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彼岸紫竹日期:2小时前

自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开创明朝,到崇祯皇帝朱由检1644年在煤山的歪脖树上吊死,一共经历16个皇帝,维持国祚276年,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算短了,我们熟知的大唐盛世,其实也不过享国289年,其中还包括武则天的大周15年。经过前面多位奇葩皇帝的闹腾,到了崇祯,大明王朝这座房屋已经到处是洞、摇摇欲坠,别说是没怎么读过书的崇祯,就是朱元璋穿越,恐怕也难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终只能落个国破家亡,亲手斩杀女儿,逼迫嫔妃自杀,自缢煤山的结局。

那么,大明王朝就究竟为何覆灭,除了现代人穿越附身崇祯,还有没有能够让大明朝起死回生的办法呢?

笔者仔细梳理了明末崇祯面临的问题,按照重要程度总结了五个,不得不说崇祯是真惨,这五个原因单拿任何一条出来,都很难解决,老天爷却在明末一把梭哈,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一、小冰河期的到来,粮食大幅减产

笔者认为这是明朝灭亡的所有原因中最根本的,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就是中国的命脉,只要粮食够吃,除非发生清末那样的工业文明降维打击,一个王朝是很难灭亡的。

大约15世纪开始,地球进入了一个寒冷时期,称为小冰期,又叫做“小冰河时期”,我国则称呼这一时期为“明清小冰河时期”。那么三百年前的中国到底冷到了什么程度?

《广东通志》记载,公元1506年广州琼州千里飘雪,境内积雪达数尺之厚。最冷的时候雪线甚至覆盖了海南岛北部,用万里冰封来形容都不为过。

北方人还好,他们习惯于入冬之前准备过冬的衣被,长久下来也积攒了不少过冬的衣物,勉强可以挨过这种极寒的天气。

而南方人之前已经习惯了四季如春的生活,从未想过会遇到如此寒冷且持久的极寒天气,自然也就没有准备御寒的衣物。当全国性的极寒天气席卷而来时,他们再想购买御寒衣物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当时的棉花在朱元璋的推动下已经并不稀罕,可面对全国性的灾难,不仅让棉花的需求暴增,而且寒灾后往往伴随着旱灾,棉花产量一再降低,这就导致棉花价格一路走高,堪比黄金,普通人已经无法承受。

因此仅广东地区就有数以万计的人被冻死。广东人被冻死,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了,跟六月飞雪一个级别。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多次在冬天去深圳出差,接待的同事竟然还有穿短袖的,大部分人一件外套过冬,还有女同事抱怨去年天气比较冷,买了一件漂亮大衣,今年都没机会穿了。

中国历史上一共经历了四次的小冰河期,每一次冰河期都伴随着战火与纷争!

第一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商朝末年周朝初年。

第二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东汉末年再到晋朝时期。

第三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唐朝末年再到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最后到宋建立为止。

第四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元朝时期再到二十世纪初,其中气候最为极端的时间是明清政权交替之际。

冰河期内,极端的气候加上此起彼伏的战乱,使得当时的人口大幅度地降低。最惨的要数第二次小冰河时期了!经过三国的混乱,晋统一全国之时,汉族人口仅剩下七百七十万。好不容易回了口气,紧随而来的就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经历这些浩劫,汉族人口仅存四百多万。

小冰河期的温度下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多少的影响呢?

小冰河期异常的气候带来了包括水灾、旱灾、雹灾、风灾、霜雪、瘟疫在内的诸多自然灾害,据统计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开始算起,到崇祯为止,这期间上述的自然灾害(大型)一共发生了1101次。

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的最恶后果就是粮食严重减产!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的小农经济在天灾面前十分地脆弱,一有点天灾人祸,小农经济即刻就破产。

在明朝小冰河期,寒冷席卷全国,不少作物都受损,不少人和牲口都被冻死。就算熬过了冬天,灾难也还未结束!

