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乌克兰的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代表低调访问北京,与中方召开中乌经贸合作会议。根据商务部的通报,这次会议的基调,整体是偏积极的。双方探讨了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于中方保护中资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的诉求,乌克兰也给出了比较正向的回应。
【乌克兰贸易代表访问中国】
从某种程度上,乌克兰派出贸易代表访华,可能是在为战后的重建工作做准备,也是几个月前中乌领导人通话精神的延伸。不过,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乌克兰现在就过来跟中国谈经济合作,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了。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战后和平不能得到长期保证,经贸合作也无从谈起。毕竟,如果乌克兰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还怎么保护中资企业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呢?
此外,乌克兰代表这次来,除了谈经贸,可能还有其他的政治目的。这里有个细节,在会议过程中,乌克兰方面还主动提到了中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前景。这里面是有说法的。乌克兰其实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从2015年起,就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正式的合作文件。
【商务部官网截图】
当年,乌克兰政府甚至对此还很上心,当时乌克兰基础设施部的领导就说,乌克兰将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在12年内投入600亿美元,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水平,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中乌贸易也逐渐增长,在4年前,中国超越俄罗斯,成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乌克兰主要是从中国进口工业机械跟消费品,然后向我们出口矿物跟农产品。
不过,尽管中乌保持紧密的经贸关系,但在乌克兰政府眼里,与中国的关系,优先级并不算高。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那边的政治风向飘忽不定,争论最激烈的,主要是亲俄还是亲西方的问题,中乌合作并不占主流。而在接连的政治动荡后,乌克兰最终确定了亲西方的路线。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慢慢疏远了中国。
【乌克兰曾经对“一带一路”很上心】
而且,中方也提了,乌克兰要保障中资企业安全,维护合法权益。这不仅仅是战事人身安全的问题。乌克兰商业环境一直不怎么样,而且也缺乏改革的主观意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一直被欧盟拒之门外。
俄乌冲突爆发前,中国在乌克兰的投资就经常遇到阻碍,甚至还经常遇到合约纠纷,导致我们投资的基建项目,无法按期开工。而且我们也知道,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罗斯也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打击目标。尽管在日后的重建工作中,乌克兰的基建可能是重点项目,但如果营商环境没有大的变化,还是会让人望而却步。这不是中乌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能解决的,需要乌克兰自己这边拿出实际行动。
【乌克兰内部政治动荡,营商环境不稳定】
实事求是地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乌克兰也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它是前苏联成员国中,除了俄罗斯以外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地理位置上,是连接东西欧的枢纽,还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我们跟欧洲国家进行交流,总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乌克兰。
乌克兰也清楚自己在“一带一路”的优势。这时候主动提,不排除有投其所好的意思,想要用乌克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全力支持,换取俄乌冲突中,中国对乌克兰和谈倡议的支持。此外,站在乌克兰的立场来看,乌克兰重建工作想要顺利开展,也少不了中国这个地区大国的支持,毕竟美欧那边,已经榨不出更多的经济援助了。
【乌克兰最终确立了亲西方路线】
乌克兰代表还提了,希望能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结合几天前,俄罗斯退出黑海粮食协议,开始封锁乌克兰海上出口路线,并轰炸出海港口这些事情,不难看出,乌克兰是打算拉上中国,让俄罗斯有所顾忌。毕竟,乌克兰卖给中国的粮食,要是被俄军炸了,俄罗斯那边好像也没法交代。
不过,乌克兰的想法,还是有些一厢情愿了。双边经贸合作,讲究的是互利互惠,而不是无条件、单方面的付出。尽管中乌经贸合作确实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但我们的措辞还是比较谨慎的。只谈了经贸合作中一些很实际的问题,没急着上升到“一带一路”的层面。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尽管乌克兰想让中国帮忙重建,但自己可能没多少话语权。要知道,西方对于乌克兰重建,有另一套方案。前段时间,英国政府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乌克兰重建会议,提出了自己主导的一揽子计划。但却禁止一些中企申请参加,这很明显出于意识形态偏见。乌克兰能不能克服西方的阻力,给中企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或许也是中方关注的重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