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夺回被俄军第98空降师控制的恰索夫亚尔东区高层建筑,乌克兰军队派遣3000多人从4个方向对俄军控制区实施反击,这一反常的军事行动被俄空天军大规模轰炸所挫败,俄军在恰索夫亚尔以东逐渐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除此之外,俄军还在上述方向上修建炮兵阵地,围剿包围圈内的乌军王牌部队。当前,俄乌战场形势对泽连斯基政权极为不利。

3000乌军冲锋失败,俄军三面炮轰,王牌打光,泽连斯基麻烦大了

(乌军士兵撤退)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乌克兰军队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兵员问题,那么乌军将在俄军多方向的进攻下,逐渐进入兵力衰竭、无兵可用的恶性循环,若在前线丢失大片土地,乌方也很难通过军事行动再次收复领土。

实际上,随着无人机和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广泛普及,俄乌冲突战场上地面部队之间的战术衔接,存在严重脱节问题。换句话说,当第一线部队击穿敌方防线后,后续部队依旧面临敌方无人机伏击的严重威胁,因此,俄乌双方的进攻和防守都变得小心翼翼。

3000乌军冲锋失败,俄军三面炮轰,王牌打光,泽连斯基麻烦大了

(俄军防空部队)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一线进攻或防守单位身后大约15至20公里范围内,双方地面部队实际上都处于高度危险当中,双方凭借无人机可以有效监控、侦察和打击相关区域内的任何地面目标。所以,这就让俄乌冲突双方在地面战场上表现得异常焦灼,进攻方的每一步推进都变得十分艰难,因为即便突击部队已经控制了某一片区域,实际上相关阵地或城镇废墟也依旧十分不安全,部队必须足够分散,以防止兵力集结点被敌方无人机发现,从而造成群死群伤。

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双方静态对峙的过程中,俄乌任何一方在突破敌方防线后,不可能将大量二线战役预备队投入“打开缺口”的地方,因为大量密集地面部队很可能遭到无人机的袭击。而且,也是因为大量无人机弥补了乌军炮兵火力不足的问题,俄军装甲部队进行突击,继而对乌军实施分割包围的常规战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信息化战场。二战时期的大装甲集群快速穿插包围、闪电突进的战法,在现代航天航空侦察手段面前,已经失去了突然性和隐蔽性,想组织“大兵团会战”的机会也随之消失。

3000乌军冲锋失败,俄军三面炮轰,王牌打光,泽连斯基麻烦大了

(乌军前线医院)

而且,随着无人机、精确制导弹药和远程打击火力的广泛应用,这使得双方都就没有办法快速实现某个方向上的大面积突破,这直接导致双方的对抗更多依靠火力对拼,并相互消耗有生力量,直到一方的兵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接触线,最终选择撤退为止。

最终,俄乌冲突战场形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双方都无法有效拦截和杀伤敌方无人机袭击后,不得不比拼在漫长战线上谁的兵力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在近千公里的接触线上,谁的兵力更多,谁就有机会开辟更多战场,从而调动对方数量有限的部队,继而在多处撕开对方的防线,最终导致对方所有军事部署和防线布置走向总体性崩溃。

我们从当前俄乌冲突战场的现状可以发现,随着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牵制性进攻,乌克兰军队已经在战场顾此失彼,我们以巴赫穆特以西的两个方向为例。

3000乌军冲锋失败,俄军三面炮轰,王牌打光,泽连斯基麻烦大了

(乌军在克里希夫卡失败的太快了)

在巴赫穆特西南方向的克里希夫卡高地争夺战中,双方此前在该方向都付出了惨重代价。然而,自5月20日以来,俄军仅仅用了72个小时就突破了乌军在克里希夫卡高地构建的坚固防线。当地时间5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最新战报显示,俄军已经成功占领了克里希夫卡和安德里伊夫卡两座村庄,这实际上意味着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运河以东的这片高地群已无立足之地。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因为乌克兰军队的主力被抽调到哈尔科夫方向,就导致了乌军在克里希夫卡方向兵力的不足,而与此类似的是,在恰索夫亚尔方向,俄罗斯突击队直接在乌军眼皮底下跨越运河防线,进入乌军防区内的林带,而乌克兰军队由于缺乏足够兵力,不得不选择将防线收缩到恰索夫亚尔以南。

3000乌军冲锋失败,俄军三面炮轰,王牌打光,泽连斯基麻烦大了

(扎波罗热方向,乌军也在迅速溃败)

让美西方国家感到痛心疾首的是,这种兵力不足、四处漏风的情况正在愈演愈烈,在扎波罗热前线,俄军于21日夺取了罗博季涅,22日上午,俄军已经进入旧马约尔斯克村中心,并成功深入乌罗扎因村南部。23日上午,俄军在马林卡方向的两侧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可以说,目前乌军除去在赫尔松沿岸地区的防线之外,没有一处防线是不存在漏洞的。

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还准备在苏梅州方向开辟“第三战场”,来自俄罗斯一方电报群的消息称,在俄罗斯库尔斯克边境地区,新出现了俄军第346和380两个领土防御团。此外,包括莫斯科军区第20集团军下属的第53防空旅也已经抵达边境地区。这一切说明,俄罗斯正在加紧部队部署,准备在苏梅州开辟新战场,从而进一步牵制和调动乌克兰日渐枯竭的兵力资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