北方的酷寒导致降雨区域普遍南移,降雨的减少伴随而来的就是大旱!从北至南,各地的旱灾频发,这使得粮食产量进一步的减少。

二、白银短缺造成的通缩型经济危机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到了16世纪,欧洲的西班牙人已经征服了中南美洲,而葡萄牙人控制了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再到东南亚的贸易航线。世界已经初步被欧洲人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

明朝虽没有主动参与其中,但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也被动纳入了世界贸易中。所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时候虽然全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美洲,西班牙在哪,但那里发生的事却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真是“人在地上走,锅从天上来”。

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人在南美发现了巨大的银矿山,并且发明了用水银提纯银矿石的技术,使得白银产量大增。

与此同时,西班牙人占领了菲律宾,并以马尼拉为基地,发展对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贸易。

一边有了银子,一边又有对中国贸易的基地,就等着中国打开国门了。

我们知道,明朝很长时间里,都是实行海禁的。但随着嘉靖朝戚继光的神勇抗倭,开放海禁的障碍被彻底清除,到了1566年,隆庆皇帝就迫不及待开了海禁,其实还是财政才吃紧,不得不开。

日本这边呢,在1570年也开放了长崎港,吸引了来自中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

一时间,整个东亚海域贸易繁荣,商船络绎不绝。于是,一条有型的贸易体系和由此诞生的无形的金融体系就产生了。

欧洲人在南美搞到了大量白银,这些白银又通过菲律宾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另一条路线流入中国,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另外,欧洲人的到来也带动了盛产白银的日本开放对外贸易。

据统计,在17世纪的前30多年中,每年从美洲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至26.5万公斤。美洲新大陆出产的贵金属,也有一半之多流入中国。

这么多白银的流入,带来的不光是经济繁荣、国库充盈这样的好事,它也使明帝国的财政和经济越来越依赖境外的白银输入。

其实中国是缺金少银的,长期以来,中国古代王朝一直用铜来作为主要货币,秦汉时期的什么一掷千金,这里的金其实就是黄铜,并不是真正的黄金。

一方面明朝不产白银,另一方面白银又成为了社会经济的流通货币。这搁在现代化国家来说,那就是铸币权不在政府手里,经济兴衰被人卡脖子了。

如果白银一旦无法像之前那样流入,那明朝就会无钱可用,那社会经济就是发生通货紧缩,进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但这是我们以上帝视觉的高度来看的,当时的明帝国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就不可能采取措施来抵御这个风险。

在16世纪,欧洲还发生着一件大事,就是宗教改革。围绕着新教与旧教的对立,欧洲各国也分裂成两大阵营,这其中就掺杂了各国之间的权力之争。

比如,荷兰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出来,英国海盗劫掠西班牙商船,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格兰并且被打败,等等,这些背后都有宗教矛盾方面的原因。这些事件都让西班牙大受打击。

在1618年,欧洲爆发了新教和旧教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欧洲很多国家都被卷进去,足足打了30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三十年战争”。

这场战争对西班牙造成很大影响,经济和海外殖民地的治安都大大下降,对中国的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1634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宣布,限制船只从阿卡普尔出口。

1639年,马尼拉出现排华事件,许多中国商人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屠杀。

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从印度果阿到澳门,再从澳门到广州的白银运输通道被切断。

简单地说,西班牙的衰败,让南美的白银无法继续流入中国。

上面提到了,日本也产白银,也是流入中国的,那日本方面怎么样呢?

在17世纪初,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战国的战乱,建立江户幕府,由于不用打仗了,对进口军需物资的需求下降,日本的对外贸易也缩水了。后来,因为担心西方人带来的天主教,德川幕府索性颁布锁国令,严格限制外贸。

就这样,美洲和日本两条通向中国的白银通道,都在17世纪收紧,最终基本断绝,导致明朝的白银进口量大幅度跌落。

而到了明末,随着张居正一条鞭法税收制度的执行,老百姓交税也用白银,白银的突然减少,造成可兑换的铜钱一跌再跌,而百姓购买日常用品基本使用的又是铜钱,这就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从1632年到1639年,松江地区的米价上涨了2倍以上;在浙江北部,米价更是翻了4番。

物价已经涨上去了,生活成本全面提高了,而这个时候你的资金链断了,这还怎么活呢?如果搁现在,可以搞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印钱来抵御通货紧缩,但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认知水平,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白银作为明末的主要货币,铸币权竟然不在政府手中,真是荒唐至极,这个问题朱元璋重生也解决不了,朱八八同志即位后,发行“大明宝钞”,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然而朱八八根本没有金融常识,在发行大明宝钞的同时,根本没有相应的准备金,所以宝钞的价值不断下跌,甚至在几十年后连白纸都不如,明朝最终还是回到了“白银时代"。

