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碳简报”网站12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如何促进“治沙战”在沙漠及周边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鲜为人知的是,该计划也是治沙工作的一部分。两年间,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大规模太阳能基地的开发对中国“治沙战”起到促进作用。
在沙特利雅得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期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博士说,在沙漠安装太阳能板不仅能发电,还能起到防止沙丘移动的作用。
中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大规模发展光伏治沙,其核心就是建设维护太阳能发电站。中国光伏企业在沙漠地区已有十多年的光伏发电建设经验。
要在艰苦条件下保持太阳能发电站的运行,光伏企业必须采取各种保护措施,而这些措施也能起到治沙的作用。例如,企业要在太阳能发电站周边安装防尘网,还要安装草方格防止沙丘移动。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陈思宇介绍说,光伏面板能阻挡阳光直射,起到防止地下水蒸发的作用。同时能大幅增加干旱地区的土壤湿度,促进植物生长。光伏面板还能形成天然屏障,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防止沙尘暴的形成和扩散。
何继江说,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也能为许多地区的治沙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治沙工作持续推进。他说:“过去种树只能发挥生态效益,不能带来经济回报。现在,如果企业要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就要负担所有相关成本。”
光伏治沙推广有助于中国可再生能源部署的进一步扩大,也有助于改善土壤条件。正因如此,干旱土地也变成了“一种资源”。不过,电网能否将偏远地区庞大的光伏发电量传输到几千公里之外的东部沿海城市是一大关切。何继江意识到上述挑战,他说:“我们正在建设大量长距离输电线路。”(作者尤晓莺,甄翔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