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结束中美会晤及APEC峰会相关会议后,中方专机已回国。中美会晤期间,两国就军事、禁毒、气变、民间往来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客观上为两国关系建立缓冲带,以探寻增量方式扼阻两国关系下行趋势。两国每周航班数量将从48班提升至70班,今后有望继续提升,票价相较年初也已降低至1/2到1/3。这为两国增大民间、商务往来提供了便利,两国间建立经济、金融工作组常态化磋商机制,建立军控、海洋事务、外交政策等方面沟通机制。恢复军事领域实时沟通渠道,建立政府间禁毒合作工作组,面向本世纪20年代接下来的时间建立气候行动工作组。
建立这些机制,在促进两国以沟通避免误判。对中美交锋带来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审视中美关系时,应看到两点。一,中美间相互依存的格局,是当下两国面临的现实情况,也是今后数年两国均难以摆脱的局面。
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核反击体系后,美国已无能力在不动摇国本前提下摧毁中国。与华战争带来的损失,大幅超出了战争可能获胜带来的潜在受益,中美两国间的共存成为当时美国领导层面临的实际局面。以基辛格访华做铺垫,以尼克松访华为标志。中美间由对撞冲突转向基于共存,探寻可以合作的互利空间。
此后几十年的中美合作,是推动全球局势演进的主要脉络之一,是促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中美两国商品、技术、文化、资金要素相互渗透,引发震荡与变革,形成产业链上的中-美国合作关系。当下中美贸易额已在中国与东盟、欧盟贸易额之下,不过美国仍然是与华贸易规模最大的单一经济体。
中国市场是美国医药、芯片、日化、快餐、电动汽车等领域企业,轻易不能退出的关键区域。否则既将引发市场份额损失,也面临着在前沿行业领域落后的风险。中国市场也是美企对外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海外市场。
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美国市场的订单目前难以找到替代方。脱钩不是中美两国的可选项,即便舆论层面两国均已出现相看两厌的迹象,但两国在过去数十年间形成的利益交换纽带,使得双方仍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延续过往惯性。中美关系已难回到从前,但两国关系仍难以避免地保持着“从前”的惯性,这是双方均需予以承认接受的现实。
二,美国对华政策倾向难以调轨,今后对华政策或继续向越趋强硬演进。中美会晤期间,拜登继续重申不支持“台独”承诺。会晤结束后,白宫方面即透露,拜登仍将继续对中国台湾地区售武的规划。美方在达成中美会晤目的后即散布相关说法,颇为表明美国政治舆论空间的狭窄。美国拜登政府一面基于现实需求必须与华进行合作,一面基于美国内部各派的相互博弈,需以强硬姿态避免落入共和党的“对华示弱”指控。美国各派政治势力均有扩张其利益的欲望,而美国社会内部已难以提供可供掠夺的增量。
这一背景下,美国相关私利集团将目光对准中国在内的美国之外各国。美国在干涉台海上不放手,是美国部分势力寻求以扩张压迫实施掠夺的直观体现。而中方对美反击的方向,在于深化革新壮大自主发展成果,在于基于实体经济往来深化中美民众的互利纽带。资本的过度扩张及异化,既站在中国民众的对立面,也站在美国多数实际劳动者的对立面。中美往来的破局点,在于两国实体劳动者的交流、共识。立足实体经济场景,共同探寻两国民众基于彼此禀赋互利的空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