造成市面上白银短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有窖藏钱币的习惯,明朝富豪人家,大量窖藏白银,又进一步加剧银荒。

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都能看到,面临绝境,崇祯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向百姓收税,向大臣借钱,之前还以为是因为穷,后来才明白是通货紧缩,大明朝是真的”没银子“了。

三、土地兼并 藩王割据土地并且成为国家沉重的财务负担

由于明代实行“一条鞭法”,即以银两代替实物征收赋税,并且规定每户每年只需缴纳固定数额的银两,不论土地多少、收成如何。这样一来,富有的地主豪绅就可以通过购买、租借、抵押等方式大量兼并土地,并且只需按照最低标准缴纳赋税;而贫困的农民则因为无力缴纳赋税而被迫出卖或放弃土地,并沦为佃户或雇工。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已到了空前的程度。王公勋戚和地主豪绅疯狂地兼并土地,大多数的农民相继失掉土地。在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几十家佃户。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占十分之一,为人佃作食力的占十分之九。北京、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的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勋戚和地主豪绅侵占。一般地主豪绅通过豪夺巧取,“求田问舍而无所底止”。江南的缙绅富室占田者数百亩,多者数千亩,乃至万亩。河南的缙绅富室,占田少者五、七万亩,多者至十余万亩(郑廉《豫变纪略》卷二)。

其中最突出的又是藩王,土地兼并各朝均有,并非明朝特产,但是藩王这个东西,就是明朝特产了。藩王不但侵占大量土地,本身还成为国家的称重负担。

这是朱棣设计的“国营养猪”制度的恶果,朱棣自己造反成功得来皇位,内心自然恐惧其他人有样学样,推翻正统皇帝,这跟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杯酒释兵权,并在整个北宋压制武将是如出一辙。因此他规定藩王不能入朝入为官,不能干预地方政务,不能出封地,严禁藩王间私下联络。

明代藩王世袭罔替,亲王的长子也是亲王,其余儿子降一级就是郡王,郡王的长子是郡王,其余儿子降一级变成镇国将军,以此类推。

这票被圈养的藩王平时也没啥事做,就是吃喝拉撒生孩子,生出来的孩子还都有爵位,按照制度要给俸禄,要给庄园与田地。

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朱元璋的子孙越来越多,国家财政负担就越来越重。皇室人口(亲王、郡王加各类将军),洪武年间是49人,万历年间15万人,到明末估计有30万人,甚至有人说明末朱姓皇室有百万人之巨,这个规模今天的沙特皇室可是望尘莫及。藩王们没有工作,不纳税,全靠国家的俸禄养活自己,除了在家里生孩子赚俸禄,就是在当地欺行霸市,欺男霸女,甚至经常弄出人命,当地的地方官畏藩王的权势,也是敢怒不敢言。

像福王朱常洵这样的藩王在明朝比比皆是,福王被做成福禄宴的故事笔者之前写过,感兴趣的可以出门观看。

这哪是什么皇室贵族,分明是30万头猪,还是得了猪瘟不能吃肉的那种猪,这些寄生虫源源不断的吸着大明朝的血,大明朝就是个血库,又有多少血可以流?所以所有的崇祯朝穿越小说,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拿藩王勋贵开刀,崇祯没钱,这些人有啊,随便找个理由,借也好,抢也好,穿越初期国库肯定不会再缺银子。

四、税收制度不合理

由于制度性的缺陷,明朝虽然随着人口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明代人口从明初几千万到末期增长到2亿),但是财政收入却增长迟缓。

下面我们来看看明朝税收制度性缺陷。

以天启六年为例。当年明朝财政收入包括田赋收入米麦2600万石,军屯400万石,盐税200万两左右,金花银100万两(税粮折收的银两),茶税10万两,另外就是税收中收取的纺织品等各种实物大致折价几十万两。

大家看了上述明朝税收结构有什么感觉?这是一个完全依赖农业生产的税收结构。在田赋之外的收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茶税只有可怜的10万两,商税为0,关税为0!

