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温州方言温州方言和温州话的分类,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温州方言温州方言和温州话的分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温州方言,温州方言

温州方言

是指流行在以温州市为中心包括永嘉、乐清、瑞安、文成及平阳大部分如敖江平原等地的温州本地话温州方言的属系问题,有两说,一为吴语说,一为闽语说。从方言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特点观察,温州属于吴语系是没有疑问的。温州是个多方言地区,虽然在语词语法成分上受到闽语的一些影响,但闽温语言差距仍很大。温州地处浙江南部地区,靠近福建,迁徙甚多,故语庞言杂,如平阳一县就有温州方言、畲语、闽语、蛮话、金乡话等五种方言。畲族说的是客家话,客家话属于汉族方言。蛮话认为是土著语,很可能是吴语与古越语融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吴语。苍南的金乡话,认为是官话与吴语的混合语。

部分温州方言:

今天叫“该日”。妻子叫“老安”、“老宁”(乐清)。

明天叫“门朝”。小孩叫“姆”或“细儿”。

昨天叫“藏夜”。蛋叫“卵”。

前天叫“前日(读耐)”。丈夫的父亲叫“地家爷”。

现在叫“能界”或“能娘”(乐清)。丈夫的母亲叫“地家娘”。

吃早饭叫“吃天光”。菜蔬叫“配”。

吃中饭叫“吃日昼”。脸盆叫“面盂”。

吃晚饭叫“吃黄(读咸)昏”。夜点心叫“夜厨”。

少女叫“媛子儿”。不可以叫“用弗着”。

大叫“豆”。难为情叫“抵能精”。

小叫“碎”。很合适叫“乐事显”。

※温州谚语

国败出奸臣,村败出闲人。一条头发丝绊倒人。

泥佛也有土性。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凤凰和鸡难杂阵。猪肚吃多屙吃出。

穷人祭勿得招财爷。眠床角吃糯柿也有人晓得。

箬笠尽大遮勿牢天。坐只船。V只船。

一号鸟,N得一号虫。篱靠桩,人靠帮,关老爷靠周仓。

百听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做一样事干,换一样筋骨。

桥归桥,路归路。多个朋友多条路。

大树倒路边,有人讲短长。隔层肚皮隔重山。

苏秦求官,口气不塌。家富不如家和。

牛皮上写字眼,值勿得人老实。治国容易治家难。

做得瓜瓢,受得涌汤。会选选儿郎,勿会选选田庄。

学勤三年,学懒眼前。吃勿穷,穿勿穷,勿会划算一世穷。

心宽不怕路远,计多不怕路绝。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树大影大,胆大福大。三分容貌七分扮,烂头儿扮起变小旦。

