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如果你对什么是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关系_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关系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什么是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关系_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关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聊聊语言和行为间的关系

在我们平时和孩子相处,观察他们的行为动态时,会发现说话不好的孩子总会伴随着行为问题和情绪上的不稳定,因为语言和行为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倾听(信息收集)、汇总、思维组织、表达(信息传递)、互动……这个过程中调动的是综合的感官和肢体运动,自然而然,无法割裂。所以这也是我们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时候需要从大运动、感统、认知理解、口肌等多个方面进行的原因。

根据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观点,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的规则表达个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用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思想和需求。而语言则是社会性的,是每个个体用自己的言语活动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沟通,达到彼此理解、协作的目的。

在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传递需求、传达指令、提出想法,进行讨论,同时依据对(对方)语义的理解指导行为,促成行动。这个过程是交叉进行,同步推进的,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通过语言和行为直接发生的关系。

对于言语、语言、行为三者的关系,我觉得有一个比喻比较恰当:好比军队、军人和军纪.因为“语言”所指大致是“语言系统”、由一个个言语组成的系统,“言语”指具体的一次语言,每个语言可以同时被理解为是一次语言行为,这关系就好象军队是由一个个军人组成的团队、系统,每个军人有着不同的军内地位,举例来说,你见到连长时和见到小兵时,所行礼就不一样,这就相当于每个军人有着不同的军纪意义——对应着每个言语对应着不同的语言行为。了解了这些,对于大家理解正规的特教老师对语言发育迟缓等“特殊”孩子的干预训练方式会有很大帮助。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他/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又要传递信息,只能诉诸于其他肢体语言。情绪好的时候会用手指,用简单的音节提示父母,着急、生气或恐惧的时候只能用极端的哭闹、打滚等来告诉家长了。由于没有明确的语言指示,家长们不知道他们到底是饿了、想玩玩具还是想上厕所,或仅仅是无聊了要出去玩。这种“猜测”式的交流效率极低,时间长了也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阻碍他们获得更加复杂的生活技能,对孩子们的未来是很不利的。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明白几点:1.语言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行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表达障碍,沟通不畅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整体把握孩子语言、行为的发展进程,不能人为割裂。2.语言≠说话,形成完整的交流性语言需要很多生理/心理因素共同的参与,所以需要综合性的干预训练。3.孩子身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能力发展问题,最终得从注意力、认知理解、模仿、配合、大动作等核心能力发展方面寻找原因。所以“一个孩子,一套方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主张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问题必须要到专业机构进行系统化干预训练的原因。

返回目录

如何理解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1.语言 :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2.言语 :说的话或说话.
3.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如在“快来”这个句子中,“来”和“快”的关系.
4.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5.语言机制 :语法是人大脑中的语言知识,是人脑认知体系的一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的一种模式.人脑的进化使其认知体系中形成专门掌管语言的机制.该机制的特征:⑴人类进化的产物,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先天机制,受UG原则的支配和调节;⑵以模块(modular)形式运作,每个模块掌管一定的语 能,模块间既独立又相互作用.如句法和音系属不同模块,它们各自的表达式由各自模块的原则支配,模块之间又有接口;⑶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此状态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所以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language acquisition)过程(最终达到“完备状态”ready state).激活受时间限制,过了临界点(critical period 10-12岁)就失效.⑷支配语言机制的普遍语法原则简单明了,它们不会因为说话者之间的差别而受到影响.
6.语言能力:“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在语言研究中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本族语者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的(implicit),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者则指本族语者的实际语言运用,也即本族语者具体的说话和听话行为.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语言行为则反映语言能力.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并不总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运用并不总是他的语言能力的确切反映,因为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激动或过分紧张等),人们往往会出现“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失误现象.例如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可能会因某种原因把句子“Itook the book home.”说成“I took the hook bome.”这类语言运用中的失误显然不能表明人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语言能力.因此,乔姆斯基等转换生成语言学家们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区别开来,并认为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像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那样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行为作出描写和分类.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