明朝中后期因为西方列强建立了与明的海贸商路,每年与明朝都有规模巨大的海外贸易。

光是白银净流入每年都高达数十万两,为什么明朝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如此巨额的贸易却没有征收关税呢?因为明朝有个禁海政策——也就是禁止民间出海,禁止民间与海外进行贸易。

这也是朱元璋顶下的规矩。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

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然而隆庆虽然开放了海禁,但是明朝依然没什么关税收入。

明朝中后期,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大部分年份财政都是赤字。然而,只要朝堂上有人提议在沿海收取关税与商税时,一干沿海系官员就跳出来反对,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国家不能与民争利!

这个“民”当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东林党背后的沿海缙绅士族。这票缙绅士族在海贸与商贸中赚钱赚得手软,当然不肯让政府来抽税。

关税不能收,商税不能收,明明财政已经很苦逼了,但更苦逼的是,明财政主要依赖的田税收入还有一个极大的漏洞。中国自古官员士绅就不纳税,也就是说官员与中举的读书人田地不纳税。

这个政策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极大的漏洞,因为有这个政策,一般的自耕农常常“自愿”将名下的土地“投献”给官员与缙绅——其实就是自耕农与缙绅合谋瓜分政府的税收。

所以历朝历代到了后期,政府税源急剧下降,财政收入也急剧下降,这个政策性漏洞直到清代雍正皇帝才把它堵上——雍正是第一个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皇帝。

明朝政府既不能征收商税与关税,也不能向官员与缙绅征税,所以,财政有困难就只能在农民身上想办法。

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明朝政府为了支付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陆续加征三种新税:辽饷、剿饷、练饷——史称三饷。这个三饷后期甚至达到田赋的几倍(明末直接奔着2000万两去了),直接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

五、党争,文官集团缺乏制衡,政策不出紫荆城

为削弱相权,集中皇权,明代皇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使得内阁成为了皇帝专制独裁的有力工具,但由于内阁的确立,阁部、阁臣、监阁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紧张起来,造成朋党迭兴,党争激烈。

在明朝各式各样的党派之间,最为著名的便是东林党。

东林党起源于万历年间,在野的顾宪成被贬为平民后便一直讲学,也有开一间书院进行固定讲学的想法,终于有人相助,出资于东林书院。在此期间,凭借顾宪成等文人雅士的声望,东林书院集聚了大量的人才。

其他党派还有以沈一贯等浙江人为主的浙党,浙党是形成最早、势力和影响较大的朋党之一,以山东人为主的齐党、湖广人为主的楚党,他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楚、浙三党。

这是三个能量极大、战斗力极强的组织,因为组织的骨干成员就是言官,三个党派之间并不敌对,反而和平互助。

直到魏忠贤得势,东林党之外的党派便依附于他,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由于东林党人党同伐异、行为过激,不但使其孤身对立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党派,而且促使对党派持中立态度的士大夫也投奔阉党。

崇祯上台后诛杀魏忠贤,剿灭阉党,东林党从此一家独大,直到明朝覆灭,再也没有一个政治势力能与东林党对抗,但是崇祯朝在东林党治理下,非但没有起色,反而逐渐病入膏肓。魏忠贤死后,原有的太监与文官集团互相制衡的,文官集团内部互相制衡的政治平衡被打破,再加上东林党都是些道德楷模,谈起儒家学说投投世道,治理国家狗屁不通,崇祯一朝,这帮东林党出了多少馊主意,书生误国的典型。

事实证明,东林党人代表的是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的利益,他们嘴上忠义无比,大骂对手是阉党,实质上根本不关心百姓死活,他们主张的取消对工商业的税赋,却赞成对农民征收重税不断加剧土地兼并,结果终于酿成李自成造反。而且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以后,这些平素满口忠义的人跑得是最快的,那些没来得及跑掉的,向李自成投降也是最积极的。

回答者:老孙的火器工坊日期:2019年02月04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明朝的衰落,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局限性,另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下面我们就分条来讲述。

坑人的宗室

明太祖 朱元璋定的坑爹规矩,宗室拥有高额的赡养费用和大片的皇庄土地。虽说不是所有的宗室都拥有高额的资产,但是和历代不同的是,老朱家的藩王永远都是世袭爵位,因此这个数量是越来越庞大。