晤有三分三,还敢上梁山。文戏琴多,武戏鼓多。

天塌落只管笠恁大。黄翠英卖花,三等三样。

人到冬至边,快乐活神仙。十二月日日好掸新,六月日日好尝新。

初四缩一缩,初五看抬阁。雷响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

雨打四月八,河潭晒退壳。未吃重五粽,棉衣慢慢送。

冬节边,棺材天。破篷挂海口,茅屋挚起走。

像雨怕南凤,汰浪怕雷公。像而上到上河乡,汰浪汰到永嘉场。

五六月有拖,勿走我南塘街,十二月有笼裤,勿走我南塘过。

※温州俗语

一条稻杆芯也捉爻走。老鼠儿还亲恁。

二郎神有嘴说别人,呒嘴讲自身。吃吃旗儿店,困困城隍殿。

十八个捣臼还画在岩上。吃饭武松打虎,干事李寄叹苦。

人倒西瓜园里困,摸摸都是头。何仙姑对药恁,你一句我一句。

三斤猫狸拖四斤鸡。衙门当老起,红缨帽挈手里走。

三扁担打勿出个屁来。讲起卵卵配粥恁便当。

仓桥老老娘儿,只讲现铜钿儿。抓勿牢老虎在猫身上出气。

牙儿咧开糖金罂捣裂爻恁。呒毛鸡代鸭愁。

水鸡给佛吓爻恁。官升放篮儿里挈。

布衫头儿卖爻从纺棉纱讲起。狗尾巴剁爻杂鹿。

田嬉儿过河,七只脚八只手。画个圈儿,(立亥)个圈儿。

(贝甘)鬼魔还只当(贝甘)佛度。裤幼牛雨伞用袋袋。

屙拉裤挡里伉狗憋气。

返回目录

温州话的分类

温州方言主要有温州话、闽南话、蛮话、蛮讲、翁山话、畲客话、金乡话和蒲门话七种。此外还有南田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丽水市、台州市和福建省等地的方言。
其中温州话、金乡话、蒲门话属吴语,蛮话朝吴语的方向发展;闽南话、蛮讲属闽方言;畲客话即客家话。瓯语是温州方言里最强势的一种方言,分布在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鳌江流域。其中以温州市区和永嘉县最纯,瑞安和文成基本上讲瓯语,乐清清江以南海积平原、平阳鳌江下游、苍南小部、泰顺的百丈也讲瓯语。洞头县说瓯语的有大门、鹿西、三盘、元觉、霓屿等,泰顺县只有百丈口镇说文成瓯语,此外还有青田的温溪、万山等地和玉环的坎门、陈屿一角,说温州话的人口约500多万。
瓯语有吴语的共同特点,1987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科学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将其列为吴语瓯江片。瓯语内部一致性比较强,各地能相互通语,但也有一些差异,大致上可以以瓯海和瑞安为界分为南北两区。说闽南话的人口大抵是明清之交的泉漳,他们主要分布在温州南部,此外还向浙北长兴、安吉、临安、德清及江苏宜兴、金坛、句容等地,并一直分布到皖南广德、宁国、郎溪、芜湖东部、江西的上饶、玉山、广丰等县境内及福建浦城北部边境。他们常自称“温州人”,实际不说温州话而说浙南闽语。这些中有的是跟浙江的官话一样,是太平军战后清招垦被兵燹抛荒的土地时迁移去的。
通行在温州地区的闽南话,当地人多叫“福建话”。主要分布在苍南县中、西、南部,平阳县的鳌江中上游山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泰顺县境的东北角,文成县境的东南角,洞头本岛与南角的部分乡村。此外,玉环、景宁也有讲闽语的。为了区别于福建南部的闽南语,我们把上述地区的闽南话统称为“浙南闽语”。
据统计,温州地区说闽南话的总共约150万人。蛮讲是温州市泰顺县的土著方言,由古汉语和百越语混合形成,使用人口18万左右。蛮讲分布在泰顺县的中、南、西部地区。蛮讲和福建寿宁话连成一片,属于闽东话系统,保留着闽语的许多特点。
蛮话和蛮讲曾经是同一种方言,后来发展的方向不一样。蛮讲发展缓慢,演变后归属于闽东语。蛮话受瓯语影响大,朝吴语方向发展。瓯语受吴语影响大,演变成了吴语的一种。畲客话,畲族使用的汉语方言客家话。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浙江境内的畲族都是用客家话。畲客话分布在苍南、泰顺、文成、平阳等畲族居住区,说畲客话的共有15万人左右。
畲族的居住方式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由于周围大多说浙南闽语、瓯语或蛮话,因此,外出时多用邻近方言,但回到家里或本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要用畲话。从前畲族还禁止与外族人通婚,畲话因而保持着许多原始的特点。
畲客话声调6个。苍南县闽语区中有两个吴语方言岛,一是金乡镇,一是蒲门城。
金乡为浙南沿海的军事重镇,称之为“瓯郡之边疆,昆阳之要隘”。相传远古时代今金乡地域还没在海水里,大约在唐朝末年这里才出现滨海半岛。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为抵御倭寇侵扰,诏令信国公汤和筑沿海城寨,二十年(1387)二月,设立金乡卫,辖蒲门、壮士、沙园等千户所,迄今已近六百年。金乡话就是当时驻城御倭官兵流传下来和话。由于当时驻城御倭官兵主要来自浙江北部和苏南皖南,他们长期留守,并且繁衍后代,金乡话成为一个北部吴语夹杂官话成分的混合型的方言岛。它既具有北部吴语的一些特点,也在某些方面接近北方话,是官话与吴语的混合语。但他们长期处在吴语的包围之中。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大量的福建进入浙南地区,他们又处于闽旅顺的包围之中,介于蛮话区与闽南话区之间。现今金乡人说的金乡话,带有明显的官话词汇和北吴口音,并带有蛮话和闽南话的某些特点。金乡话内部没有分歧。金乡话可算是典型的方言岛,使用人口大约有3万左右。
蒲壮所城位于苍南县蒲城乡境内,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明代抗倭名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方圆不过里许,城外人说闽南话,而城内约8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种祖宗传下来的、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城里话,这种话与其他东瓯片各点温州话不同,自有特色。蒲壮方言堪称蒲门一奇,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既不属于闽南话,又不属于瓯语,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蒲城历史上是兵家重城,戍守的将士主要来自浙北和苏南,以及闽南人后裔,各地方言在些经过交汇融合,才形成蒲壮所城里特殊的方言。
此外,在东瓯片以南的闽语区中还有好些地方是双方言区,如平阳水头镇,既说闽南话,也说吴语东瓯片的水头话。苍南县样样俱全,是温州地区方言最复杂的一个县。在苍南、平阳等县有许多地方,往往几种不同的话区交错在一起。为了交际需要,许多人不得不学会两种方言,还有的人会说三种或四种话。因此,在这些地区就形成“双方言”或“多方言”并举的局面,这是温州地区在语言方面呈现的一种独特景观。此外,泰顺还有罗阳话,通行面不大。泰顺方言是近丽水而远温州的。那是因为明景泰三年设置时,====组织处州人移入,光绪《泰顺分疆录》载:“附郭设县时安插括人最多,至今方言语犹近丽水、松、遂之音。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