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的解冻始于双方达成协议,从喜马拉雅山脉争议边境撤军,为两国领导人在金砖国家峰会上的会晤铺平了道路。 近期一系列的互动,例如两国防长在老挝举行会谈并承诺加强合作,都被分析人士解读为两国应对西方压力而进行的“战略重新调整”。
推动中印关系“战略重新调整”的主要因素:
- 共同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自2020年边境冲突以来,两国逐渐意识到彼此的愿景更多的是互补而非冲突。 西方国家收紧外国投资限制,促使中国寻求与“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印度,建立更稳定和深入的合作关系。 印度在与俄罗斯的关系、加拿大锡克教激进分子遇刺事件等问题上与西方的摩擦,也使其更加意识到保持多维度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印度希望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它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 对西方压力和干预的共同抵制: 印度对美国施压其停止与俄罗斯长期贸易的做法感到不满。 印度认为美国在锡克教活动人士遇刺事件中偏袒加拿大,这引发了印度国内,特别是媒体中的反西方情绪。 一些学者指出,西方媒体在印度传播“恐华”情绪方面发挥了负面作用,但印度人民能够认清西方国家的意图。
- 在改革全球秩序方面的共同目标: 中印两国与俄罗斯、巴西在改革全球秩序方面持相同立场。 中印都视自己为“全球南方”的领导者,两国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合作将对推动全球秩序变革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的影响:
- 互信不足: 尽管两国都在努力改善关系,但印度国内对中国的不信任情绪依然根深蒂固,这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了阻碍。
- 人文交流的缺失: 中印两国在学术交流签证方面较为严格,限制了双方学者和学生的交流。 专家建议两国应进一步开放签证政策,增加学生交流机会,以增进相互了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