关于明代的宗室俸禄,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

再就是藩王的土地,是不用被政府征收税务的。因此就有一些地主,主动把土地贴上皇庄的标签来逃税,结果就是国家可以征收税收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负总额。。

党争

党争可以说是明朝由盛转衰和由衰转亡的关键因素,无休止的党争严重阻碍了大明政律的决策和推广,还造成了大批官员腐败的局面。比如嘉靖朝的严党,万历朝的齐楚浙东林宣党,天启朝的阉党,官员不作为,导致朝廷愈发的腐败,大量的社会矛盾被淤积和激化,最后就引发了国家的灭亡。

不靠谱的税制

明朝是个农业帝国,国家的主要税收还是靠农业税。洪武年间太祖规定了国家总税收土地的额度,后来的实际情况是各地官员有新增土地却不报,在征收原定土地税收时,各地地主互相推调,说自己田产甚微,为达纳税最低标准。另外还有不少逃离了户籍的人隐居深山,有千亩良田却不用纳税。边境地主还与武官勾结,私吞军屯,加重国家的支出负担。最后就是大明开国的农业经济模式彻底破产,不在赋税范畴内的财富越来越多。

然后就是商税只征收流转税,即货物的预估价和转运费,那就会有商人虚报货物、各地官员“加税”“扣税”。所以说大明不是不收商税,因为仅仅是商税中的钞关,就已经在万历25年占据了大明总税收的10%。实在是漏洞太多,官员可以钻的空子太多。

白银的冲击

从明初到明末,白银的大量涌入可以说对明朝的财政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明朝初年国家废除了银本位的货币流通,规定只能使用大明宝钞,后来造成了通货膨胀,又没有铜钱做支撑,很快大明就出现了财政困难,后来宣德年间大明放开了白银的使用,财政压力才得到了缓解。但是大明的白银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规定的银币,而是靠称重使用碎银。因为西北银量低于东南的白银量,而在流通时又有磨损,所以造成了东西明显的贫富差距和白银不等值现象,而国家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导致内地税负压力要远大于东南富裕地区。

不给力的天气

大明的自然灾害太多太多了,嘉靖年间的大旱、寒潮、洪水,三次万历之渊,天启崇祯年间的瘟疫和干旱与低温,都严重的损伤了大明的元气。可以说真是天亡大明,因为就这个自然变化,换谁也很难顶住。

回答者:坐看雨收云散日期:2018年04月03日

三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到了朱由检手里虽已是千疮百孔,但国家机器尚能运转。朱由检也是个励精图治,雄心焕发,积极向上的继承人。论实力,李自成和皇太极虽声势不少,但与建制完全,黄河以南半壁完好的大明王朝,还是差距不小的。



大明这座大厦的倾倒,是统治阶层内部的问题,心脏坏掉了。机器运行就不正常了!朱由检是个缺乏励练的毛头小子,虽然聪明但是对付不了官场上的那些个老油子。大明朝是文人的天下,武人在大明朝堂是没有发言权的。本来大明朝到了中后期,内阁文官集团和宦官太监集团,这两种势力共同维持大明这台机器的运转。内阁负责施政,宦官代表皇帝监视官员也包括军队。皇帝负责官员的任用。大明王朝在这样的三足支撑下维持着奇葩的平衡。对于满清也能形成对峙局面,对于义军也能有压制作用。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像两只斗鸡,始终争斗不已,虽然斗但基本能维持平衡。

崇祯帝在文官扶持下登上了帝位,对宦官集团打击过重,文官集团没有了压制,文官内部的党派林立,争风吃醋互相拆台。你上台干事,他在后面施阴招下绊子。朱由检本身就是皇子,王爷生长在皇宫内院,紫禁城也没出去过。缺乏励练,又没有宦官集团的邦助,怎能控制住,这群官场几十年的滑头官员。反被这群人当猴似的耍弄。比如,军费紧张皇帝皇后皆节衣缩食。而号召百官捐银,首辅竟然带头不捐。是不是很滑稽?文官看不起武将,武将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当李自成逼进北京时,文官集团竟无一个人提议撤出京城,保存实力。而崇祯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心内深恨这群官员,无奈无人可用。崇祯当了十六年皇帝,内阁首辅换了五十多位。可见崇祯的无奈!没有大臣能替自已解忧,他们只想着自已的乌纱帽。该杀不该杀的大臣,忠臣,崇祯自已都糊涂啦!

