年轻的皇帝到普通的士卒,都迫切希望有一个主心骨,来主持大局力挽狂澜。

赵构即位后,即任命从还未到达南京的李纲为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构的任命遇到了朝中议和派的反对,中丞颜岐就向赵构上书说,女真人喜欢的是张邦昌,所以封他为三公、郡王也不为过,应该加封同平章事,而李纲是女真人厌恶的人,当了宰相恐怕会惹怒女真人,请皇帝废止对李纲的任命。



赵构说我当这皇帝,恐怕女真人更厌恶的是我吧,一句话就封做了议和派众臣的口。

五月二十日,李纲抵南京,坐上了第一执宰的位置,和他搭配班子的是拥立派领袖黄潜善

李纲坐上执宰位置,随即雷厉风行的提出了施政十议,内容主要为反对议和,做好女真再犯巡幸后方准备、布置对金防御阵线,惩罚奸逆等。

十议施政纲领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和李纲本人的气质一样,激进而富于理想化。

对待沧陷官员成了李纲的施政纲领的焦点问题。

李纲咬做沦陷派官员的节操问题不放,主张严惩失节之官员。

最初赵构对李纲提出的十议,五条留中,五条准批,留中不出的是严惩张邦昌及失节官员的议题,对这个敏感的问题皇帝选择回避。

李纲不干,再次上书,强调僣逆、伪命这两条是他施政纲领中最重要的两条。

特别是张邦昌,李纲说此人不杀,朝纲不正。

黄、汪二人都反对,说康王能在南京登基,张邦昌是立下大功的,现在过河就折桥恐怕不好,何况当初同意拥戴张邦昌为帝的文臣这么多,真追究起来,刚成立的小朝廷不乱翻天了,而且张邦昌是女真人所喜欢的,黄、汪都主张新成立的南宋政府应该“示弱以讨好友邦”,从而达到议和的目的。

赵构找来吕好问,吕好问的意见和汪黄差不多,说张邦昌当的是什么样的皇帝大家都清楚,现在已归顺皇帝了,怎么处理皇帝你说了算,只要能稳定人心对时局有利就好。



赵构说我也不想处理老张,可李大人咬口不放,舜徒(吕好问字)你去劝劝李大人。

吕好问在被标识上沦陷派印记的文臣中是威望和影响最深的一个,他身出名门,其祖吕夷简、其父吕公著都是帝国一代名相,好问本人治学严谨、正直机敏,颇有其祖、父遗风,开封沦陷后,吕好问也接受了张邦昌的官职,但他始终为赵氏复位积极奔走,积极联络赵构送出有价值的情报,后来又是力成张邦昌南归第一功臣,连赵构都亲自发话,吕舜徒是我朝地下工作者,对于赵氏只有功,没有过。遣派吕好问说服李纲算是最好的人选了,

吕好问找到李纲,说现在王业艰难,正值百废待兴,理当纳污含垢,团结大众共度难关,如若遽绳以峻法,惧者众矣,李大人想过这对刚成立的政府的影响没有?

李纲不纳,他在眼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揉不得沙子。

最后他直接在朝堂上表示,绝不与张邦昌同朝为官,这是他的耻辱,他绝不接受有人在他背后偷偷指着张太宰说,这人以前当过皇帝哎。

他要皇帝选择,张邦昌和他李纲,只能留一个。

众人都拿李纲没办法,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张邦昌被清算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李纲会如此心急,最后连汪伯彦都酸溜溜的感叹,“李纲气直,臣等不及”(谁叫人家当时命好不在京城呢)。

张邦昌被赶出南京,贬至潭州“安置”。

后来赵构南迁,想到了在潭州的张邦昌,觉得不能把这个皇帝留给金国人,果断下手,只是找了一个比较八卦的理由,大意是在老张在开封做皇帝的时候,没管好自己的裤腰带,禁不起赵家宫中的一个思春的嫔妃的勾引,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败了赵家的名声,赐给了他毒酒一杯。

接到自己亲自醇下的毒酒,张邦昌久久不愿吞下,他不过是一个老实单纯的读书人,不过贪恋生的精彩与繁华,在非常之时坐上了非常之位,努力的想在忠君与叛逆之间寻找一条无间道,苟延残喘,奈何因此而背上骂名千载。



在李纲的主持下,帝国开始对沦陷派秋后算帐,主持开封那场皇帝大选的王时雍被赐死。当初向群臣通报说女真人中意张邦昌的宋齐愈被腰斩于市,其它诸臣也以恶行大小分别予以处罚,沦陷派遭受全面打击。

吕好问只有一声叹息,明白无论他立下了何等功勋,变节的名声却是一辈子洗不清了,识趣的他很快引退,到宣州任地方官。

返回目录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故事

1、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眼看就要实现自己恢复河山的理想,却被宋高宗和秦桧联手以13道金牌招回,百姓含泪挽留,岳飞含泪说:“我不能违抗皇帝命令啊。”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在杭州风波亭,同时被害的还有他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2、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他反抗元朝的南宋丞相,被捕后始终不屈,忽必烈亲自招降四次始终无果,最后只得下令处斩,就义时年仅47岁。


3、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北宋丞相。在金朝强大扬言要进攻北宋时,力排众议,坚持抵抗,组织了著名的东京保卫战,并取的胜利。虽如此,还是遭到了投降派的陷害,朝廷议和,李纲被害。

4、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

5、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祖籍大兴,祥符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不知下落。

6、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有林农的《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飞

百度百科——文天祥

百度百科——李纲

百度百科——陆秀夫

百度百科——史可法

百度百科——邓世昌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