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媒《印度教徒报》援引楚舒勒市一位议员的消息称,中方在拉达克东部古隆山塔伯尔地区的“缓冲区”内搭建了至少4座帐篷。但被附近的印度村民和士兵发现,印方立即与中方进行了交涉,印方称,中方在“缓冲区”内搭建帐篷违反了双方此前的协议。经过谈判,中方最终拆除了3座帐篷,第4座也正在拆除之中。虽然从表面上看,中方在此次事件中作出了很大让步,但反映出的却是中方已经开始占据主动的事实,背后拆射出的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拉达克位于印控克什米尔东南部,位于青藏高原西部边缘地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南为克什米尔山谷,海拔在3000-7000米之间。常住人口26万,大部分是藏民,语言、习俗、宗教都与西藏内地非常相似。因此,拉达克又被称为“小西藏”,可与东边的藏南齐名,但却长期被印度非法占据。
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结束后,中印双方曾达成协议,在拉达克东部地区划定了一个“缓冲区”,规定双方都不能在“缓冲区”内搭建帐篷或进行军事行动。
之所以要设立缓冲区,是因为中印边境斗争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中方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也要从周边乃至国际形势的大局出发,采取灵活的策略,才能应对复杂的情况。因此,中方本着尽可能减少损失和避免事态升级的原则与印度签定了上述协议。但我们之所以愿意与印度进行谈判,是为达成最佳解决方案赢得时间,并不代表我国放弃了被印度非法占据的拉达克地区。
但面对印方的指责,中方还是保持了冷静与克制,出于避免事态升级,维护边境和稳定的考虑,经过谈判后,中方决定暂时拆除4座帐篷。但如前所述,这并不代表我们放弃了这片土地。
在此次事件中,看似中方作出了很大让步,实则反映的却是我们已经开始占据主动了,而背后则拆射出的,则是中印双方在拉达克东部地区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面对中方在“缓冲区”搭建帐篷的做法,印度的应对一反常态,只是进行交涉和谈判,原因并非是想息事宁人,而是实力不济,否则印度大可以像2013年四五月间那样与解放军进行“帐篷对峙”,但这次印度却没有这么做,暴露了印度很可能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或无力做好相应准备。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双方在后勤上的差距,一位曾在拉达克地区服役的印度陆军上校曾说过,中国人可以通过219号国道实现对拉达克前沿地带的全年支援保障,而印度军队每年都必须面对至少4~5个月的冬季道路封锁期。且因从印度内地到拉达克地区至少要通过4-5个山口,物资运输极为困难,以致每次当地民众的卡车都要被印军征用。
这主要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太过宏伟,使得南方的湿热季风无法进入拉达克地区,导致这里冬季天气寒冷,平均气温零下25℃左右,最冷时会到零下30℃。因此,基于印度落后而低效的后勤系统,在拉达克的印度士兵很大程度上是靠耐力坚持,而不是像我军官兵那样有恒温营房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印军服装、供氧设备乃至帐篷之类的冬季后勤物资基本上都要靠进口,如2020年印度曾向美国紧急采购了1.1万套扩展型寒冷气候士兵着装系统(ECWCS),该系统一共包括12件衣物,从保暖内衣到重型极端寒冷气候的保暖棉衣裤一应俱全,能够抵御零下40℃的严寒。但价格却高得离谱,光是一个单件外衣就高达2000美元,全套ECWCS要上万美元。但最终到货后印军发现拿到的仅仅是美军高强度使用后的二手货,有些防寒服甚至还有破洞。
但即使如此,1.2万套ECWCS对印度在拉达克地区5-8万的驻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大部分印军不得不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冬季的酷寒,印媒《24小时》网站就曾报道拉达克边境有部分印军被冻死,很可能就是因为防寒服太少,根本做不到人手一套。而从印度进口ECWCS至今已经过了两年多,这些二手货估计早已消耗得差不多了,驻拉达克印军的其它物资也是如此,而印度又无力购置,这恐怕才是印军在塔伯尔地区与中方交涉和谈判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在我军高原冬季联勤保障系统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印军在拉达克的后勤保障方面与我军已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了。而经过几次消耗巨大的对峙之后,印度已经力不从心了,这实际上是中印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印度落败其实也没什么悬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