朱由检最后吊死煤山,是出于悲愤和失望。悲愤的是自已的无能。失望的是众大臣竟无一人前來救自己这个大明天子。而是大兵压境考虑的是自己身家的安危。悲愤的是自已没有早看透自已的臣工,失望的是大明王朝已回天乏术。对吗?

回答者:澹奕日期:2017年09月21日

明朝亡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而非女真人。内讧不断的南明倒是被女真人所收拾掉了。另外,女真从来都不是弱小之辈,要知道当年的契丹与北宋,都是被女真人所灭。

明朝晚期,天灾人祸不断,经过万历三大征国力大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而女真与蒙古联合,很顺利的攻入了山海关,入主中原。


蒙古人有一句俗语“先长出的耳朵不如后长出的犄角坚硬”,一个王朝立国多年之后就会开始腐朽,各种隐患烂到深处,开始大量出现,就像被虫蛀空的大树,外表很强,其实早就虚弱不堪。
女真人再一次把握住了机会,将巨大的明帝国一举击溃。。。。

回答者:关东侠客日期:2019年09月07日

大明朝(公元1368一公元1644年)历十六帝,国祚276年,便在天灾人祸,內忧外患中轰然倒蹋,留下太多的遗憾,另史家扼腕叹息,人们一只试图找到明朝灭亡的原因。


明朝末年,遇到前所未有的灾难,陕西一带连续几年大旱,颗粒无收,水旱蝗灾习卷帝国大部分地区,富裕的江南地区也没能幸免。明朝此时国库空虚,无力救济,只能顺其自然。

受灾最严重的陕西曝发农民起义,呈燎原之势席卷北方。明朝调集精兵强将,剿抚并用,到1628年己基本平定起义。规模较大的张宪忠部接受了招安,李自成部几十人逃入商洛山。


局面出现良好的开端,如果明朝继续巩固战果,起义军死灰复燃的机会非常小。这时辽东战事恶化,女真人领袖努尔哈赤趁明朝万历三大征之后实力衰落之机,举兵反明,称汗建国,坐大坐强,有席卷辽东之势。

崇祯皇帝不得不把,镇压起义军的精兵良将调往辽东。闯王李自成东山再起,进入河南,实力迅速恢复,于1643年攻克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大顺军攻占北京,祟祯皇帝上吊自杀。

祟祯皇帝是一个比较勤政的人,做了十七年皇帝,每天都在兢兢业业的处理朝政,如果在太平盛世,是个合格的皇帝。但是,在乱世时期,他刚愎自用的性格,明朝特有的政治体制。崇祯皇帝大部分精力用在和文官集团扯皮上。

明朝严防武将做大做强,对武人非常不信任。杀袁祟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整个朝庭就皇帝一个人称着,真的是孤家寡人。对外关糸上,祟祯皇帝如果迅速同清朝缔结和约,集中兵力对內,则可以避勉亡国命运。可惜,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一个王朝的正常运转需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明朝实行闭关个锁国政策,财政收入只能靠国内。明朝的财政制度非常不完金,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赋税,商业,矿业税则征收的很少。遇到灾年,农业收入减少,政府财政入不复出。

为了节省财政开支,祟祯皇帝取缔了全国驿站。驿丁出身的李自成丢掉饭碗,参加了造反行列,率领安民军灭之了大明。一切皆是天意。明军几次作战失力,都和缺泛粮饷有关。当农民军包围北京城,明朝无力发放军饷。让文武百官集资时,竟然无人响应,这样的朝庭不亡,没有一点道理。

明朝灭亡主要有几点,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力不张。万历三大征耗尽了国力,努尔哈赤趁机造反,做大做强。恶劣的气侯摧毁了明朝农业基础。明朝错误的外交策略,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遇。崇祯皇帝的性格及文官集团的不做为,使大明朝处于失控状态。发生于北京一带的鼠疫摧毁了明军的战斗力。所有这些必然因素,使大明帝国轰然倒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