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两岸间存在包含‘货贸’和‘服贸’的完整‘自由贸易协议’,台湾会成为‘大中国’市场内最繁荣的‘大上海’;更可透过‘统合’谈判,长期维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但若囿于意识形态,坚拒两岸‘统合’,则台湾继续付出巨大经济代价只是个起点,绝不会是结束。”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货币金融协会”理事杜震华投书台媒发出如此警告。

大陆对台反倾销!台学者示警:经济制裁前兆 大陆可能将ECFA作废

ECFA生效12年 台湾获得的好处远大于大陆

从8月15日起,大陆对台湾“聚碳酸酯”(PC塑料)的“倾销”行为施行临时反倾销措施,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具有政治意涵。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经济财政组副研究员曾志超认为,由于PC为ECFA早收清单重要货品,且适逢赖清德在美“过境”,极有可能是对台扩大实施经济施压的前兆。而杜震华也认为,这或是大陆“变相取消”ECFA优惠的前兆。

据台湾方面统计,2011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生效,12年来台湾出口至大陆的早收货品,每年出口额都在200亿美元上下,每年可减免8至10亿美元关税,累计至今年2月达94.83亿美金。反观大陆早收货品出口至台湾的金额虽有提升,2021年达最高峰,也仅有88.03亿美金,减免关税只有两年超过1亿美金,12年减免关税合计未及10亿美金,仅为台湾享有减免关税一年的金额。

曾志超指出,从上述数字可知,台湾在ECFA获得的好处远大于大陆。特别是大陆无法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FTA,又无法参与亚太国际经贸整合,CPTPP申请后即停摆,遑论回避大陆有影响力的RCEP。台湾石化、机械、橡胶与纺织等传产与竞争对手关税差距大,不利相关产品出口。

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在节目中指出,如果不是两岸有ECFA协定,台湾产品输入大陆的竞争力,将大大降低。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大陆很多产品想要进入台湾,却被民进党当局以各种理由禁止,或者借口反倾销降低大陆产品竞争力。换而言之,ECFA变成了大陆单方面对台让利的局面。

杜震华则认为,大陆这次课征的反倾销税,波及台湾近400亿台币的出口,且大陆已就台湾2455项商品限制由陆方进口的歧视展开调查,最晚在明年1月12日,也就是台湾“大选”前一天结束调查,双重警告意味浓厚。

大陆对台反倾销!台学者示警:经济制裁前兆 大陆可能将ECFA作废

蔡当局欲激怒大陆终止ECFA 心存祸心

近年来,蔡当局高举“抗中保台”的旗号,当两岸贸易依存度提升时,宣称大陆高度仰赖台湾,还称早收货品占整体对大陆出口的比重不断下滑,暗示ECFA效益有限;另一方面,主动释出大陆可能会终止ECFA的讯息。其目的就是激怒大陆片面终止ECFA,引发两岸对立。

“不过大陆并未上当,而是在敏感时刻逐渐收回过去的让利项目。”曾志超举例说,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于2022年8月初访台,大陆海关总署宣布暂停台湾百项食品进口,并暂停柑橘类和白带鱼等农产品输入;2023年4月蔡英文“过境”美国,大陆商务部宣布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本次则是在赖清德“过境”美国时对PC下手,其为早收中首要出口项目,去年大陆市场占整体出口的近8成,若11月30日确认倾销,将面临高昂的反倾销税,恐被迫退出市场,或改由其他产地生产。

杜震华感叹,在全球数一数二的巨大经济体旁,台湾原可利用位置优势,充分利用此腹地从事生产和销售,产生显著的经济利得,但蔡当局却困于意识形态,刻意排除这种机会,无法签署完整的贸易协议;但却又想“白吃午餐”,巴着陆方“让利”下的架构协议“早收列表”不放,创造全球独特、有架构却无主要内容的贸易协议,当然让陆方忍无可忍而有所动作。

大陆对台反倾销!台学者示警:经济制裁前兆 大陆可能将ECFA作废

大陆发出警讯 或对台湾大量产品禁止输入

“事实上,大陆的产业发展水平已赶上台湾,各种项目都要发展,单向对台湾提供零关税,是大陆企业难忍的不公平待遇。”杜震华认为,不管政治如何演变,单向优惠措施在经济上难以持久,未来大陆的动作只会越来越多,我们将看到更多传统企业外移,台湾可能只剩下高科技电子业撑场,经济之严峻不言可喻。

曾志超提醒,反倾销案应视为大陆的警讯,系有计划的经济制裁前兆。只要“抗中”氛围无法缓解,未来不排除施以大规模的举措,企业只能自求多福。

杜震华则指出,待选举结束后,若对大陆持敌意的政党执政,大陆可能将ECFA作废,或对台湾大量产品禁止进口,这将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台湾方面要有心理准备和因应方案。

从当前台海形势来看,如果民进党当局继续“谋独”挑衅,大陆收回惠台政策,甚至取消ECFA是迟早的事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